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新消費品下半場的十點認識

2023-10-28     新經銷

原標題:李克:新消費品下半場的十點認識

作者丨李克

裁員、閉店、資本撤退……2022年的新消費,滿是蕭條。

都說新消費進入了下半場,的確,從火熱到寒冬,新消費從野蠻生長進入了變革期。

在李克老師看來,進入下半場的新消費,雖然市場充滿了不確定,但仍是夜空中的那一顆星,黑暗中的那一抹亮光。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當煙火氣重新升騰起,新消費也從低谷期蓄勢抬頭。

在第五屆中國快消品大會現場,有幸請到了李克先生,作為行業內的資深煙草人,被業界稱為「煙茶第一人」,中國銷量前四位的高價煙「和天下」、「大重九」、「天葉」、「黃鶴樓1916」全部由李克先生參與開發設計。在會議現場,李克先生以「新消費品下半場的十點認識」為主題做了精彩分享。

以下為李克先生的演講內容,整理成文,以饗讀者(因演講時間有限,李克老師十點精彩內容未能在會議現場充分體現,經李克老師授權,以文字形式呈現,部分有刪改)。

媒體平台名字是「新經銷」、大會主題是「新紀元」,說的都是新。

遇到新的事情,我都覺得太難了。可是不管怎麼難過,我們總得過下去,所以總是要去找一些亮點。我腦袋中閃過的第一句話:層層的黑夜,都是黎明的前晝;第二句話:尼采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所以,新消費品進入了下半場,這是我從電子煙的角度取的名字。

在電子煙的上半場,出現了市值7000億港幣的思摩爾,出現了市值500億美金的悅刻。我年輕入行時,做品牌要30年、甚至50年;等到阿里、騰訊出來做品牌,做成一個真正成規模體系的品牌,需要10年;等到美團、位元組跳動出來成規模、成體系,需要5年。像元氣森林、悅刻、鍾薛高,他們只需要兩三年就名滿天下了。在我入行年輕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件完全不可以理解、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再回來二次創業的話,機會在哪裡?在下半場。

獨特性

新消費上半場魚龍混雜,膽子大就敢衝進來,帶著網際網路的知識,帶著3C電子知識,帶著新的知識呼嘯而來,別人是競爭不過的。所以「變」和「新」是最好的利器。

所謂的暢銷品和爆品,都是速生速死,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這輩子來的快的東西都是災難,比如颱風、地震、泥石流,凡是來得快的,對我們的人生都是災難。

而對我們人生最有益的東西,第一是讀書,第二是鍛鍊身體,這是一輩子的事,絕不可能一年半載就能起效。那為什麼到開發產品的時候,我們就要求「快、快、快」呢?

所以,我的人生經驗來說,做產品,一定要靜下心來,不是和競品比,不是找點差異化就可以了,今天這個時代,差異化是遠遠不夠的。

喬布斯說:「我從來不做市場調研」。並非不做市場調研,而不是傻乎乎地去亞馬遜、淘寶看當下什麼產品賣得好,就做什麼產品,而是要做獨特性。

比如茅台,離開了茅台,就釀不出茅台,這就是它的獨特性。開高端餐館,我深深地懂得一個道理,最頂級的餐館和最大眾的快餐店,滿足食客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吃飽。我覺得開餐館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開胃、下飯。

但是高端餐廳,一定是商務宴請,這種場合下是要談工作,他沒有心思在餐桌上,頻頻在端杯,酒不喝懵都不好意思跟客戶說,「這個事你一定要幫我辦」。

所有的酒,比如白酒,喝醉了,喝吐了,第二天照常上班,三個字:不上頭。東北20塊一斤的純糧米酒也說:保證不上頭。所有中國高端的白酒,誰離不上頭離得最近?就只有茅台。所以它說「好酒喝出健康來」,大家就相信它,願意跟著它往前走。這就是茅台最可愛的地方,它有獨特性。

共識效率

有了獨特性之後,作為一個新消費品,我覺得是不是成為一個品牌,非常重要的標誌,就是共識效率。

全社會看到你產品看到你品牌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做快消品必須要做到這一點。

比如:「博迪99,有事沒事啪一口」。

有一天梁寧從北京過來,梁寧妹妹說,「大哥你應該做個小視頻。」於是我就在餐桌上說唱,讓助理拿著手機拍,拍完之後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發出來了。發到第7條,突然爆了:我這一輩子就沒見過在微信上突然300萬、500萬的閱讀,我覺得這就叫共識效率。

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有幾個誤會。

第一個誤會:以為有了電腦、手機,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休閒。但自從有了電腦、有了手機,蹲在牆角下曬太陽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其實變得越來越忙了;

第二,以為有了PPT,我們的溝通效率就高了。我20年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不用PPT,因為當你跟客戶開會的時候,你使用PPT,就像是在彙報,PPT是個過程性文件,不是一個可批性文件,我們要養成習慣寫word文檔,領導才能在上面批「同意」。

我們從來只預測那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所以我們的預測永遠準確,我只預測那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就像列寧同志說的,像大白天一樣清楚。

在湖南送禮,你送鑽石芙蓉王,花了1萬元,10條煙送過去,得解釋這個煙不是25塊的,是1000塊的。你說得出口嗎?和天下只有一包煙,但是賣1888元,10條煙就等於送了2萬元,無須解釋,這就是共識效應。

今天請客,桌子上擺一瓶飛天,證明我今天請客是認真的,這就是共識效率。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第一件事是要想,如何把自己的共識效率用一句話準確地傳達出去。

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在說「產品為王」,後來我們又說「渠道為王」,到了新消費品的下半場,你得做「王中王」。

三位一體,線性外推

宏觀前景確定性,企業盈利可預見性,成長敘事——三位一體,線性外推。

今年美股表現最亮眼的英偉達,就是符合三位一體的最佳實踐:

1,在美國經濟擺脫衰退陰影、美聯儲即將停止加息的強烈預期下,宏觀環境變得極為利好高成長型的科技大藍籌。

2,英偉達的GPU在產業鏈中有不可動搖的行業地位和產生現金流的能力、未來幾年收入和利潤能見度極高。

3,最後,過去六個月隨著OpenAI ChatGPT產品的橫空出世,英偉達GPU 訂單飛漲需求爆棚,在新的AI時代成為幾乎唯一可選的大模型生產工具,有著獨特的宏大敘事。

三個因子正向疊加,直接把英偉達推過了萬億美元市值大關。

也讓一個原本高度周期化的晶片行業股票的P/E倍數達到了令人目眩的40倍以上。

得大灣區者得天下

歷史格局往往在地緣上得到體現。

在軍事時代,北方領導南方,北方征服南方,歷史上概莫能外,包括蔣介石的北伐勝利果實還是袁世凱。

在經濟時代,南方帶動北方,東方影響西方,在今天特別明顯,政策由北向南,潮流由南向北,財富由東向西。

鎖長江,主場大灣區,穿越京廣線,內控長三角。

大灣區根據地已成為戰略的不二選擇。

增長第三,發展第二

生存第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獅子追兔子沒追上,狐狸笑話它,獅子自我解嘲說:人家是為了命在跑,而我是為了一頓午餐在跑。

可試想獅子如果意識到抓不到兔子會餓死,那麼它會不會抓到呢?一定會抓到。

可如果讓你每天都以餓死狀態,奮力拚搏,你能堅持多久呢?

人的精力,非常有限。

所有事做到十全十美,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划算。

虎行似病,鷹立如睡。

在亮劍前保持一個低能量消耗接近於冬眠的狀態,這個很重要。

你的優勢

就是你的天花板

先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剩下來的就都是你的優勢了。

相信直覺,尤其對於一個資深的專業人士。

當我們從傳統行業進入新型煙草,我們的創新依然會在我們熟悉的地方,而工具則必需仰賴新的技術。

人們對於一家企業一個品牌的認知通常從一個具體的產品開始,大部分的利潤通常來自於一兩個單品。

管理的上限看節奏,下限在聚焦。

營銷的上限在分寸,下限看輕重。

要有洞察,消費者說一套做一套,人人都說自己喜歡奧迪TT,但掏錢購買的時候還是奧迪A6。

做容易做的事情

不要去做太難做的事。

對比農夫山泉和元氣森林,元氣森林就做了一件難做的事,天天需要大創意,難以為繼。

農夫山泉這種生意就是做對一件事,就買最貴最好的水源地,買到最後就沒對手了。

大事業一定要解決一個根本性問題。

思摩爾只解決了一個問題:煙油的滲透問題,棉芯解決不了煙油均勻滲透,思摩爾用陶瓷芯解決了,成就了一個1,0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蜂后工程

蜂后工程,簡單來說,就是要去影響那些有影響力的人。

比如在體制內,如果處長喝了一瓶新酒,科長就會跟上,底下的科員看到老大們都喝這個酒,過年送禮的時候,也會買這個酒,所以要先影響處長,讓處長先喝上這個酒,這些有影響力的人,就像蜂后一樣,所有蜜蜂都圍著。

那一桌式品鑑這個角度如何尋找更大的共識效率?差異化是遠遠不夠的,那是供不應求時代的產物。

就像茅台,所有的經銷商都說他品質最好,因為利益驅動。

方便親切交談,這話沒有共識效率,人們不知道你幹什麼,只知道你是高端,那跟別的高端產品有什麼區別?

沒區別。

基於共識效率的第二點就是獨特性。

獨特性,茅台想在北京邊上生產,他就生產不了,到遵義都生產不了,這就是獨特性。

無論是硬體軟體只有你有,人家沒有,這是資源的獨特性。

案例:一個潮玩黃牛聚集的APP平台。新品直接進入黃牛這個市場,往高端走黃牛是最重要的。黃牛平台就是二級市場之集散地。

茅台沒有二級市場就沒有——喝一點、存一點、送一點。茅台營銷的本質就是黃牛市場形成的金融屬性。

真正的意見領袖絕對不是那些所謂高大上,是黃牛。每個黃牛手裡有100個高消費客戶,打高賣低。

高端商品要從高往下打,必須是黃牛炒起來。

茅台如此,洋酒如此,雪茄如此,潮玩如此,他才有金融屬性,他才能兌現。

三條預測的準則

1、創造新市場,不要在過去的市場糾纏。

當你不斷進入過去的市場,跟過去的市場巨頭做鬥爭時,就會在原來的市場,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

這場戰役,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泥潭,極其痛苦。

受PC搜索的掣肘,新浪網易也錯失了移動的先機。一步慢,就步步慢。

2、邊緣切入,尋找垂直市場第一,甚至壟斷。

不要去找競爭對手最核心的點打,總堅信自己是戰神,最後都會死得很慘。

一定要追求一個垂直市場的第一。

只要高價做到第一,不管怎麼樣,一提這事,就很鮮明。

現在已經不是韋爾奇時代的「數一數二法則」。這個時代就是「數一法則」。變成「第一」後,就可以從「第一」的位置真正往下切。

微信之後微信支付,淘寶下的支付寶這說明了什麼?就是因為你有了「第一」,才可以輕鬆創造「第二」。

3、不仰攻,不依賴執行力。

如果競爭對手實力比我強很多倍,這場仗能贏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我幾乎把所有高管、人力、資源全部傾斜。公司從上到下,在煙草本味滿足這個點,來回橫切。這種態勢,對手沒法比。

但是,光有預測是不夠的。

找到這樣的方向之後,怎麼去切?切,不是排山倒海進入,這樣是進不去的。或者沒有那樣的資源,要先找破局點。

那就是在大的方向上找到一個關鍵的點。

破局點

找到那個一舉撬動全局的關鍵點

行業因很多流行詞,比如布局、閉環等等,當你這樣思考,首先就陷入了大公司模式。

要思考,與大公司區別何在,破局點在哪。如果沒有突進的點,跟其他所有平庸的公司沒區別。大家都很平庸,為什麼你能贏?

因為你想贏嗎?因為我人挺好嗎?這些都沒有意義。

所以,要找到那個錐子一樣的破局點。

微信紅包:騰訊3000多萬的支付用戶,持續投入多少年,多大的投入都打不動。一個微信紅包,現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戶差不多。春節當晚的峰值,幾乎超過了阿里雙11。

當時馬雲寫內部郵件說珍珠港偷襲,我認為八旗兵入關。

即使坐擁百萬雄兵,也抵不過一個聚焦的點,來回反覆的衝擊。

斧斤伐木,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破局點這個點就是生死存亡之點。如果找不到這樣的點,你就不可能切進去。破局點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個大預測。因為這是一個單品帶體系的時代。

蘋果通過手機這個點切下去,整個行業都被改造了。這就是沒有焦油的香煙——這樣簡單的詞,能被大眾接受,非常重要。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選擇太多了,用戶打開的窗口也太多。

用戶唯一需要的就是簡單。

總結:

改革的紅利在哪裡?發展的潛力在哪裡?追趕的目標在哪裡?

做產品時,叫產品為王;做渠道時,叫渠道為王。在今天這個時代,一定要做王中王。

傳統品牌都是產品、渠道合一型的公司。產品、渠道合一型還不夠,還要開始向上游看技術,甚至向上游的上游看技術。

優衣庫的成功背後,也成就了另一家公司——東麗,東麗是做面料的公司。

優衣庫很早就意識到,真正的競爭力是在服裝企業的上游,要在面料上取得突破。比如賣上千萬件的特別棒的優衣庫羽絨服,如果沒有東麗,是做不出來的。

產品渠道型公司還要更進一步,要關心你上游的上游。

如何去實現零卡零糖?啤酒,零純怎麼去實現?這些都不是在在飲料廠、食品廠,酒廠實現,而是要靠上游和技術。

關注羅漢果提純代糖,而不是赤蘚糖醇這些代糖。上游的上游的技術,才是能夠讓你的產品形成巨大差異的地方。

產品為王渠道為王都對,但在今天這個時代,國民品牌一定是王中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53c5f3417fc822d4281c6fc47f8b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