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10天後,老闆讓我離職」:熱心腸也要分清自己的職務

2020-02-17     魚堂主愛思考

以前很多人羨慕在家辦公,想著在家上班一定很爽,這次讓很多人體驗了一把在家辦公的機會。

生活要繼續,錢要賺,飯要吃。

雖然不能上班,但工作還是要做。

在家辦公幾天後,新鮮感沒了,剩下的只是實實在在的忙碌。感覺這裡最大的阻礙就是平時的溝通,有時候忙了半天結果用錯了力氣。

疫情之下,很多公司都提倡網上辦公,讓公司正常運轉。但網絡辦公不同於面對面,信息不對稱、傳達不及時、不到位....,這些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那遠程辦公,怎麼才能「好好說話,說好話,讓別人聽好話?」。這裡我提8個小建議,幫你更高效的在家辦公,不能在家弄的還加班吧。

好建議開始:



1、

從交流對象的角度去考慮話要怎麼說

把對方作為中心,而不是自己。

在職場上的交流和日常的交流不一樣,在職場說話、發消息不是為了抒發情感,也不是為了發泄情緒,而是為了辦好事。

讓對方了解你想讓他了解到情況,或者是表達對問題的看法。

把要說的和想說的區分清楚,或者換成對方好理解的方式表達;而是怎麼說,會吸睛,讓對方感興趣,一下子就明白,並且印象深刻。

咱們舉個例子:

「小劉,這是我們課程的推廣連結,課程3月初開課,預計招生人數300....」

這句話里,傳遞給了小劉三條消息,但是並沒有跟小劉說清楚,需要他做的是什麼,注意什麼?

信息雖然都對,但是交代的任務不夠清晰,甚至不知道小劉是不是完全領會,基於這三點,他該注意什麼,該做什麼。

所以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後面加一句:你要做的是把連結推廣出去,3月初前招滿300人。

這樣就能極大強化對話的效果,是不是覺得更清晰了呢?



2、

口頭交流時,先說重點。

咱們遠程辦公,避免不了要語音和視頻開會。但隔著網絡這道屏障,你永遠不知道對面的人是蹲廁所還是被窩裡藏著。

這個時候,人的注意力是不集中的,所以開頭我們要說重點,至於那些細節,等別人問你的時候,再給更多。

開始以為一股腦說給對方可以省點事,後來發現,無論你說的多詳細,對方還是會來問你第二遍,有些還導致對方混淆了,越解釋越亂。

所以,有所保留,說重點,提醒對方不懂就多問是必要的。



3、

反問清楚對方的問題。

某個早上,你還在被窩裡,收到老闆的消息:「小王,咱們的公眾號怎麼發的文章這麼少?」

聽到老闆的問話,你懵了:少嗎?每次推送出去都5、6篇呢。在家辦公已經讓自己從996變成了007了,老闆也太為難我。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警惕了,遇到問題問的挺簡單的,但是又挺奇怪,你就要去試著推測老闆是不是想了解另外一個問題,只是方式問的不對。

推測完,先確認你想的對不對:

「老闆,您問的答案是因為咱們一次性推送的文章已經有5、6篇了,如果要發更多,就需要更多的內容和時間了,咱們現在沒有那麼多內容。

但我想您是不是想了解,「為什麼別人的公眾號能每天發文章,而我們的不可以?」

這樣去確認就顯得更全面,如果老闆說不是,那你的答案就夠了。如果說是,那你才有機會回答實際的問題了。

我想,你應該也經常面臨上面這樣的問題,畢竟老闆的業務沒有你熟練,細節方面的問題不懂。

特別是在微信溝通的時候,你還不清楚微信外的老闆用的是什麼語氣,也不好發太多的消息轟炸,顯得太不專業。

幫老闆理清他的問題,既高效解決了他的問題,自己也鬆一口氣。



4、

養成幫別人劃重點的習慣。

線上辦公,避免不了要給高層或者其他組員發郵件。

而太長的郵件,除非是那種重要到不看會後悔的內容,大部分人可能只會看個標題就標註已讀再存檔。

在碎片化閱讀時代,誰也沒有耐心和時間,在你的郵件里找有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這個時候,在開頭用一段話概括大家絕對不能錯過的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需要更多的講解,就可以在後面加一句:詳情請見附件。這就幫助大家快速決定是不是有必要去讀你附件的內容。

另一方面是,郵件主體里要學會用加粗標出重點,這樣如果別人只用30秒跳讀你的信件,就會讀所有加粗的部分。

只要重點沒有標錯,你就幫了自己,因為別人看到了你想傳達的信息。

我的團隊曾經面對社會大眾舉辦了一場大型比賽,要通知參賽人員來現場演示作品,由於人員比較多,比賽項目不一樣,所以下午場就分了時間段、場次進行比賽。

郵件通知時,會告訴對方,整場比賽是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而他的參賽時間段是什麼時候。給他標出重點,他就不會提前很早到或者錯過時間了。

整場比賽下來,也是有條不紊。

真是前期對接好,後期事無憂啊。



5、

討論過後第一時間把準確的內容發給所有人。

微信群內頭腦風暴,很容易就刷屏了。

你說一句,我說一句,討論完,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最後的一個方案是什麼,也不知道哪些是重要信息。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把頭腦風暴後的方案、思路、方法尤其是決定第一時間給整理出來,然後群發給所有可能相關的人。

這一點對於經常做決定的人尤其重要。

你想啊,如果我們沒有發到給所有可能相關的人,那就會有人不知道你決定了什麼。

比如,營銷部的,決定了周五要發宣傳海報,但是後面策劃部的告訴他,最近設計師忙不過來,沒辦法周五前出宣傳海報,或者說其他人有不同的決策,與你的有衝突。

這個時候營銷部再去說:可我和誰誰誰早商量好了,要怎麼怎麼樣做。可你沒有傳達到所有該知道的人那裡,誰知道你的決定???



在家遠程辦公,本來就比較鬆散,當信息沒有覆蓋到全部人時,大型翻車現場就出現了。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群發的目的是讓大家得到一致的信息,信息發出去前,先要和參與討論的人過目確認,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而不是當和你討論的人從群發消息上發現你們兩個人的理解有出入,然後炸了,群里的人就看著你們倆互掐。

我們可以這樣,先把內容發給參與討論的人看,問:我這樣發出去有問題嗎?

對方確認沒有問題,這就萬事大吉啦。

沒有這一步,到時候對方說:嘿?我什麼時候說過這話了,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脾氣火爆的人,可能當場就拉不下面子,吵起來了。

不管吵贏吵輸,你都失了信任。



6、

老闆說動,你才動。

這裡說的動,是動手發消息哈。

遠程辦公,我們經常要發通知,發布重要事情。這個時候要注意啦,如果老闆沒有特別授權你代理,說消息不用給他過目了。那我們就一定一定要先給老闆看一下,這樣可以避免你傳達錯誤的信息,出現讓你後悔的情況。

而且,拿著雞毛當令劍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做,省的沒有得到老闆的賞識,還遭到同事的排擠。

哪些東西該你發,哪些東西是由老闆發,都要問清楚。

一不小心錯當了老闆的角色,沒有撐到疫情結束,你倒先丟了工作。

結果才在家辦公幾天,就被老闆要求離職。



7、

學會用1份付出,解決100份問題。

「哎~小林啊,我問下你....」、「我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我朋友在一家300多人的公司里當財務,每個人有報銷問題,都跑來問財務小林。

朋友看著一個個私聊窗口,頓時頭都大了,天天都跟我們吐槽,這些人的問題也太多,太奇葩了吧,反覆問。

後來,朋友把問題和答案都整理到一個共享文檔里,作為標準答案,不斷去完善這個標準答案。

或者直接發到工作群里,收集大家的問題,找時間再把答案寫上。

這樣,即使下次還是有人來問,就可以直接把共享文檔連結扔過去了,就不用總是抱怨:「怎麼又是這個問題?都快回答瘋了」。

一份付出,就可以解決工作100份問題,多好,你覺得呢?



8、

有多人對你的工作結果有誤解時,需要好好反思自己。

「xxx怕不是個傻子吧,我都說過多少遍方法了,還來問」同事私信我,我看了下她在群里發的消息,其實....我也看不明白。

當多個人以上對你的某個設計、說法、方案有誤解時,千萬彆氣呼呼的抱怨別人智商真是不夠,自己找不到知己什麼的。

這可能真的不是別人的理解問題,而是確實容易引起誤會。這個時候我們要靜下心來,去想想怎麼可以做到或者寫的更好。

我們人吧,其實很怕自己提問題,怕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所以當別人理解不了你的問題時勇敢提出來了,你更要耐心的去檢查是什麼問題,而不是等同事去做了,得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結果再來後悔。這對雙方都不好。

好了,我的建議分享完了。遠程辦公,能好好說話,說好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作用巨大。裡面藏著一個人的智慧和情商。

希望我們都能在遠程交流中,讓消息更進一步。

作者:春小鳳 來源:魚堂主愛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d7yVHABgx9BqZZIs5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