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天生就是會學習的機器,再聰明努力的孩子,也有厭學的時候。
教育是一條沒有後悔藥可吃的路,好的教育,能成就孩子,錯誤的教育,也能夠毀了孩子的一生。
關於寫作業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少教育專家都給出了非常中肯,且具有實踐性的例子,但也有很多寶媽會質疑這些「專家」說的話是否可信。
李玫瑾:學習是永無止境,要在有限的時間,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學好習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說過: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但在有效的時間裡,想要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需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期,嚴重超負荷的學習對孩子並無好處。
李玫瑾教書就拿自己女兒讀書時期的故事當作案例:她說當時老師要求每個家長都要給孩子檢查作業,並且家長簽字。有一次女兒的作業實在多得寫不完,但是李教授卻給女兒規定,每天晚上必須10點上床睡覺。
李教授就在作業本上寫道:老師,是我要求她每天10點睡覺的,以免耽誤第二天的學習質量,作業尚未完成,請您見諒!
有時父母的理智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幸福,孩子感到的並不是不用寫作業的幸福,而是在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父母能站出來,和孩子一起成功面對壓力,並給孩子,找到情緒舒緩的出路。
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會背負非常巨大的壓力,在他們的眼中,只要稍稍比上次考上退步一點點,就會遭到家裡的人的責罵和老師的談話。
愛要講究平衡,要把愛變成一種本能,而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愛也要講究平衡,過度的溺愛對於孩子來說會逐漸演化成一種害,對愛吝嗇的父母也會讓孩子缺乏人情冷暖的感知,變得陌生且無畏。
父母的愛要起到正向的作用才會有大用處,無用的說教,對於孩子來說,只能是一種傷害。
記得昨天在視頻網站上刷到一則視頻,視頻中的母親怒罵自己的兒子:「叫你不要騎車,你偏要騎,現在撞死人了,你有錢去賠嗎?你去坐牢吧。」
從視頻中看出母親苦口婆心地責備兒子,兒子卻一直跪在地上給母親磕頭。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就評論道:事出之前不管孩子,事出之後再說教還有什麼用。
可現實是,在孩子青春期這個年紀,所謂的苦口婆心對孩子是否有用,父母的教育,不是說出來才管用,而是孩子做到了,才算父母真正的管對了。
不打不罵三招教好孩子,家長必看系列,教你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首先,小編先給大家推薦關於管教的孩子的系列叢書《正面管教孩子》《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說孩子才能聽》共五冊。
這些系列叢書可以幫助家長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兒童心理學為基礎,幫助父母給孩子擺脫煩惱,指導孩子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這裡小編也從中借鑑了三招分享給大家,幫助父母解決大多數孩子所遇到的問題:
《如何說孩子才能聽》-----停止多餘的說教和嘮叨
當孩子自動把父母說了很多遍的話當成說教和嘮叨,並沒有從思想上改變父母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時,作為父母就要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而不是把說過的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做無用的說教。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學會溝通技巧
當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或者孩子遇到學習的問題時,父母首先要想著幫孩子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讓孩子對父母感到厭煩。
比如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而感到厭煩,父母要做的不是責罵孩子,而是跟著孩子一起整理自己房間,有序地排列自己的玩具,從而告訴孩子,只有整潔的房間才能找到心愛的玩具。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給予孩子選擇
有時孩子發脾氣,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並不是孩子真的不懂事,而是雙方的情緒單向性導致孩子認為父母的獨斷專行。
在幫助孩子處理問題時,父母要及時給孩子提供兩種及以上的選擇,讓孩子有選擇,有思考,有和父母冷靜商量的空間時,孩子自然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你怎麼看待管教孩子的問題,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CVSQHUBeElxlkka7b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