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零售業將迎來6大深刻變革!

2020-08-06     飆馬商業地產

原標題:2020下半年,零售業將迎來6大深刻變革!

今年已經過去一半了。

這半年,不少人轉型線上帶貨自救。

大家似乎都「反擊」得很漂亮,以至於以為餘生是豐年的人太多。但,那是你遠遠沒看到這場反擊背後的「殘忍」。

也許我們吹響了2020前半年經濟復甦的哨聲,但想要徹底恢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所以,不要抱僥倖心理,接下來的半年,我們將面對更嚴峻的形勢。要想不被時代消滅,後半年的變化與趨勢你必須了解!

1

銷售開始淘汰,催生顧問主播

今年年初,銀泰杭州西湖店的年貨節,導購們幾乎全部開了直播。而這也是趨勢之一:顧問主播將會替代只會賣貨的導購。

直播除了賣貨,還有一層意義在於塑造品牌價值。除了能讓人下單,你更要讓人願意在直播間呆下來。

未來光會賣貨已經不夠了,塑造價值開發後移消費將成為銷售人員更重要的能力。

2

下沉市場愈加火爆

下沉市場是品牌們的香饃饃。因為這裡的消費力,尚未開發,卻十分龐大。

縱觀這幾年「家電下鄉」也能略知一二:在小米手機風靡網際網路時,OPPO、vivo反其道而行之,在中小城市和鄉鎮開設實體店,銷量反超小米。

何況前段時間,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個消息:三年內,實現村村通快遞。一旦實現,三四線的消費能力將被全力開發。

這對於三四線企業主們來說,是個大好消息。比起大品牌下沉的速度,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幾十年的你們,機會更多。

3

未來無品牌,必難生存

最近,朋友圈瘋傳的視頻《國際大牌 · 成本揭秘》中,揭示了國際大牌的成本:市場上標價五千,甚至一萬的護膚品,成本其實只有一兩百塊錢,倍率高達50倍至100倍。

這個溢價,就來源於「做品牌」的力量。

疫情後,消費者會更注重口碑、信譽,無名品牌將無法獲得信任與流量。

因為如果你不是品牌,將——無法進購物中心、沒有議價的底氣、客人記不住你。

線下吃虧,線上也遭殃。不做品牌,你的直播流量和信任度都會直線下降。這樣的生意宛如沒有根的樹,競爭更激烈的下半年裡,根本活不下去。

4

線上線下融合升速

上半年,由於大家的購物需求都集中到了線上釋放,於是很多人都緊抓直播、社群不放。甚至因在線上吃到甜頭,就徹底放棄線下生意的。

太傻了。

因為疫情過後,線下實體店必將回暖。且現在已經不存在單純的線下線上一說。未來,最重要的,不會再是渠道,而是流量。

2020年,將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加速帶。

5

門店掀起升級潮

縱使線下流量沒有盡數恢復,線下門店的體驗升級依舊必要。

就像卡賓,直接將大海搬進了店裡。用極具震撼感的設計,直擊顧客內心。成為了後半年賽程上,第一批靠門店火出圈的品牌之一。

星巴克、全家、優衣庫也都集體搞事情,跨界做起了辦公室、遊樂場,將消費與體驗完美結合。

這個時候升級線下門店,是聰明的。

因為此時的人們,對於一丁點新鮮事物都會表現出比以往更多的關心。亮眼的店鋪,也更容易獲得好感。

且上半年,很多實體店沒有扛下來。競爭對手倒下了,你的升級甚至不用做得那麼賣力,也能收割視線。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點:當下做升級,不僅能為你線下吸客,更能反哺線上。

LV直播

還記得LV直播被噴嗎?不就是背景雜亂無章又low嗎?而一個乾淨整潔的賣場,做起直播來,想必也更加吸粉。

6

國貨旺盛發展期到來

後半年,可能是國貨發展旺盛期。

因為這段時間國外品牌售賣不及時,陸續閉店。而國內品牌,卻從最艱難的時期跨界製造抗疫必需品,一直陪伴到了現在。

且這兩年來,大家的國貨意識逐漸覺醒。有報道顯示:61.4%的人會特意關注品牌是否為國貨,也有90.7%的人表示更願意支持國貨。

相信未來10年,中國將會出現更多本土巨頭品牌。

7

結語

中國的消費,已經越來越複雜:消費者進化的速度,品類細分的速度,生意專業化的速度,意外來臨的速度,都超乎想像。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2020上半年,我們被突襲得手足無措,下半年一定要牢記這幾點,方能逆勢而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bTqwXMBURTf-Dn5RS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