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肉漲價,一斤排骨40元,這還是便宜的,據說有的地方已經飆到了一斤60元,很驚恐。而作為一名常年喊減肥的女人,乾脆暫時就把豬肉給戒了,多吃海鮮,少油脂,更健康。
這幾天,小區門口,有一位黝黑的中年婦女經常在我們下班回家的時間出攤,賣蟶,一大婁匡的海蟶,像是剛從大海灘涂挖上來一樣,很新鮮,很誘人,而且價錢很便宜,一斤10元,相較於豬肉,很划算。
她賣的是小蟶,我每次向她買,沒有兩三斤都不夠吃。小蟶不比老蟶,老蟶肉厚,燉老酒特別香醇;介於老蟶和小蟶之間每年剛出的新蟶,那烹飪的品種就多了去了,什麼煎、炒、羹湯都非常美味;而小蟶,個小,殼薄,稍微處理不當,殼碎了,插進蟶肉里,吃著實在危險。
但小蟶的肉非常嫩,汁多,鮮美,作為吃貨那是不得不嘗的誘惑,而吃貨自有處理危險的本領,我今天就來介紹一種蟶的新吃法------蟶煎,保證不會吃到碎殼,而且做起來比海蠣煎還美味,一人兩斤都不夠吃。
準備食材:小蟶2斤、蒜3根、鴨蛋2顆、辣椒2條。
準備配料:
1、清洗:鹽10g,油10g。
2、烹飪:地瓜粉2湯匙、鹽5g、胡椒粉3g、油40ml、料酒20ml。
操作過程:
一、首先我們來處理小蟶:
1、小蟶放水龍頭下沖洗,至少沖洗五六遍,手法要輕柔,不然很容易碎殼;
2、洗乾淨的小蟶,放上清水,加入10g的鹽和10ml的油,靜置10分鐘,讓小蟶吐盡身體里的污泥;
3、10分鐘後,把水倒掉,再用清水沖洗兩遍,手法還是要輕柔,別碎殼了;
4、燒一鍋開水,將蟶放入開水裡焯,殼稍微裂開就要起鍋,不能讓鮮汁流失太多;
5、焯水後的蟶汁不要倒掉,留著,沉澱後去除雜質,煮湯很鮮美;
6、此時我們來剝蟶肉,焯水後的蟶肉很容易剝,而且要把細殼和蟶身上的黑線去掉,這過程比較長,一定要有耐心;
7、剝好的蟶肉,再用清水洗兩遍,把剩餘的雜質洗掉,如此這般反覆沖洗,所有的雜質污泥碎殼統統不見蹤影,只留鮮美的肉等著我們來烹飪。
二、烹飪流程:
1、蟶肉洗凈後,準備地瓜粉,把蒜切成碎丁,碗里打入兩顆鴨蛋;
2、將鹽和胡椒粉放到蟶肉里入味,料酒去腥,蟶本身很鮮美,不用加味精雞精之類的增味素;
3、將地瓜粉和蒜粒放入蟶肉里調勻,調成稠糊,記住:地瓜粉的量不要太多,吃蟶煎就得看到一隻只顫巍巍白嫩嫩的蟶呈現在面前,而不是一大坨地瓜粉,這很影響食慾;
4、烈鍋,放入40ml的食用油。
煎海蠣煎蟶用豬油會更香,動物油和海鮮結合會散發出美妙的油脂香,讓人食慾大增。
如果沒有豬油的話,像我今天用花生油也不錯,純正的花生油有一股濃郁的花生香,沁入蟶肉里也是非常誘人。
當油溫八成熱時,將蟶肉糊倒進鍋里;
5、煎蟶不要用鍋鏟,這很容易把蟶肉給鏟碎了,正確的是用筷子攪散攪熟。
煎蟶的動作要快,才能快速鎖住蟶肉的鮮甜,而蟶肉本身已經焯熟,所以只要地瓜粉顏色變深變透明就是熟了;
6、將熟之時,打散兩顆鴨蛋,鴨蛋配海蠣煎還是蟶煎都是絕配,當然沒有鴨蛋用雞蛋也將就 ;
7、同樣是用筷子將鴨蛋和蟶肉攪融合了,而且攪散。這裡說明一下,閩南的海蠣煎和蟶煎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平底鍋煎成餅狀,另一種是煎散狀。相較於這兩種款式,我個人更喜歡吃散狀的,散狀的要求蟶肉要更多,一尾一尾看著很實在,吃的時候用湯匙一舀,吃起來滿口都是蟶肉的嫩香甜。
一盤滿滿是蟶肉的蟶煎做好了,透明的地瓜粉裹著嫩嫩的小蟶,旁邊點綴著蒜粒的點點綠色,煞是好看,而吃進嘴裡,滿是鮮香。
蟶比起海蠣,味道更清甜。今晚的蟶煎實在美味,老公直夸做得好,比起海蠣煎不知好吃多少倍,而一人兩斤那裡吃得夠?何況豬肉都戒了,蟶怎麼也不多買些?
哈哈,有時候家常菜換換新樣式,也是家庭的保鮮劑。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嘗遍人間百味。喜歡,你就來這裡,點贊、轉發、高談闊論。而原創作品,作者心血,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