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左撇子需要強行改正?硬來危害更大,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

2019-09-18     媽寶園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加入媽寶的圈子,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孩子左撇子需要強行改正?硬來危害更大,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

小安的女兒雅雅今年4歲,小安對雅雅的教育一直都是順其自然,讓孩子自然的生長,但是最近,小安和老公之間卻產生了巨大的育兒分歧。

原因就是雅雅平時吃飯、畫畫都喜歡用左手,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左撇子。小安認為,這只是孩子的習慣問題,如果對生活沒什麼影響,就不需要糾正。

但是小安老公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孩子以後生活、學習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社交。

多次的爭吵讓夫妻二人疲憊不堪,現在他們依然陷在各自的觀點中不能自拔,孩子也在這種矛盾教育下變得不知如何是好。

要想弄清楚孩子左撇子需不需要強行改正,家長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會是左撇子。

一、孩子為什麼會是左撇子

調查顯示,全球大約有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左撇子行為,左撇子的形成既和遺傳因素有關,也和孩子先天的習慣有關。

從遺傳因素上來看,如果家中長輩有左撇子,則孩子有幾率會成為左撇子。朋友小夏就是這樣,小夏的爸爸是左撇子,她的孩子也是左撇子。

從先天的習慣上來看,孩子尚未出生的時候,他們脊髓中的基因活動會呈現出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有可能偏左,也可能偏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用手偏好。

但是在生活中,並不是用左手做事就是左撇子,有些孩子兩隻手都會使用。對於孩子是不是左撇子,家長要學會分辨。

二、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左撇子

孩子在1歲以內的時候,他們的用手習慣其實並不好判斷,這時候孩子抓東西往往會兩隻手一起用,或者有的時候用左手,有的時候用右手。如果在這時家長看到幾次孩子用左手抓東西,別急著下定論。

當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用手偏向,如果孩子有左手習慣,那麼他們用左手的次數會明顯增加。

家長可以用試驗的方式來判斷,比如遞給孩子一個玩具,多試幾次,看看孩子用哪個手接玩具的次數多,如果十次中有八次孩子都是用左手接玩具,那麼就基本可以判定孩子的用手習慣了。

當孩子3歲以後,他的用手偏向會更加明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多,吃飯、寫字、畫畫,這些都會用到手,家長也就能更準確的判斷孩子是不是左撇子了。

對於孩子是左撇子這件事,有些家長會像小安的老公那樣,強行去給孩子矯正,其實強硬的辦法不見得能改變孩子的習慣,還容易對孩子造成危害。

三、對於孩子的左手習慣,強行改正危害很大

美國哈佛醫學院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表明,強制改變孩子的用手習慣只有5%的成功率,其餘95%的孩子在心理上會留下永久的陰影。

強行改正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如果家長多次強行糾正孩子的左手習慣,每當看見孩子用左手就嚴厲的訓斥,孩子會產生排斥的心理,也會產生挫敗感。

孩子會認為自己用左手是錯誤的行為,改了很多次也沒有改正過來,覺得自己很失敗,無法得到別人的喜歡。

強行改正讓孩子方向概念模糊

孩子對方向上的概念本來就不是很清晰,如果家長一味的用自己的思維來指導孩子,告訴他右手是對的,左手是錯的,孩子的方向感更容易模糊。

曾經在幼兒園見過一個4歲的小朋友,他總是分不清左右,只要老師的話語中帶左或者右這樣的概念,孩子的表情就會非常的迷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原來這個孩子有慣用左手的習慣,家長希望能及時的糾正孩子,也希望老師配合家長,在幼兒園的時候也要幫助孩子用右手。在強大的壓力下,孩子不僅用手習慣沒有改變,反而對方向的概念更加模糊。

強行改正讓孩子產生行為障礙

如果孩子年齡偏大,家長強行為孩子改變習慣,還可能造成孩子閱讀障礙、學習困難、口吃等問題。

在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喬治六世就是因為被強行改正用手習慣而導致了嚴重的口吃,就連幾句很簡單的話也結結巴巴地講不出來。

對於孩子左撇子,家長要有一顆平常的心,只有擺正自己的心態,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

四、孩子左撇子,家長心態要擺正

左撇子的生活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其實很多家長強行改正孩子的左撇子,是因為害怕他們在日後生活中遇到太多的困難,畢竟這是一個為右手設計的世界。

在生活中,我也見過很多左撇子,他們的生活並沒有那麼困難,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用左手拿筷子,如果桌上的其他人都是右撇子,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很特別,很可愛。如果桌上還有一個人也是左撇子,他們剛好可以坐在一起,交流經驗。

還有些人寫字的時候用左手,在用鋼筆的年代,左手寫字或許會弄髒紙本,但是現代人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大部分人在學習辦公的時候都使用電腦,會弄髒紙本的年代已然成為過去了。

把左撇子當成一種特殊的技能

全球只有10%的左撇子,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家長可以把他看做是那十分之一的幸運兒,把孩子會用左手這件事當成是孩子的一種特殊技能。

在生活中,我們也聽過很多關於左撇子的故事,畢卡索、愛因斯坦、達文西,這些天才都是左撇子。雖然研究證明了左撇子並不會比右撇子更聰明,但是孩子在用左手的過程中,右腦能更好的發育,這也是左撇子的好處。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的左撇子真的影響到了他的生活,可以用適當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用手方式。

五、對於孩子的左撇子,可以用適當的方式引導

尊重孩子的習慣

引導工作要循序漸進的完成,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習慣,不要總是責備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怪」的標籤。

如果孩子因為左手習慣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家長要幫助孩子,幫孩子拿一些他不方便拿到的東西。

同時家長也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因為左撇子而在吃飯的時候跟其他人「打架」,家長可以把孩子安排在桌子最左邊,尊重孩子的習慣。

引導孩子左右手一起用

雖然孩子習慣用左手,但是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兩個手一起用。家長不要強行規定孩子就要用右手,而是要用引導的方式問問孩子,這件事你用右手做一下,看看會怎麼樣。

同事小倩就是一個兩隻手都能使用的人,她平時寫字的時候用右手,吃飯和使用手機的時候則使用左手。

據小倩說,她小時候也是一個左撇子,但是媽媽沒有強硬的糾正,而是兩隻手都讓她嘗試著用,慢慢的她就學會了雙手共用了,她還給自己取了一個綽號,叫「雙撇子」。

在我們身邊兩隻手都會用的人也有很多,兩手共同能讓左右腦都得到鍛鍊,在遇到專門為右手提供的設計時也不會尷尬。

遇到問題及時停止矯正

在引導孩子改變用手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看看孩子有沒有出現口吃、唱歌走調等現象。

當孩子將已經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從右腦改為左腦時,容易導致語言中樞混亂,這時孩子發音就會不准,甚至出現嚴重口吃。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停止糾正行為,讓孩子回歸他自己的習慣,不要因小失大,對孩子造成更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傷害。

孩子左撇子,並不是孩子的習慣有什麼錯誤,只是孩子繼承了左撇子的基因,或者孩子的先天習慣如是。

對於孩子是左撇子這件事,家長不要強行去改正,強硬的態度只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負擔,或誘發生理上的問題。家長大可將孩子的這種行為看做是他的特殊天賦,用平常的心態去面對。給孩子以尊重,幫助孩子去解決因用手習慣造成的問題。

家長可以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改變,但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在尊重孩子習慣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兩隻手共用,讓孩子有信心突破自我,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雙手。

互動話題:大家的孩子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呢?對於孩子慣用左手的習慣大家還有什麼建議嗎?歡迎分享。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tMqSm0BJleJMoPM7v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