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唱票兒的風趣回味

2019-11-26     正月三草

每當八小時工作後的晚飯之餘,夜幕微微降臨之際,偌大的太原市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

  在街巷交匯的街口,路傍空曠之地,或是街頭花壇之畔,臨街遊園之中,圍聚著層層人圈,陣陣金鑼皮鼓聲,絲竹弦調聲,像春風一樣穿越人叢,飄溢四方,中間還夾雜著抑揚頓挫,或似行雲或似流水的「山西梆子」唱腔聲。這便是傳承既久的唱票兒開始了。

  唱票兒,是太原人久盛不衰的一種民間娛樂,傳之既久,則成為人們的一項民俗文藝活動。它究竟產生於何年何月,很難有個準確的答案,但是,最晚在清末民國初,便有了唱票兒的記載,並且,時至今日,雖幾經磨難,卻更有著愈熾之勢。

  所謂唱票兒,其實就是一些對晉劇,即習稱的山西梆子,頗有些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們,自湊自搭的演出班子。太原人酷喜山西梆子,很多人迷戀名角唱腔,久聞長看,耳濡目染,對不少傳統劇目中的唱詞、唱段、唱腔,甚至全套的唱作念打,牢記心中。休暇無事之餘,串門路出之行,不免哼之於口,唱之於腔,表演作打於身段。天長日久,熟練於胸,總想找個地方模仿表演,過過演唱的癮頭。於是,這些被人們稱之為「票友」的人們,終因按捺不住的表演之欲,便大著膽子尋找志趣相投者,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夥,湊在一齊,隨便找個地方,互為觀眾演員,自唱自看自尋樂趣,藉以宣洩久抑的激情。而有些願聽戲者,不用召集聞聲自到,久而久之,琴師、鼓樂、演員、觀眾,自湊一班,晚間無事,聚之街頭巷尾,放開腔門大唱一番,絲竹鑼鼓伴奏其間。這種形式,代代傳承,終成一方之習俗,得名曰「唱票兒」。

老太原人大都喜聽山西梆子,它的音色是山西話的并州片兒。大約清朝初年,山西梆子時興之起,便有了眾多的「粉絲」,也即票友,他們不以專業唱戲為生,但卻愛聽戲,也愛唱戲,時常在一定的場所(俗稱票房)自唱自娛,有的乾脆把票房設在自個兒家裡,參加活動者少則十幾人,多則數十人,唱票兒即出於此。如同當今卡拉OK廳的娛樂消費,人們都可以自由地登台亮嗓開心。

雖然日後有了專業的劇院、劇場,有了把門售票的,看戲、捧角、辦堂會彰顯著風雅和時尚,但人們「唱票兒」的紅火勁兒絲毫不減。清政府基於社會安定的因素,也力挺民間藝術裝點門面。1877年,山西大荒,巡撫曾國荃便召集了兩百多名晉劇演員在太原排演《岳飛傳》,然後巡迴各地義演,以藝代賑,共度荒年,這當中的演員不乏唱票兒的來湊數;1884年,光緒皇帝大婚親政,巡撫張之洞為表示慶賀,也湊集了五六個唱票兒搭成的戲班子在省城會演,當時是太原戲曲史上一次集中的「饕餮大餐」,由此可見唱票兒與當時社會穩定、政治民生的關聯緊密。

  太原的唱票兒,不用化裝,不需行頭服飾,更無需舞台布景一應裝飾,演出極為簡便,想唱什麼便唱什麼。平時眾票友也沒有什麼嚴格的規定和紀律,地址、時間各自心裡明白,有事者自然不到,無事者不請自來。一俟開唱,則互相尊重,形同正式班社表演,不唱完一段,不能隨便打擾。有時圍觀的聽眾中,自有其它地方的票友和業餘表演愛好者。他們在觀眾群中,圍觀聽唱,有時聽的興起,亦不請自出,待表演者完就一段後,毛遂自薦,要求來上一段。此時,東道主必定要讓這位素昧平生的同道者,表演一段,並且,不論演技高低都須喝好,這是唱票班的一種規矩,否則視為無禮。而唱票班也正是這樣逐漸擴大的。

  有些票班,高手雲集,聲勢很壯,雖為業餘表演,卻有較高水平。於是,逢著一些親戚友人,有個紅白喜事。生辰壽誕,便應邀前往助興打幫。如遇喜事則多唱「天官賜福」、「龍鳳呈祥」等,如遇喪事則唱「二十四孝』」中的一些劇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票友之中,雖然有不少人只是為湊熱鬧,出於愛好,平日能唱幾句,多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也有不少人熟諳音律,精研唱腔,演藝精湛,自有獨到之處。所以,有些正式戲班的演員,甚至個別名演員,也常常涉足票友之間,切磋技藝,取長補短,以至有的票友在戲班缺人,難以開班之際,應諾受邀登台表演,或「下海」為優,或演完即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xJUsG4BMH2_cNUgUd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