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餐飲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虧損、關店、裁員,正成為餐飲業的普遍現象,餐飲大洗牌已經無可避免。在這樣的背景下,餐飲業有危也有機,且看飆馬商業地產為你分析。
近年來,我國餐飲業增速較快。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為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餐飲收入增速領跑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0%)。然而,到了2020年,以往是餐飲消費的高峰期,但是因為疫情的突發,餐飲行業似乎瞬間遭到了腰斬,從年初到清明節這個時間段,餐飲行業可謂一片哀嚎。雖然疫情的影響是暫時性的,對於餐飲人來說路還是得繼續走下去,但在這期間也倒閉了不少餐飲商家。
時間飛梭,轉眼之間2020年已經過半,在過去的上半年裡,餐飲行業從幾乎是零收入到現在的回暖,狀態可謂是猶如過山車。剛開始由於疫情的影響,餐飲行業紛紛響應政府的禁令進行閉店,前後3個月的時間,餐飲行業絕大多數營業額瞬間降低一大半,只靠有限的線上外賣業務維持著。本該是餐飲行業的旺季,卻遭遇疫情黑天鵝,令廣大餐飲商家始料不及,為了將損失降低到最小,餐飲商家甚至變成了菜市場,低價出售食材,實屬無奈之舉。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5月,全國餐飲收入11346億元,同比下降36.5%。中國烹飪協會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飲業今年1-5月份損失仍維繫在嚴重受損程度。5月份以來,餐飲行業繼續響應國家號召,紮實推進復工復產,雖然目前是負增長,但降幅持續收窄。特別是在全國「兩會」精神鼓舞下,餐飲業連鎖品牌企業發揮了「頭部」引領作用,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各行業協會的帶領下,群策群力,拉動消費,努力挽回疫情影響,使5月份餐飲市場降幅持續收窄。
飆馬把上半年的餐飲行業分為三個階段來分析:
疫情初期,年夜飯被大範圍取消,商場餐飲門庭冷落。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其中15.5%來自春節期間這一傳統的消費旺季。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業損失嚴重。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疫情高發期,響應國家號召,餐飲大面積暫停營業;酒店餐飲板塊指數低開低走,盤中一度下跌超7%。港股市場,餐飲股集體走低:1月21日,海底撈大跌5.51%,頤海國際跌4.31%,呷哺呷哺跌0.71%。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後疫情時期,五一期間、端午節期間,餐飲企業逐漸開始回暖,老鄉雞、海底撈、西北餐飲等餐飲企業,業績以及恢復到以往的八成左右。預計下半年,餐飲會進一步實現回暖,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會恢復到以往的水平。
後疫情時代,正如前文提到的,預計餐飲行業會進一步回暖,很多餐飲商家會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較於上半年,下半年的餐飲行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也使廣大的餐飲企業進一步認識到了很多問題的存在:
1、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要有充足的資金儲備。
2、要有危機應對方案,供應鏈保障計劃。
3、餐飲要改革進化,考慮發展半成品。全聚德、眉州東坡等眾多餐飲企業擺起「菜攤」,眉州東坡做了平價菜站,利用自身供應鏈,將四川的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以平價的方式服務社區。很多餐飲企業線上線下雙渠道聯動,為居民提供送菜服務。
4、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餐飲企業發展,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僅僅跟隨政策支持的方向走。
儘管我國餐飲行業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但我國餐飲行業也面對一些新的發展機遇,危中有機。相信在未來餐飲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衛生,同時更加注重顧客的堂食體驗感。即便是進入後疫情時期,飆馬(中國)商業地產顧問機構依然建議餐飲商家,切不能掉以輕心,要謹慎應對,未雨綢繆。上半年是個坎,下半年要回暖,明年要發展!飆馬希望在下半年,餐飲商家在實現回暖的同時,能突破束縛,創新經營,打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