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今年研究生畢業,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同時入職的還有新人小顏。前天晚上23點,小美給我打微信語音,電話那頭她聲音哽咽,不停地擦鼻涕。
原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子:
領導給小顏布置任務,安排小顏寫一整個單位的年度總結。小顏擅長甩鍋,就說:「我現在在忙別的,讓小美和我一起寫吧!」
領導立刻點頭同意,這份總結周五就要提交,到周四了小顏還一筆沒動。領導跑過來問小美:「你們的總結寫好了嗎?寫好了就發給我看看,要儘快提交上去。」
小美很委屈,正在想怎麼回復領導。小顏就發來1條微信:今晚我們要一起加班了。
小美又氣又無奈,那天晚上和小顏一起加班到了23點。回到家後她越想越委屈,這類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數次,每次因為小顏,她都要平白無故地加班,想到這她忍不住哭了起來:
為什麼同事的任務要讓我來做?
她有什麼資格吩咐我呢?
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啊!
領導為什麼總讓我幫她?因為我好欺負嗎?
不是領導同事欺負老實人,是職場新人不敢主動拒絕。像小美這樣的職場新人被領導和同事使喚的例子數不勝數,經常被安排去幫別人做事,有時候是端茶倒水掃地,有時候是幫別人完成工作。
而職場新人剛入社會,懵懵懂懂沒經驗,也不會拒絕別人,再多的任務都接下來,讓自己加班加點,心裡委屈還不敢說。我們把這類人就叫做「職場老好人」,他們因為害怕拒絕或是想要有意討好他人,對任何要求都儘量滿足,職場新人特別容易成為職場老好人。
一、職場新人變老好人的3個原因
職場新人容易變成老好人,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原因:
1.個人能力不足
表妹今年4月到一家公司實習,她跟我聊天吐槽:「為什麼領導同事總讓我干一些雜活呀?每天倒垃圾、掃地、列印文件」。她不好意思拒絕,畢竟自己只是一個剛去的實習生,開會從來沒有她發言的地方,啥也不會啥也不敢說啊!這就是因為個人沒有能力和經驗造成的。
2.領導分工不明
第2個原因是領導的原因,領導分工不明,不劃分清楚崗位職責。上文小美的事情,就是因為領導分工不明確,把任務安排給小顏卻又讓小美一同承擔,導致小顏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事事都讓小美負責。
二、不當職場老好人的3個步驟
在職場中當一個老好人會受到歡迎嗎?會被領導器重,被同事認可嗎?
答案是:並不會!
小美幫小顏做了那麼多事,小顏完全沒有半點報答的意識,有好吃的先分給其他人,剩餘的再給小美。領導也並沒有關照小美,全然沒有顧及到小美承擔了很多原本不屬於她的工作量。當老好人的結果就是:累垮了自己,沒得到一點好處。
在職場上,我們看重的是利益和價值,只有你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你才會被重用,才有可能升職加薪。要想在職場上逆襲,就不可能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對別人一呼百應,所以我們要拒絕當「職場老好人」。
《甄嬛傳》中有句話:「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在職場中也同樣適用。那職場新人怎麼樣避免當老好人呢?這裡給大家三個步驟:
(一)分析情況,對症下藥
1.個人能力不足——儲備燃料蓄勢待發
在《遠見》這本書里,提到一個名詞叫做「職場燃料」,職場燃料就是讓我們在職場生涯中穩步前進的動力系統,儲備充足的職場燃料,在後期才能使勁飛翔。
在職場生涯中,有3大職場燃料:
一是可遷移技能。如執行力、溝通能力、快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情商等等,這些能力是你換行業換崗位都用得上的能力,是在職場上實現晉升的基礎能力。
二是有意義的經驗。比如出國留學經驗、社會志願者經驗、創業經驗、學第二語言經驗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在做不同的事情時找到不同的方法。
三是可持續的關係。也就是指職場中的人脈,多和導師溝通、向前輩請教、參加線下聚會等。
2.領導分工不明——反映情況真誠溝通
(1)建議領導分清工作職責
在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里,女主不懂得拒絕別人,即使主動幫領導同事完成了很多任務,但是在同事眼裡她趣味無趣,在領導眼裡她是一個沒有主見、只會幫別人擦屁股的人,別人絲毫沒有感激她。
相反,在另外一部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中,女主角一開始也是扮演著「職場老好人」的角色,後來她鼓起勇氣向社長提出要明確工作範疇,並表示自己會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社長感覺這女孩有潛力,有原則,答應了她的請求。在女主的努力下,她獲得了社長和同事們的認可,最後也成功升職加薪。
所以,我們需要向領導說明情況,開誠布公地做一次溝通。列出上周你所有的工作事項、任務量、每一項的耗時,哪些是預期內、哪些事情是預期之外的,和領導好好溝通。說明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沒有完成,希望能少一些預期之外的事情,暗示領導將崗位職責明確,讓每件事對應到具體的人。
(2)隨時反饋工作情況
有一次小顏讓小美幫忙,領導是給小顏布置的任務,小美並不清楚具體要求,小顏也沒有詳細告知。導致任務交付時,小美出錯。領導找小顏問責,小顏卻說:「這部分是我給小美做的」,小美委屈極了,好心好意給小顏幫忙,小顏卻將責任全部推給自己。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隨時反饋工作情況,給大家介紹一個1%,50%,100%法則,這裡的1%,50%,100%分別代表一件任務不同的進度。
1%是指在任務剛開始的階段。為什麼要在這時進行彙報反饋?
首先,你能讓領導知道此次任務是你做的(避免任務完成後功勞全歸另外一個人),其次,如果像小美一樣自己吭哧吭哧就開始了,最後完成得不好又得加班返工。在剛開始時進行彙報,讓領導知道你的思路,確保方向正確。一開始的方向比後面實際操作更加重要。
50%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不是說一定要到任務進展到一半的時候再去彙報。那到什麼程度去彙報呢?——最小可交付的程度。最小可交付是創業圈裡提倡的MVP的概念,也就是當任務進行到雖然不是很完整但基本也拿得出手的程度。如果項目進展到20%、30%也能顯現出完整的邏輯框架,那此時就可以直接反饋。這是為了再次求證自己方向有沒有跑偏,是否需要調整。
100%也就是任務全部完成後向領導彙報,進行復盤改進,為下一次的PDCA做準備。
(二)要事第一,本職工作為先
要事第一的原則在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講到,我們要用時間管理矩陣對自己的工作任務進行分配,也就是四象限法則:
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要馬上去做,比如突然有重要會議需要準備演講稿,不能拖延。
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分配給他人來做,比如同事邀請你下午逛街打麻將等。
不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儘量不做,比如閒聊、八卦等無意義的事情。
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我們最應該重視的事情,比如學習時間管理,這件事情不緊急但是卻非常重要,做好了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幫助。
把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列出計劃,有條不紊地做好,避免讓事情都堆到第一象限讓它變成緊急任務,讓自己一直處在救火當中。
除了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則以外,還要以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先。小顏有一次讓小美幫忙,告訴她說:「這個任務很急,今晚18:00之前就要,你趕快幫我完成一下吧!」小美不忍拒絕小顏,連忙放下自己的任務,去幫小顏做事情。最後,小顏的任務完成了,她準點下班,而小美自己的工作任務卻沒做完,被領導批評,自己只能熬夜加班補。
小美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先完成別人的工作,再來做自己的。可是,如果一個員工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領導又怎麼會放心讓你承擔更多責任,讓你升職加薪呢?
所以,職場新人要時時刻刻記住,以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先。
(三)委婉拒絕,用三明治法則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登門坎效應,又叫作得寸進尺效應,意思是說一旦一個人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他就更有可能接受別人更多的要求。
如果你經常幫別人的忙,別人會讓你幫更多忙,而且你自己還會習慣性幫忙!
所以,該說不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拒絕。該怎麼拒絕呢?要是直接說:「不好意思我也忙」「我有其他事情要做」好像不太能說得出口,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三明治法則。
三明治法則本來是對員工績效進行反饋的方式,先對員工工作給予肯定(下層麵包片),然後提出批評(核心內容:三明治中間的肉餅),最後再 提出改進方案(上層麵包片)。
雖然它起初用於反饋員工績效,但是現在也同樣適用於溝通中。舉個例子,如果你正在工作,而同事對你說:「我不太會用印表機,你幫我拿去列印一下可以嗎?」用三明治法則拒絕就是:「印表機上有說明書,你這麼聰明,看了一定會的。我正在準備今晚要彙報的材料,非常急沒有辦法幫你。你這麼聰明,自己先試試吧~」
用三明治法則的話,不僅讓你拒絕了對方的要求,還不會讓他感到難堪、心裡不好受。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總結一下:
1.職場新人容易變成職場老好人的2個原因:個人能力不足、領導分工不明;
2.拒絕當職場老好人的3個步驟:分析情況對症下藥、要事第一本職工作為先、委婉拒絕用三明治法則;
你是「職場老好人」嗎?你有沒有被領導或同事隨意使喚的經歷?你又是怎樣解決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T5WoW8BbDmBVZuPP4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