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平時生活中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引起的消化不良、來自工作生活的壓力、生活中的情緒問題都會引發便秘。據估算,中國僅女性便秘患者就超過了七千萬。但是很多患者都以為便秘無關緊要,對慢性便秘的認識容易陷入以下誤區:
誤區1:便秘不是病,無需就醫
國醫堂胃腸中心專家陳樹清主任介紹,慢性便秘除了本身是一種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病的表現症狀。它除了影響病人的生活與工作質量,對於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用力排便時可能加重心臟負荷,甚至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對於慢性便秘患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誤區 2 :排便不暢就使用瀉藥
臨床上不少人排便很痛苦,還有很多人需要吃通便藥、腸潤茶或瀉藥。陳主任提醒大家,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容易出現瀉劑依賴或結腸黑變病。對於慢性便秘的正規治療,要從根本上恢復和重建腸道正常的蠕動和排便功能,自發排便才是解決便秘的根源。
誤區3:狂吃蔬菜水果能消除便秘
都說多攝入一些膳食纖維、食用水果蔬菜,對於排便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但多吃蔬菜水果對繼發性便秘患者不起作用,在腸梗阻出現時,多吃蔬菜水果還可能會加重症狀。攝入膳食纖維雖可以改善大便的性狀和頻率,但經常會加重腹脹和脹氣。所以,無動力障礙患者可以吃多點蔬菜水果,但是有動力障礙的人就應減少蔬果的攝入量了。
誤區4:便秘與吃藥無關
其實,臨床上導致便秘的藥物有很多。有消化系統用藥(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內分泌藥物(如降糖藥格列齊特等)、神經系統藥物(帕羅西汀等),以及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金剛烷胺等)也會引起便秘。
便秘忽視不治療危害很大。由於便秘,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久,產生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機體組織造成危害,可能導致口臭、長痘痘、消瘦、痔瘡、出血等。此外,便秘在結腸癌、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病症的發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且慢性便秘和結腸癌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