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台灣的設省之路

2019-11-26     正月三草

台灣與福建省遙遙相對,是我國東南海疆上的重要島嶼,也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將台灣正式納入清朝一統疆域內開始,台灣從一府三縣逐漸發展到二府八縣,直到光緒十一年(1885)成為清朝的第二十個行省。在這漫長的200餘年裡,台灣是如何走過它的設省之路呢?

清光緒十二年(1886)六月十三日,閩浙總督楊昌浚等呈遞的《籌議台灣改設行省事宜折》(部分)。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群狼環視,英美日輪番侵台

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克塽降清,台灣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對收復台灣立有大功的施琅認為台灣乃江、浙、閩、粵四省左護,「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因此「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康熙帝深以為然,遂決定於次年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即台南的台灣府,以及諸羅、台灣、鳳山三縣,隸屬福建省。此後,從福建、江浙一帶渡海登島的移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清政府在台灣添設教官人數,傳授儒學,並在科舉方面給予了便利,台灣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道光二十年(1840),英國的軍艦首次開到了台灣南部的海域,參加了不久後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台灣人民又一次受到了外國勢力的威脅。次年,英國海軍進攻基隆,被守軍擊退。一年後,英軍再次入侵,雖然他們仍沒有撈到什麼好處,但給當地的官員與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台灣總兵達洪阿等官員也因此受到牽連而被革職。

咸豐三年(1853),美國海軍也來到了台灣海域,經多方考察後向美國政府提出占領台灣島作為入侵東亞海軍基地的建議。同治六年(1867),美國船隻「羅佛」號在台灣海域觸礁沉沒,漂流至海岸上的倖存者因為語言不通,被當地居民殺死,美國遂以此為藉口,先後派出兩批軍隊進攻台灣,但都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日本也在東亞不斷擴張領土,並借琉球國漁民被台灣居民誤殺的理由,於同治十三年(1874)悍然發動了戰爭,在台灣的琅嶠、龜山一帶與當地軍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雙方互有損失。日本最終脅迫清政府簽訂了《台事專條》,賺取了大量的利益。

從英、美、日輪番入侵台灣的戰事中,清政府逐漸看出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許多官員目睹時艱,也漸漸認識到了台灣的重要性。

幾經波折,台灣設省漸成形

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在台灣收拾戰後殘局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向同治帝奏報,提出「台地向稱饒沃,久為異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眈眈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不如先得一主持大局者,事事得以綱舉目張」,並請求同治帝批准,將福建巡撫移駐台灣。不久,沈葆楨再次上奏,稱「台灣海外嚴疆,治亂安危關係東南甚巨……」再次請求朝廷能夠考慮移駐福建巡撫之事。在沈葆楨的多番努力下,光緒帝終於下旨,福建巡撫自光緒元年(1875)開始,冬春半年駐台灣,夏秋半年駐福州。

光緒二年(1876)十二月十六日,刑部左侍郎袁保恆上奏光緒帝,提出「福建巡撫每歲駐台灣半載,恐閩中全省之政務,道里懸隔,而轉就拋荒」,如此一來,還不如「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常川駐守,經理全台,其福建全省事宜,專歸總督辦理」。這是清政府中首次有官員提出專門改設台灣巡撫的想法,只可惜,這道奏摺呈上後如泥牛入海,並沒有得到光緒帝的關注與回應。

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戰火很快燒到了台灣。光緒十年(1884)九月,法國海軍3艘軍艦進犯基隆,企圖搶占基隆煤礦,以此脅迫清政府投降。此時,督辦台灣事務大臣劉銘傳正在基隆巡視,遂帶兵抵抗。由於法軍火力強大,不久就轟塌了基隆炮台並強行登岸,劉銘傳率軍出擊,將法軍擊退。法軍不甘心,一個月後再次進攻基隆,劉銘傳退守至淡水布防。法軍與劉銘傳在淡水多次交鋒,最後又以從海上敗逃而告終。十月底,法軍再次進攻淡水。劉銘傳會同從山海關渡海馳援而來的聶士成、王詩正兩部,聯合當地居民齊心協力,在基隆河的上游兩岸與法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並多次擊退法軍。這一戰足足打了4個多月,直到中法戰爭結束。

中法戰爭給光緒帝敲響了警鐘,在閩浙總督楊昌浚和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等地方大員的多次陳述中,光緒帝逐漸認識到了台灣對於中國東南海疆的重要性,在台灣設省勢在必行。

多方協助,台灣首任巡撫上任

光緒十一年(1885)初,台灣戰火停息,開始進入重建階段。六月十八日,負責督辦福建軍務的欽差大臣左宗棠就海防籌辦事宜上奏光緒帝,提出台灣「孤注大洋,為七省門戶,關係全局」,必須委以重臣專駐,唯有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經理「所有台澎一切應辦事宜」。與此同時,正以福建巡撫一職督辦台灣軍務的劉銘傳也上奏光緒帝請求開缺本職。光緒帝兼顧左、劉二人的意見,下旨由閩浙總督楊昌浚先兼署福建巡撫一職,並商議設立台灣巡撫一事,劉銘傳則繼續留台善後,至於所請開缺一事,暫不准行。劉銘傳只得繼續待在台灣,辦理各項事宜,履行巡撫的實際職責。

九月,醇親王奕譞等負責籌辦海防善後事宜,在上奏時也提出了台灣作為東南要區,宜有大員駐紮。最終,光緒帝於初五日下旨,表示:「台灣為南洋門戶,關係緊要,自應因時變通,以資控制,著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常川駐紮。」並正式任命劉銘傳為首任台灣巡撫,而福建巡撫原本所轄之事則盡歸閩浙總督兼管。同時,光緒帝將所有台灣改設行省事宜交由閩浙總督楊昌浚仔細籌議。十月十九日,光緒帝再下旨意,將台灣設立常駐巡撫後是否需要再增設道員等事宜,交由楊昌浚與劉銘傳二人會商。

閩浙總督楊昌浚接到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的旨意後,一邊準備相關交接工作,一邊與劉銘傳等福建、台灣各司道官員會商台灣設省的準備工作。但是令楊昌浚沒有想到的是,偏偏就是這位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提出了反對意見。十月二十七日,劉銘傳上奏稱台灣每年所出財賦,僅比貴州、新疆稍多,與隔海相望的福建8個縣都比不上,「海外有事之時,全恃閩省為其根本」,如果真的改設台灣省,與福建劃清界限,那以後的軍餉等支出「仍須閩省照常接濟,方能養兵辦防」,不如僅添設藩司一員,其餘兵政吏治仍由巡撫主政,歸總督兼管。

得知劉銘傳的奏請後,楊昌浚於十一月二十日向光緒帝上奏,表示同意劉銘傳的建議。光緒帝認為添設藩司一事可以考慮,但台灣設省一事已經箭在弦上,不得更改,至於劉銘傳所顧慮的台灣財賦問題,仍交由二人會商。楊昌浚從大局出發,主動提出由自己來想辦法解決台灣設省之初的經費問題。經過5個多月的仔細籌劃,楊昌浚向光緒帝奏報,由福建省的厘金中每年抽出協濟銀24萬兩,由閩海關再撥出銀20萬兩,共銀44萬兩交由劉銘傳,並議定自光緒十二年(1886)起,每年支援台灣餉銀44萬兩。至此,光緒帝終於解開心頭之憂,而劉銘傳在顧慮消除之後,也很快與楊昌浚開始商議台灣改設行省一事。光緒十二年(1886)六月十三日,閩浙總督楊昌浚領銜,與台灣巡撫劉銘傳等呈遞《籌議台灣改設行省事宜折》,對台灣如何建省提出了較為完備的方案,獲得了光緒帝的批准。

光緒十四年(1888)正月十九日,台灣布庫大使沈錫榮將新鑄的福建台灣巡撫關防送到了等在台灣的劉銘傳手中。二十一日,劉銘傳正式啟用這枚沉甸甸的新關防,並鄭重表示,台灣「所有籌防、練兵、撫番、清賦以及地方應辦事件,臣惟有不避勞怨,殫竭血誠」。從此,台灣開啟了新的歷史。

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

原載於《中國檔案報》2019年11月15日 總第3450期 第二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BNwsG4BMH2_cNUgdw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