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打天下的巾幗英雄平陽公主與萬里長城的「娘子關」

2019-10-27     正月三草

娘子關,一稱葦澤關。它位於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險要關口。關上有對聯雲:"雄關百二誰為最?要塞三千此關名。

娘子關是晉冀的咽喉要地,是長城的著名關隘,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存關城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台城保,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南門危樓高聳,氣宇軒昂,堅厚固實,青石築砌。城門上"宿將樓"巍然屹立,相傳為平陽公主聚將禦敵之所。城樓建於門洞之上。關城內還有關帝廟、真武閣等古蹟。街道、民宅仍保持著唐代風貌。居民多為明清時期的"軍戶"後裔。娘子關東門裡,桃河岸邊,有處磚砌石台,傳說是平陽公主的點將台。據說,平陽公主在娘子關任帥期間,常常身不離鞍,手不離刀,表現異常勇敢,就在她與柴紹將軍結婚以後,仍不忘軍中生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中英傑,娘子關與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續到今天。因平陽公主曾率娘子關在此鎮守,並創建關城,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因而把此關稱作娘子關。

平陽公主何許人也?

她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竇氏。祖籍邢州堯山,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諡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

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婚後,柴紹攜妻定居長安城。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李淵起兵前,平陽昭公主與柴紹當時正在長安,李淵派遣使者秘密將他二人召回來之。柴紹對平陽昭公主說:你的父親將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義旗,一起離開不可行,我獨自走後又害怕你有危險,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平陽昭公主說:"你應該趕緊離開,我是一個婦人,遇到危險容易躲藏起來,到那時自己會有辦法的。"

於是,柴紹立即從小道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後方進行各種安排。她很快動身回到鄠縣(今陝西戶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賑濟災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很快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了。平陽公主聽到這個消息,決心要為父親招募更多的軍力。

平陽公主畫像

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平陽公主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當時他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家僮馬三寶前去遊說何潘仁歸降。不知道馬三寶使了什麼手段,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願做平陽公主的手下。平陽公主收編了何潘仁後又連續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增。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看到他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帶了幾百騎兵去迎接平陽公主。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屬於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幕府(指揮部)。11月他們兵打一處,很快就攻克了長安。

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因為獨有軍功,每次賞賜,都與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再次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勞。因為李淵當時雖然拿下了長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個關中,他的四周都是敵人。穩定長安後,李淵立刻掉頭對付據有隴西之地的薛舉和涼州(今甘肅武威)的李軌,李淵命李世民征討。李世民用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掃蕩這些勢力。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滅王世充。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消滅。這幾仗柴紹都曾參與。

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娘子關之名,最早見於金人元好問《游承天懸泉》詩,該詩有"娘子關頭更奇崛"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編修的《大清一統志》是首次收入娘子關這一名稱的官修文獻。

關於娘子關這個名稱的來源,除了平陽公主外還有不少傳說。明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凡"婦人 服靚妝"經過妒女祠時,"必興雷電",大發嫉妒,故為妒女,娘子關因此得名。《元和郡縣誌》則說,春秋時晉國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綿山,後人為之築妒女祠。似乎前一個傳說更加可信。

娘子關與她經歷的大小戰役

唐長慶元年(821年),成德節度使王庭湊叛唐,宰相裴度親自督師出娘子關討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溫部將葛從周從井陘關攻河東,攻破承天軍。

娘子關

五代後晉末年,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晉陽稱帝,不久,契丹兵滅後晉從開封北歸,到恆州後襲擊承天軍,燒了承天軍市邑,後來劉知遠把它收復。

明代,北方蒙古騎兵屢次侵入山西向東叩明京畿大門。明末崇禎17年(1644年),李自成軍的一部分,自長安入山西後,經太原攻占了此關,然後出井陘關與主力會合。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瓦德西組織了四十六起"討伐隊"(其中三十三起為德軍),按當時教徒的記載,"南至正定,北至張家口,東至山海關,均在聯軍勢力圈內,往來逡巡,足跡踏遍。凡拳匪巢穴,無論官衙民居,遇則焚毀,往往全村遭劫。"

在張家口保衛戰中,義和團首領大阿吾曾率眾設伏於城北煙筒山處,殺死德軍指揮官約克上校,導致了德軍搶劫明陵計劃破產。但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山西娘子關一線,清軍將領劉光才,李永欽指揮忠毅軍及武功、晉威各營,自光緒二十六年十月至光緒二十七年二月,連續擊敗上萬德軍,法軍的多次進攻,並殲滅其一部,關於此戰役,清方資料記載甚多,但不被人所重視,大約是由於清軍一向誇張戰果的原因。但根據2000年訪華德國學者提供的資料,在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間,德軍在中國死亡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在進攻山西中損失的。也就是說,在娘子關戰役當中,僅僅德軍就被擊斃1400人以上!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數字,從1840年到清朝滅亡,從沒有任何一場戰役擊斃過如此眾多的外國侵略軍!這也是自明朝末年西方殖民者來華侵略到韓戰爆發,中國軍隊一次擊斃歐洲侵略軍最多的數目!

抗日戰爭時期,娘子關曾再度發揮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軍急於從平型關侵入山西占領太原,受到八路軍阻擊而失敗。後來日軍便沿正太鐵路線西犯,把娘子關作為一時的爭奪目標。當時中國軍隊以包括八路軍一部在內的數萬兵力在娘子關設防,阻敵西進,但是最終不敵日軍,娘子關迅速被日軍占領。不久日軍從北、東兩路進入山西,太原失陷。

1940年8月,八路軍進行的百團大戰中,娘子關也曾成為戰場。當時,晉察冀軍區派10個團兵力擊破日軍占領的正太線,破壞重點為娘子關至平定路段。8月20日夜,八路軍主力一度攻入娘子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gVnDW4BMH2_cNUglv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