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體驗,明明沒有吃什麼特殊的東西,但就是沒來由地頻繁拉肚子?
明明沒吃多少東西,但就是會拉很多,拉的還是稀便?
如果頻繁出現這些症狀,就要當心可能是患上了一種胃腸疾病——慢性腹瀉。
這一期,小編專門就慢性腹瀉採訪請教了我院胃腸專科陳樹清主任,就慢性腹瀉的主要症狀以及患者關心的幾大問題進行了整理。
01什麼是慢性腹瀉,它和普通腹瀉有啥區別?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說每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排便量大於200克,大便性狀改變,表現為質地稀薄,水分超過了85%的排便症狀。
而慢性腹瀉,就是在上述症狀的基礎上,病程時間的拉長,即持續反覆腹瀉,時間超過4周。
在症狀分類上,慢性腹瀉主要分為三大類:炎症瀉、脂肪瀉、水樣瀉。
- 炎症瀉:一般排便次數多,但每次的量不大,伴有腹痛。這類腹瀉分為感染型和非感染型兩類,會出現蛋花湯樣便、膿血便等;
- 脂肪瀉:主要是腸道對脂肪吸收不完全,糞便有惡臭,便中有油滴或不消化的食物,腹瀉量大,經常會伴隨明顯的體重下降或營養不良;
- 水樣瀉:主要是糞便中水分增加,可見於乳糖不耐受或服用抗生素等的患者,濫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腹瀉時可能出現綠色水樣粘液便等。
此外,慢性腹瀉也會引發一些併發症,比如營養不良導致消瘦、體脂含量減少,如果是長期得不到治療的慢性腹瀉,也會導致患者脫水,引起電解質紊亂、體內酸鹼失衡等。
02導致慢性腹瀉的病因主要有這幾種
1、胃腸道疾病
陳主任介紹,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應激綜合徵,甚至胃癌等,都會導致慢性腹瀉;
2、肝膽胰腺疾病
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肝癌和胰腺癌的患者,也會出現慢性腹瀉症狀;
3、全身性疾病
有一些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亢、甲減、尿毒症、腺垂體功能減退等,也會導致慢性腹瀉。
03什麼樣的慢性腹瀉需要到醫院就診?
陳主任說:在大家的理解里,覺得自己就是經常拉一下肚子而已,也沒有什麼其他症狀,並沒有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自己去藥店買點止瀉藥吃一下緩解就可以了,因此,往往不會積極去醫院就醫檢查。
但是,實際情況是,慢性腹瀉因為病因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發展結局,比如說像炎症性腸病、腸道腫瘤等嚴重器質性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而延誤病情治療,就會給患者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對此,如果是腹瀉患者,當出現以下現象時,患者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1、持續腹瀉超過4周,夜間腹瀉次數增加;
2、體重沒有緣由明顯減輕,如近 2 個月內體重下降 10斤以上,並伴隨腹部疼痛;
3、排便後總感覺沒排乾淨;
4、排便發黑,並帶有黏液、膿血,常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等症狀;
5、腹瀉並感覺腹部有包塊。
但是,陳主任提到,如果發生在肚臍周或者下腹疼痛,時間也持續了很久,但是並無消瘦、里急後重症狀,且大便常規檢查也正常,無器質性病變,那可能是功能性腹瀉,比如說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導致。
04針對慢性腹瀉症狀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1、胃腸鏡檢查
陳主任介紹,當懷疑自己是慢性腹瀉的時候,建議儘早到醫院做一個糞便檢查和胃腸鏡檢查,必要的時候要進行活檢病理,便於更精準定位病因。
2、對基礎疾病進行健康管理
對於慢性腹瀉患者,如果患有基礎疾病,比如說糖尿病、肝硬化、甲亢等,容易造成腹瀉,管理好這些基礎疾病是治療慢性腹瀉的重要前提。
3、飲食控制
慢性腹瀉患者要注意飲食,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 忌吃高油脂食物,避免引起腸胃不適,增加消化負擔;
- 適量攝入高蛋白食物,避免因為腹瀉導致的營養不良;
- 儘量少吃高纖維食物,比如高纖維的蔬菜和粗糧等,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可以多吃一些新鮮水果或者喝鮮榨果汁等;
- 忌吃生冷辛辣刺激、腌制類食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幫助腸道慢慢修復;
- 嚴禁食用堅硬的食物,包括堅果類等。
4、藥物控制
不當使用藥物,比如過量使用抗生素,或者治療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藥物,都會對腸道產生刺激,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因此,慢性腹瀉患者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國慶期間,國醫堂胃腸專科限時推出免費會診
每天僅限20個專家名額
預約從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VPh3XQBLq-Ct6CZFA5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