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忠實粉絲、美國司法部部長巴爾被炒魷魚,是咎由自取嗎?

2020-12-15     笑語千年

原標題:特朗普的忠實粉絲、美國司法部部長巴爾被炒魷魚,是咎由自取嗎?

其實,美國司法部部長巴爾並不是否被炒了魷魚,而是自己於12月14日主動辭職的。

在巴爾辭職的前一周,就有消息人士告訴《紐約時報》,巴爾可能會在年底前遞交辭呈。

巴爾辭職的原因,是在司法部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大選中存在廣泛的選民舞弊的情況下,特朗普多次毫無根據地提出這一說法。這給了整個任期內支持特朗普的巴爾極大的壓力,這個70歲的老人不想陪特朗普一起「瘋」下去了,辭職對他來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巴爾曾經是特朗普的鐵桿粉絲,他2019年2月上任之時,正是白宮特別檢察官米勒調查特朗普「通俄門」調查接近尾聲之際。巴爾頂住了重重壓力,僅公開了刪節版的「通俄門」調查報告,讓特朗普得以過關。

2016年美國大選時,特朗普是否曾經和俄羅斯「串通」,俄羅斯是否幫助特朗普勝選,通過黑客攻擊、購買網絡媒體廣告、盜用美國人身份擾亂輿情等手段,對美國發動「信息戰」,干預美國大選,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是半信半疑的。共和黨人說沒有這回事,民主黨人說有這回事,特別檢察官穆勒更是掘地三尺,共發出了2800張傳票和500個搜查令、質詢了500多個證人,攪得特朗普頭暈腦脹,狼狽不堪。

在「通俄門」調查過程中,特朗普的競選顧問、助手的「黑材料」不斷被曝光,特朗普的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被判90個月監禁,特朗普的私人律師科恩因稅務欺詐獲刑三年,外交政策顧問帕帕多普洛斯對國會說謊等等黑料不斷公諸於眾。當時的司法部長塞申斯雖然是特朗普的「自己人」,但除了他本人迴避調查、攻擊穆勒是在進行「獵巫行動」之外,根本幫不了特朗普什麼。

危機時刻,特朗普任命巴爾擔任司法部長。相比塞申斯,巴爾的政治鬥爭經驗和手段要高明得多。他並沒有一上來就否認俄羅斯「干預」美國選舉之事,但是緊緊抓住「沒有證據表明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有與俄政府密謀或協調其干涉選舉的活動」這個核心問題,從而得出了「沒有斷定總統犯了罪,也不能斷定他沒有犯罪」這樣一個看上去非常奇怪,但對特朗普十分有利的結論。

正是通過巴爾的操作,司法部僅公布了穆勒報告的刪減版,其中對於特朗普是否有妨礙司法的行為,也是語焉不詳。最後,由於「美國憲法不允許對在任總統提出犯罪指控」,特朗普終於涉險過關。

民主黨持續推動「通俄門」調查,無非是想搞倒特朗普,至少不讓他有連任的機會。共和黨則通過多種途徑干擾調查,強調特朗普當選的合法性。在通俄門事件上可以看出,巴爾對特朗普是忠心耿耿的,也是立了大功的。

但是再怎麼忠心耿耿,也架不住特朗普的連續無理取鬧啊。在今年的選舉中,特朗普明明輸了卻死不承認,堅持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並逼迫司法部進行調查。可憐的巴爾和FBI進行了詳細調查,最後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大規模的、能影響到不同選舉結果的舞弊行為。「

也就是說,司法部查了,但是沒有查到大選舞弊的行為,拜登贏了的結果不可更改。這應該是特朗普最不想聽到的結果。

在這之前,特朗普對巴爾寄予厚望,認為他能幫自己找到大選舞弊的證據。因為一直以來,特朗普說東,巴爾絕對不會往西。但巴爾上哪裡給特朗普弄來根本不存在的」舞弊證據「呢?這不是要逼死人的節奏嗎?

本來找不到證據也就算了,讓巴爾寒心的是,特朗普的律師團隊在一份聲明中居然說:司法部就沒有任何調查的跡象。我們收集到足夠的證據,至少六個州的投票是不公正的。我們很多證人發誓說他們看到了與選舉舞弊有關的罪行,但據我們所知,沒有一個人接受過調查,司法部也沒有調查過任何投票機器,也沒有使用傳票權力來查清真相。

巴爾再三解釋:我們進行了詳細調查,但沒有發現證據。但是特朗普不信。這就像是在一個公司里,主管說我做了什麼什麼,但是老闆不認帳。你說這個主管還有必然留在公司嗎?老闆還能容他嗎?

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全世界都知道。也許他沒聽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句話,但他就是這麼做的。

既然尿不到一個壺裡了,那就「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0pPZ3YB9j7PxaI7HQ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