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指甲全啃禿?愛啃指甲危害大,家長要懂得幫孩子戒啃

2019-09-16     媽寶園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加入媽寶的圈子,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十個指甲全啃禿?愛啃指甲危害大,家長要懂得幫孩子戒啃

鄰居陳姐家的孩子俏俏今年5歲了,非常的討人喜歡。一天我在小區看到了陳姐和俏俏,俏俏也很開心的和我打招呼,說李阿姨剛送給自己兩塊糖。

我讓她給我看看,她的表情卻不自然了起來,小手攥的緊緊的。陳姐笑笑說,孩子指甲不好看,她有點害羞了。我看了看俏俏露在外面的大拇指,指甲確實非常不平整,一看就是孩子自己啃的。

很多孩子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好好的十個小指甲,被自己啃的參差不齊。不僅影響美觀,也很不衛生。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是無計可施,常常一個看不到,孩子就把小手放在了嘴裡。其實,家長應該想一想,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養成這樣的習慣呢。

一、孩子啃指甲到底是什麼原因

1.生理原因

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孩子體內缺鐵或缺鋅,就可能會有啃指甲的行為出現。當孩子在一段時間內頻繁的啃指甲,家長就要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了。

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中有啃指甲的習慣,那麼孩子出現啃指甲的機率將增加3倍。家長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小的時候是否也有啃指甲的習慣。

口欲期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2至3個月就會出現口欲期,他們喜歡啃咬身邊的東西,自己的手和指甲自然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2.心理原因

孩子壓力過大

當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的時候,啃指甲很可能成為他們的一種解壓方式。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在面對自己人生中的難題。

記得朋友阿樂和我說過,她之前把孩子管的很緊,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她給孩子制定的計劃越來越周密。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孩子變得不那麼愛說話了,變得敏感又內向,常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裡撕一個小紙片。

阿樂和孩子交流後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壓力太大,面對媽媽嚴格的要求,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緊張的情緒化作了具體的行為。

和阿樂的孩子一樣,啃指甲有時也是孩子在釋放壓力。他們也許在思考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也許在焦慮這件事情完不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孩子沒有安全感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很容易沒有安全感。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當家長不在孩子視線中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焦躁不安。

如果在孩子感到不安的時候家長沒有安慰孩子,反而加以責備,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將進一步喪失,他們就有可能下意識的去啃指甲。

研究表明,50%兒童有過程度不一的啃咬指甲的行為,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其中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自覺戒掉這個習慣。

也許家長會認為,既然孩子能自己戒掉,那麼就不需要人為的干預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孩子雖然會戒掉壞習慣,但是因為這種壞習慣而滋生的不良影響,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二、孩子愛啃指甲會帶來不良影響

1有損個人形象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白的一種影響,孩子的指甲被自己啃的禿禿的,他們的美好形象會遭到破壞,就像鄰居陳姐家的孩子俏俏一樣,見了熟悉的人也不肯將小手拿出來。

愛啃指甲的孩子,不僅是指甲會受損,他們的臉部還有可能變形。孩子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用這種不正確的姿勢去啃咬東西,可能造成嘴巴外凸、牙齒斷裂等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骨骼錯位。

有些孩子在啃指甲的時候,會對自己特別的「狠」,經常把指甲咬到流血,長期下去,他們患甲溝炎的機率會非常高。

也有些孩子在啃指甲的過程中,讓甲床受到損傷,導致指甲停止生長,他們將永遠不能擁有好看的指甲。

2會感染疾病

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手上會沾滿污垢,也會存有大量的細菌,如果這時候孩子將小手放在了嘴裡去啃,很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我們成年人都會病從口入,何況是抵抗力更弱的孩子。

曾經在兒童醫院見過一個孩子,生了滿口的口瘡,非常的嚇人。但是當有人問孩子的媽媽是不是給孩子吃了什麼不幹凈東西的時候,孩子媽媽卻一口否定。

孩子媽媽說自己在食物上非常的注意,從來不會給孩子吃不幹凈的東西。但是孩子平時有啃指甲的習慣,雖然自己常常喝止孩子,但是孩子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還是會把手指放進嘴裡。

後來經醫生診斷,確定是孩子把手上的細菌帶到了嘴裡,細菌繁殖生成皰疹,於是孩子就長滿了口瘡。

面對孩子啃指甲這種不良的習慣,家長既要分析原因,也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幫助孩子戒啃,讓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心理學教授塞德茲說過,「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家長要做那一雙巧手,讓孩子「正」起來。

三、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戒啃

1合理搭配飲食

在飲食的搭配上,家長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肉類和蔬果,比如魚類、蘋果、西紅柿等。

如果孩子有偏食厭食的習慣,家長也要幫孩子糾正。家長可以增加吃飯的娛樂性,比如給孩子準備幾張卡片,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要吃的食物是什麼,家長再根據孩子的選擇,為孩子搭配好其他的飯菜。

2給孩子設置一個提醒物

很多家提醒了孩子一次又一次,孩子就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這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設置提醒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記得有一次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發現班裡有一個孩子的指甲很特別,五個指甲分別塗上的不同的顏色,每個指甲上有一個字母,連起來是don't。

問過孩子的老師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老師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習慣,就想出了這個辦法。老師說,這些指甲油都是食用級別的兒童甲油,五個顏色是為了更加醒目,字母don't是為了提醒孩子「不可以」。

家長在設置提醒物的時候,不妨效仿這位機智的老師,給孩子留一個醒目的標誌,讓孩子每當想啃指甲的時候,能馬上收回手。

3定期給孩子剪指甲

家長要勤給孩子洗手,同時也要多注意孩子指甲的變化,如果孩子的指甲長長了,或者出現了形狀不規則,有倒刺等現象,要及時幫孩子修剪,讓孩子無甲可啃。在選擇修剪工具的時候,也最好選擇一些兒童專用的工具,避免弄傷了孩子的手指。

如果家長怕自己會忘記,可以規定一個剪指甲日,比如在每周一、周四是孩子的剪指甲日,在每周這個時間都要給孩子修剪指甲。

4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家長看到孩子啃指甲的行為,可以馬上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拉一拉手,遞給孩子一個玩具,給孩子講個故事。

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比啃指甲更有趣的事情,啃咬的動作自然被他們拋在腦後了。多做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當他們想啃指甲的時候,他們也會想到那些更有趣的事情,慢慢的就會放下啃指甲這個無趣的行為了。

5安撫孩子的壞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啃指甲的行為都是由內心的不安引起的,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這些情緒,做一個會安撫孩子情緒的家長。

家長要在生活中要學會觀察,如果孩子是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而感到不安,觸發了啃指甲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改正自己教育孩子時的態度,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把溫柔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如果孩子是因為家長離開了自己的視線而開始啃指甲,那麼家長就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多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就在自己的身邊。

孩子啃指甲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生理上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心理上的因素。但不論是哪一種原因,啃指甲的習慣都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作為家長,應該去了解孩子啃指甲的原因和危害,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戒啃,讓孩子遠離啃指甲的壞習慣,擁有更美麗的小手。

互動話題:大家的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嗎?對於孩子啃指甲大家還有哪些建議呢?歡迎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SdSm0BJleJMoPMqN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