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婆媳矛盾的題材,引發觀眾的巨大共鳴。而從外國的電視劇中,很少見到有婆媳矛盾的劇情發生。
就算在日常中同老外聊起婆媳矛盾,老外都會非常不理解,好像婆媳矛盾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特色一樣。
難道外國家庭的媳婦和婆婆真的沒有家庭矛盾嗎?客觀存在但是可以忽略
當然也是會有婆媳矛盾的,不過是沒有像我國這麼嚴重的。
外國人更加注重家庭的「界限感」,崇尚獨立,自由的空間,而不是像我們傳統家庭一樣,崇尚,父母和子女融為一體的家庭觀念感。
某短視頻社交網站上,有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的婆婆從來不會主動幫助自己帶孩子,對孩子的愛僅僅限於給孩子買買東西,對孩子表達表達喜愛之情,完全沒有照顧孩子的意識。
而且在外國家庭,外國的父母是極其不願意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的,博主的老公,在他18歲的時候,父母就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自己出去單住。
到了孩子要結婚的時候,父母也是不會給予他任何的幫助,更不會同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這種明顯的家庭「界限感」也會在無形中將婆媳矛盾弱化。
相反我們反觀中國家庭,固有的家庭責任感在中國父母心變成了一種責任,如果不為孩子的甘為牛馬,將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父母就覺得孩子非常的可憐。
而反觀外國的父母,他們會儘量的拉開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保持自己獨立的空間,有時會儘量減少同孩子之間的往來,更不會去插手孩子的家庭的人生。
這時再來討論外國的婆媳關係,會發現他們之間的關係會處得更像是朋友。只給孩子提建議,卻並不為孩子做決定,這樣的孩子也會更加有自己的獨立性和判斷能力。
從外國婆媳關係的相處模式下,可以借鑑到那些可以學習的內容
一:拉開婆媳之間的距離
在日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在一起的婆媳偶爾見到了面反而會很親熱。在一定距離下,婆婆沒有辦法插手媳婦的事,媳婦也不會有閒心去管婆婆的事。
反而相處得非常融洽,一旦兩個人住到了一起,就會發現,因為隔代矛盾,隔代養育,隔代理念的不同,引發諸多的爭吵與爭論。
二:像朋友一樣相處
中國的婆媳之間,常常會像奴隸與奴隸主一樣相處,而外國的婆媳關係,相處得更像是互相平等的朋友,只有平等的兩個人在一起做事,對話。
相處,才能讓家庭生活更加的和諧。外國的婆婆會在一些事情上給出孩子建議,並不會要求孩子必須怎樣去做。而中國的婆婆會覺得,如果媳婦不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的話,就是對自己的不孝順。
這種無端的道德綁架,無形之中造成了二者不平衡的地位。一旦有了不平等,就像被統治的奴隸一樣,對婆婆有了意見,從而影響到了家庭的和諧。
三:婆媳之間需要直接溝通
外國的婆媳,雙發之間有了矛盾會很直接地講出來,而中國的婆媳,二者之間有了矛盾會互相憋著,再各自找家中的男主人吐露。而經過話傳話的表達,話里的意思就會變了一層意味。
如果再碰上不明事理的丈夫,很有可能出現偏向其中一方,導致另一方受委屈,二者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升級,從而影響到家庭的幸福和夫妻之間的感情。
婆媳之間的矛盾,在與不斷的溝通與交流,互相的理解與包容,而不是沉浸在一件小事上互相記仇,家庭是愛的港灣,而不是戰場。只有雙方互相各退一步,才能讓家庭更加幸福。
你家有婆媳矛盾嗎?你是如何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v95SnQBd8y1i3sJuo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