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心!胃癌為何常被漏診、誤診?

2020-09-27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要上心!胃癌為何常被漏診、誤診?

55歲的王先生,三個月前胃部不適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為胃上部賁門位置有潰瘍,潰瘍面不足1厘米。初步診斷為胃潰瘍後,醫生建議王先生進一步做胃鏡、取活檢確診。王先生覺得年齡不小了,只是偶爾胃痛也沒什麼大問題,檢查結果也只是小面積潰瘍,便自己買了些藥回家了。三個月後,王先生又來到了醫院,手裡拿著一張胃鏡檢查結果,上面竟寫著胃癌。

對癌前期變化缺乏足夠認識

國醫堂專家陳樹清主任介紹說,臨床上因忽視病情而誤診漏診的早期胃癌患者屢見不鮮,很多胃癌患者沒有明顯胃部不適,甚至有的是毫無症狀,尤其是年輕人的胃癌漏診、誤診率高達27%。

胃癌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很多症狀可以跟其他的胃病相混合,加大了早期胃癌的排查難度。早期胃癌病人一般僅部分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上腹隱痛不適、飽脹、疼痛、噁心、噯氣等,而這些症狀並非胃癌特有,可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

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忽視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一般認為惡變罕見,當患者出現嘔血、便血,往往容易考慮是潰瘍本身所致,忽視進一步檢查。雖然球部潰瘍本身不易惡變,但 胃粘膜保護機制削弱,易受致癌物質侵襲 。

陳主任提醒,癌前期狀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7~14%,殘胃的癌變率2.16~3.16%,良性胃潰瘍的癌變率5%,胃息肉中的腺瘤型息肉癌變率15~40%,惡性貧血中胃癌發生率10%。故這些疾病患者應作為胃癌高危人群,需定期複查胃鏡以防惡變。

胃鏡檢查準確率高達95%

X線鋇餐檢查、纖維光胃鏡檢查和胃液細胞學檢查三者聯合應用可提高早期診斷率到98%,使胃癌誤診大大減少。陳主任表示,其中胃鏡檢查是診斷胃腸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胃鏡醫生可通過胃鏡去確認胃部的早期病變,癌前病變和早期癌,準確率高達95%,術前估計可否切除的準確性達92%,疑癌者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活體組織檢查,直至確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BeK0HQBeElxlkkaY5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