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一對清北的高智商父母生出一個全班倒數第一的兒子,幾乎想要哭暈在廁所。
學霸生出學渣是什麼體驗,不少網友笑稱:看到這個標題就讓人神清氣爽。
也許這孩子上輩子就是為註定打敗父母的自信而生的吧。
民間一直叫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但聰明的基因也有出錯的時候,也許「極致聰明+聰明極致=極致愚笨?」的遺傳規律的可能性也相當之高。
學霸的孩子變學渣?清北父母兒子考倒數,遺傳「天賦」不管用了?
既然說到學霸與學渣的故事,就肯定不能只舉一個例子了:
一位研究生寶媽:我和我老公都是沒上過輔導班,自學出來的碩士。我親愛的好大兒,從上學開始就沒考出倒數第五,到現在為止,我和我老公都覺得是不是當初在醫院抱錯了,這孩子是親生的嗎?
一位天才程式設計師:你敢相信小時候閉著眼睛寫代碼的我,竟然生出一個「2+3」都會算錯的女兒嗎?
有學霸生出學渣的痛苦案例,就有學渣生出學霸的驚喜案例:
一位全職寶媽:我和我老公都是技校畢業的半文盲,誰知道我女兒就沒人操心,沒人管,一路從全班第一考到全校第一,再從全市第一考到清華大學,現在我都懷疑我女兒是不是文曲星下凡,這麼厲害,我都回家和我老公偷著樂。
一位學渣寶媽:作為一對從小考60分就謝天謝地的父母,兒子把100分試卷拿回來的時候我們都驚呆了,就在我們還沒來得及表揚的時候,他哇地一聲哭了出來,說自己有一道十分的附加題做錯了,不然應該得110分的。我和他爸都驚呆了,明明做好考40分都要親親抱抱舉高高的準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我們還沒有準備好。
孩子遺傳和智商不匹配,說明後天因素搶占先天基因,啟蒙教育很重要
有相關研究人員發現:早期教育,尤其是0-3歲的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智力的影響極大。
0-3歲對孩子科學的啟蒙教育,可以促進兒童智力和語言的發展。
科學的啟蒙教育是把兒童認知,性格,情感以及想像力聯繫到一起,從而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是兒童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項。
比如在幼兒時期,就應該及時讓兒童進行撫摸,或者通過嗅覺,去感受對一些事物的認知。
當寶寶進入了「精細動作的發展階段」,孩子會對周圍一切的事物進行一系列的探索,比如:咬,抓,扔,戳等等「搞破壞」的小動作,很多寶媽想要阻止寶寶的這一行為,其實這正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提高的重要過程。
看完這篇文章有沒有覺得老天是公平的,教育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但忽視教育也可以讓強大的基因由學霸變成學渣。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