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出沒請注意!兒子把超市的桃子全戳洞,寶媽含淚買單

2020-10-13     糯豆包媽媽

原標題:熊孩子出沒請注意!兒子把超市的桃子全戳洞,寶媽含淚買單

「熊孩子」往往是各種麻煩的製造者,總是讓家長大傷腦筋。而家長的溺愛和放縱,必然造就一個「熊孩子」。

若是媽媽過於護短,無疑會讓「熊孩子」更加不懂事,認為自己不需要遵守規則,也無需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有時候,熊孩子真的很讓人生氣,可能會因為偶發的好奇心,而做出讓人想毒打一頓的事情。

小男孩用手指把超市的桃子全部戳了一個洞,媽媽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

最近網上有段視頻火了,事發地為湖南長沙的一個超市。在媽媽一不留神之際,僅僅一會功夫,小男孩就用手指把超市的桃子全部戳了一個洞,媽媽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無奈之下,媽媽只好買下全部桃子。

有網友調侃,超市老闆肯定非常喜歡這樣的顧客,直「夸」孩子真是媽媽的好幫手。也有網友為媽媽支招,給孩子來個桃子全宴,晨煮桃子粥,午吃桃子包下午茶點來個桃子派,晚餐來個桃子亂燉,睡前再來一杯桃味牛奶。目的很簡單,無非是讓孩子吸取這次桃子事件的教訓。

「熊孩子」的做法,確實讓人氣憤,但是寶媽也只有含淚買單。其實,孩子可能只是出於好奇心理,覺得好玩,也沒有惡意,並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行為。寶媽卻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做錯事情,就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

熊孩子應該如何整治,熊孩子做了錯事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嗎

一:家長先承擔責任,為孩子的錯誤買單

「熊孩子」做錯了事,大部分家長會選擇批評和指責孩子,還有一些家長會袒護孩子,並沒有及時為孩子的錯誤承擔應有的責任。

但是,家長就是孩子的監護人,無論孩子犯了任何錯誤,家長都要負責。當家長以義無反顧地為孩子的錯誤買單時,也是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犯錯就要承擔責任。這樣才能培養出有擔當的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立足於社會。

二:家長回家後,要讓孩子知道犯了什麼錯

在孩子做錯事以後,家長不要先去指責或埋怨,要顧及到孩子的自尊心。等到回家以後,家長再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讓孩子認識並改正錯誤。

一些家長為了面子,盲目批評和指責孩子,只會與孩子越走越遠,還可以導致孩子將來犯更大的錯。

三:家長要教導孩子,今後要怎麼做

對於做錯事的「熊孩子」,一定要讓他明白事理,要教導孩子今後要怎麼做。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以及心理,再及時引導,予以糾正,會比單純的批評教育更有效果。孩子的思想很單純,看待事物沒有是非曲直觀念,也無道德標準的束縛,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鄭淵潔就曾說過,「你是什麼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人!」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家長不僅要正確教育和引導,教育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收穫更多。

熊孩子做的錯事,大多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一:家長不能以身作則

家長如果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遇事先推諉,不願意承擔責任,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無法樹立責任意識。家長首先要具有責任意識,屬於自己的責任一定要分清,並勇於承擔,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相信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意識的人。

二:家長過於縱容孩子

如今很多家長都比較溺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懂得拒絕,而是一味滿足。孩子就會養成驕縱的個性,遇事隨心所欲,根本不會考慮後果,往往給家長帶來很多麻煩。如果家長再一味縱容,只會助長孩子的壞習慣,在將來不斷為孩子買單。

三:家長陪伴孩子太少

如果家長平時過於繁忙,導致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與孩子也缺乏溝通與交流,親子感情就會變差。家長沒有時間管教孩子,孩子沒有正確的認知和是非觀,導致孩子逐漸發展成讓人討厭的「熊孩子」。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大多數人會想到是孩子的問題,其實這是家庭教育不當的後果,真正的責任在於家長。

同樣,如果父母教育得當,從小就教育孩子有規矩意識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做壞事要負責,孩子就會有責任有擔當。家長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尺度,適當給予孩子一些建議,並指出孩子生活中的錯誤,及時予以糾正。

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也要反省自身,多花一些心思在孩子身上。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父母有保護孩子的責任,也有教養孩子的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PBjInUBURTf-Dn5v5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