學霸軍訓猝死,大學生軍訓還有沒有存在必要?當然有!

2020-08-27     笑語千年

原標題:學霸軍訓猝死,大學生軍訓還有沒有存在必要?當然有!

前幾天,湖南一位的學霸在軍訓的時候突然直接倒在地上。雖然及時被送到醫院,但最終這條年輕的生命卻因熱射病離開了人世。

上網一搜,發現近年來因為軍訓出意外的事情還真不少。

2017年,福建樂清某中學女生高某某,參加軍訓時猝死;2016年8月13日,江蘇涇陽一16歲男生在學校軍訓時突然頭暈、嘔吐,送醫搶救1小時後不幸身亡;2014年,西安市某中學的一名高一新生在軍訓時突然暈倒,後送醫經搶救無效死亡。

軍訓中這些極端事件的發生,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大家對軍訓模式利弊的討論。

其實,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在青年學生中開展軍事訓練。美國採用的是由軍隊軍事學部負責的貫串 1 -4 年級的校內兩段教學加基地集訓的「軍官訓練團」的模式,俄羅斯採用的是國防部負責的分散訓練加野營集訓的合同制模式,印度採用的是軍種對口施教的每周 6 節課教學加 2 次野營的「學兵團」的教育模式 ,以色列採用由國防部協同教育行政部門共同領導、學校實施的國防教育的模式。

我國的學生軍訓試點是從 1985 年開始的,經過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學生軍訓辦法。因此,2001 年《國防教育法》頒布之後,國務院辦公廳、軍委辦公廳、教育部明確規定所有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必須全面開展學生軍訓。

我國《兵役法》明確規定:全國高校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學生們必須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依法履行兵役義務、自覺接受國防教育,在初入大學接受軍訓薰陶,自覺了解關注國家軍國大事,時刻接受最新軍事理論成果,增強個人愛國熱情,這都是法律賦予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生軍訓工作,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文件,以推動軍訓工作的深入開展。

軍訓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集體性社會活動,具有很大的教育與實踐意義。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中學生平常只注重理論學習,很少進行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很是讓人擔憂。而在軍訓期間,他們不但可以學習基本的軍事理論教育,了解國家軍事大事,還可以通過體能訓練,增強身體素質,保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去應對學習與生活上的問題,同時還能學到一些生活中必備的生活技能。

雖然不是每一位學生將來都會從軍,但我認為,對學生進行「吃苦教育」還是極有必要的。孟子、朱熹等中國古代大教育家無不把吃苦當作教育後來人修身進德的必修課,在實踐中國夢的偉大歷史征程中,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缺少吃苦教育的學生是難以成長為棟樑之才的,而軍訓在這方面正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所難以替代的特殊價值。

現在的孩子,太過於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身體鍛鍊。某市一高中招收了1300餘名新生,軍訓期間,前後竟有130多名學生暈倒,還有一些同學也出現了頭暈乏力、體力不支等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

10%的「暈倒率」,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與深思。這群本該是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在軍訓中表現得不盡如人意,體質狀況令人擔憂。這是一個警鐘,敲給學校管理者聽,也敲給家長聽。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目前學生軍訓工作中,有的地方確實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是軍訓本身的問題,更多地是實施者及管理者層面的問題,也就是「人」的問題,而不能簡單、機械地歸咎于軍訓模式本身。

有些學生本身也有問題。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在家嬌生慣養,心理上得不到鍛鍊,對軍訓訓練問題,心理上還不能從容應對;同時身體素質較差,身體承受能力不足,這更加說明軍訓的必要。

雖然在學生軍訓中出現過一些極端事件,但絕不應該因此就因噎廢食地廢除學生軍訓工作。我們完全可以與時俱進,創新和改革軍訓內容,如結合形勢增設反恐防暴、戰場救護、自救互救、消防逃生等方面的內容;結合學生特點,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和訓練。

當今世界受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的影響,世界並不安寧,對於肩負偉大使命的青少年學生來說,軍訓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也相信,學生軍訓中存在的問題,必將會得到很好地解決。軍訓也一定會為祖國培養出身體素質過硬、思想合格的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8neLXQBURTf-Dn5ow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