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周群
「零食店、折扣店遍地開花,加速衝擊本地市場,經銷商應該如何去看待這個業態?又該如何應對?折扣零售能否給經銷商帶來新的生意機會?又能給經銷商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小店生意下滑20%~30%
折扣「低價」加速衝擊本地市場
最近一段時間,筆者集中性地拜訪了一些山東和安徽的經銷商,聊了一下關於零食店和折扣店對當地的衝擊,普遍反應影響很大。
零食店和折扣店,雖然不是直接影響到經銷商的商貿代理生意,但對下游門店的影響是很直觀的。一些經銷商反饋的數據,當地的小店生意大概下滑20~30%,而那些500-1000平的大店和更大規模的商超賣場,從客流到銷量各方面影響都更大。
硬折扣店對於傳統零售店的衝擊毋庸置疑,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低價打動消費者進行引流。事實上,折扣店現在很多大牌的零售價格都低於廠家,比如樂事和億滋的市場價格都比廠價低十幾、二十個點,水飲類目的大品牌更不用說,價格更低。
這種大牌低價帶來的衝擊,對傳統零售店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本身沒有多少抗風險能力的小店更是首當其衝。
山東某休食經銷商分享了一個直觀的案例,原本一條商業街,周邊便利店和小店都活得還不錯,去年上半年開了一家零食店,剛開業那會單店日銷近4萬,搶走了很大一部分生意。下半年更恐怖,直接一條街開了4家零食店,周邊的幾家小店都快倒閉了,靠著煙草證才勉強保留了部分客流。
徐州金通食品賈總在之前的硬折扣大會也分享過一個案例,對於徐州豐縣而言,硬折扣對當地商貿生意的影響目前還不算大,但對零售生意帶來的衝擊非常劇烈,本地雖然目前只有5家100多平的好想來零食店,但在23年中秋之後,周邊傳統零售門店的生意基本都出現了20%以上的下滑。
當然,整個市場感受最深的還是大賣場。可以看到23年商超整體都比較低迷,包括盒馬、永輝等許多連鎖系統都在開始做一些折扣化的變革,一些區域連鎖商超門店更加簡單粗暴,直接將主流產品價格直接對標零食店,比如農夫山泉礦泉水直接13.8元12瓶,單瓶價不到1.2元,70g的樂事4.9元一袋等等。
甚至一些區域性的商超,開始向市場妥協,主動放棄部分前台的毛利,甚至改變結算方式,以此來應對衝擊。
毋容置疑,這一業態長期發展下去,下游零售門店生意的持續下滑一定會波及商貿生意。
經銷商做的是線下零售門店的生意,當下很多地方的零食店還沒有達到遍地開花的狀態,影響就已經很明顯了,一旦更多的折扣連鎖系統進入本地市場,生意只會雪上加霜,對經銷商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儘管行業裡面有很多分析在說,折扣業態目前不是一個良性的運轉,會逐漸回歸良性,價格不會一直低下去。
但是經銷商也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門店能扛過這些零食店、折扣店一年的衝擊,可能當它回歸良性的時候,有些周邊的門店已經撐不下去了。
渠道在變化,經銷商也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適者生存一直是這個行業的法則。面對硬折扣的衝擊,對抗沒用,因為趨勢不可逆,只有對沖,適應市場才能活著。
越難的時候
越要專注自己的生意
今天難明天更難。
經銷商的生意經歷過暴利時代,只要有人有車有產品就賺錢。那個時候渠道相對單一,商品的流通主要還是靠經銷商,但隨著渠道的分化,這門生意逐漸進入微利時代。
商品從上游到下游的方式越來越多,渠道的內卷,使得經銷商的價值在被稀釋,經銷商面臨的衝擊也會更多。
類似這次硬折扣的低價衝擊,對經銷商來說,其實已經經歷過很多次。早些年的傳統電商崛起、網際網路平台B2B、社區團購混戰等等,最開始野蠻擴張的時候都是以低價快速衝擊市場。
幾乎每個新模式的崛起,對經銷商的影響都很大。但也正是這些新模式的出現,倒逼了經銷商群體的進化,從「搬貨」到「運營」再到「精細化的運營」。
所以越是難的時候,越是要專注自己的生意,深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抓住機會。
對於經銷商而言,其本質就是賣貨的,什麼好賣賣什麼,什麼賺錢賣什麼,所以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渠道。
重慶萬和食品郭總在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上就分享過一個感受:過去經銷商需要主動去擁抱品牌,但如今,只要在當地擁有較強的渠道能力,品牌會主動過來和經銷商談合作。換句話說,經銷商只有掌握渠道話語權,才能在整個的商貿生意中擁有更高的話語權。
在這種折扣低價的衝擊之下,如何把渠道做穩、做深、做透,是經銷商要對沖折扣業態的關鍵。
「新經銷」在過去半年和很多區域優秀大商交流過這個問題,將他們的一些經驗和思考總結分享給大家。
第一、拓品類,搶同行的銷量,提高在終端的覆蓋和銷售,以此實現更高的抗風險能力。
傳統零售小店的貨架就那麼幾節,一般容納的SKU數也就1000多個,你能為門店提供的好產品越多,你在貨架上可以搶占的位置就越多。「新經銷」一直提倡經銷商做B2b,把生意平台化,原因就在這,多品類的銷售,是比純粹的代理生意更能抵抗風險。
過去很多經銷商代理了一些大品牌,覺得自己是正規軍,倒貨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但是現在這種意識其實在慢慢改變,代理的品牌說到底並不是經銷商的品牌,其價值再大,也不是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
「新經銷」在之前文章中就提到過一個觀點,不要太把品牌當回事。要想在供應鏈效率上實現突破,首先要在商品建立優勢,能不能給門店供貨,能不能給門店供更多的貨。
第二、對現有門店進行梳理,把好門店做的更好,把差門店該切掉就切掉。
洛陽合財在去年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上關於門店分級管理的分享,大家可以學習一下:
第一類客戶生意大幅下滑,影響帳期。門店帳期通常在60天左右,但部分客戶存在帳期拖欠問題,從去年8月起,這類客戶陸續停止合作。
第二類客戶生意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選擇改變交易條款與平台進行深度合作。這類客戶從以前只採購休食,到現在進行多品類採購,為我們帶來了許多增長。
第三類客戶盈利狀況不錯,但這類客戶的門店大部分在郊區,偏離交通。對此類客戶,我們採取的措施是繼續加強服務,穩固客情。
第三、拓渠道,過去沒有覆蓋的門店,擴大覆蓋,過去看不上的渠道,只要不虧錢就撿起來。
渠道雖然分化,但是線下渠道的生意還有很多,比如鄉鎮門店、企事業單位食堂、校園、生鮮店等特渠,還有閃電倉等新興業態,只要不虧錢就撿起來。先把規模做大,把銷量做大,利潤可以從廠家的費用中來。
區域小而美的經銷商未來會越來越少,存量市場的競爭一定是殘酷的,當行業趨勢不可逆,區域市場的競爭必然是從競爭對手上搶銷量,卷死同行做大自己。
寫到最後
在走訪市場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經銷商比較迷茫。
有的經銷商將希望寄托在廠家身上,希望廠家去管控市場、管控價格。
這種想法只能說是理想狀態,中國的批發市場和物流太發達了,管控的難度和複雜性遠非幾句話的事情。而且廠家要增長、大區要增長、片區要增長,在存量市場下,這種重壓必然會導致貨的無序流動。
也有經銷商想嘗試入局折扣店,既然對抗不了,就加入。
一些已經開店的經銷商反饋情況,零售端的生意內卷更嚴重,可能你開第一個店是賺錢的,但隨後各大零食連鎖系統進場,以50米為距離,店都開起來,很快大家都會不掙錢。
經銷商要躬身入局這個賽道,還是要謹慎。如果確定要入局,專業的事還是需要交給專業的人,經銷商的專業還是在渠道上,把渠道這個生意做好,開店就交給專業的人合夥去干。
因文章有限,不能一一為經銷商答疑解惑,如果你還在躊躇不前,迷茫彷徨;如果你還處於內卷中無法脫身;如果你還陷在當前的生意模式中看不到方向和未來,那就在3月14日-16日,來第九屆中國快消品創新大會現場,和全國數千名快消品品牌商、經銷商以及零售變革者、產業服務者一起相約成都,持續燒腦,共同探討供應鏈革命時代的挑戰與機遇、變革與出路。
我們將在3月16日,舉辦第二屆中國快消品經銷商大會,屆時,將匯聚全國各地優秀經銷商,從企業增長路徑,挑戰和機遇,運營實踐等,全方位解讀經銷商生意,助力經銷商在供應鏈革命方向上走進下一個十年!
在這場供應鏈革命時代下,將會誕生一個新的商業時代,希望每一位參會者在這場浪潮下仍將有一席之地,相信這將是一場不虛此行的會議!
大會商務合作、票務諮詢,私信諮詢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