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成員留不住,經銷商不可能做大!

2023-03-20     新經銷

原標題:骨幹成員留不住,經銷商不可能做大!

作者丨海游

最近一直在研究經銷商團隊建設的問題,也實地拜訪了很多經銷商,深刻地體會到經銷商團隊建設的難度遠大於品牌商。

主觀上講,業務人員進入「廠家」去工作,在潛意識裡認為比在經銷商那裡干更像「正規軍」。客觀上來看,很多經銷商的確缺乏企業文化以及團隊建設的必要機構和流程,大部分經銷商甚至缺乏人事部和培訓部,均由老闆兼職,情感連結全靠喝酒、吃飯、唱歌等原始手段。主客觀上致使團隊的「存在感」、「歸屬感」很差,人員穩定性也很差。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並不是要求經銷商按照品牌商那樣建立自己的人力部門,有條件當然最好,沒有條件不可強求,這裡取決於自己的經營規模和利潤,花錢的事要三思而後行,合適的方法也可以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此同時,經銷商也深刻地意識到一點:骨幹人員必須要穩定,一旦離職,公司損失巨大,如果跑到競品那裡,損失大上加大。今天我們來聊聊經銷商骨幹人員如何留存的問題。

如何定義骨幹人員及離職率

這個問題在拜訪中,我問了很多的經銷商,答案多種多樣,有的對學歷有要求,有的對工作經歷有要求,有的對性別有要求,有的對年齡有要求等等。不可否認,這些要求都是正確的,每一個經銷商都希望自己的團隊在來時就具備良好的基本條件。

但我總結的經銷商骨幹人員的定義必須具備四大基本條件:

1、忠於公司、忠於團隊:忠誠是必須的,我們無法要求絕對的忠誠,但是只要吃著公司的飯,就不要砸公司的鍋,這是最基本要求。

2、良好的品德(口碑):經銷商團隊相對較少,更多的時候「人治」大於「法制」,所以規章制度的靈活性就必須要求員工具備良好的品德,否則說個不好聽的,在費用方面就讓你操碎心。

3、不傳播負面情緒:抱怨型人員是絕對不可留的,他的抱怨更多的是影響其他人員,導致一顆老鼠屎攪滿鍋,團隊整體戰鬥力下降。

4、業績達成且領先:這也是骨幹成員的基本要求,骨幹就是要拎得起。就是要在業績方面起到帶頭作用。

至於骨幹定義的其它條件,經銷商可以根據自己情況添加,不是越多越好,關鍵是要相互「匹配」,待遇高了多要求一點;待遇不能滿足少要求一點,只要具備上述四項要求,其它部分可以是酌情考慮。

關於離職率,我總結的是:合理的離職率是優勝劣汰,是確保團隊健康發展的前提,建議年度離職率控制在20%左右,控制離職率的基本原則一定是:選人、激勵人,選拔能人、激勵能人。

不同經營階段的經銷商

可能存在的「傷害」骨幹情況

就經銷商團隊而言,骨幹離開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經銷商老闆的「傷害」,這種傷害,很多情況下,老闆卻不自知,甚至還在堅信自己的觀念,我梳理幾點分享給大家。

先看幾個案例:

案例一:在一家商貿公司做業務的陳女士,以幹練果敢的作風被經銷商老闆賞識,升任經理。升職後,陳女士態度生硬,動輒待人以威嚇、批評的口吻。最後落得威信掃地,員工怨聲載道。

反思:員工的「不爽」由此產生,半年之內不採取措施,骨幹「離職潮「就會產生。

簡單分析:

1. 影響他人並不意味著專橫獨斷;

2. 情緒不穩定時暫不處理公事;

3. 把壓力轉嫁給他人不可取;

4. 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是愚蠢的事情;

5. 勿吝嗇於一句簡單的誇獎。

案例二:張三是一家商貿公司的老闆,待人溫和有加,嚴厲不足。她信奉有事好商量、和氣生財的原則。結果呢?很不如人意。所有的下屬都知道經理脾氣好,做錯了事沒有什麼大不了,養成了懶散懈怠的工作作風不說,而且不領她的情,甚至覺得她軟弱可欺。

反思:友善不等於降低要求,否則那些優秀者就會出現「離職潮」。

簡單分析:

1. 合理的要求應堅持,並引導員工理解;

2. 千萬不要成為下屬的工具;

3. 不遷就、不縱容下屬的錯誤行為;

4. 不迴避、不推卸自己的責任;

5. 直接明了表達你的要求。

小結:上面兩個案例是經銷商「傷害」骨幹成員最常見的現象,這些管理風格不會影響平庸的成員,因為他們首先是無「跳槽」可能,老闆你說你的,我不聽就是了,其次是平庸的人要想存活於公司,除了業績差、能力弱,其他方面做得都不錯。久而久之,經銷商團隊里就剩餘這些平庸之輩,毫無戰鬥力。

我總結了一下,經銷商「傷害」骨幹有五種類型:

1、不看過程的暴君:這些經銷商剛乾商貿生意不久,他們是這樣想的:我做生意需要買車、租倉庫、僱人、打貨款、應付地方工商稅務等等,投入很大,每天一睜眼,一兩千費用就出去了,如果團隊短時間出不了業績,就會很焦慮,並且不由自主地帶給團隊,此時團隊情況就會越來越糟。

2、過於體恤的慈母:這些經銷商干商貿生意有幾年,生意基本上穩定,但是還想尋求發展,也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離不開團隊,不敢得罪團隊,久而久之管理就會十分混亂,混亂出現,骨幹就會流失,因為這個「土壤」已經不適合他們的發展。

3、凜然莊重的嚴父:這些經銷商干商貿生意一般而言比較成功,經營時間較長,甚至是十幾年以上,今天的局面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趟」出來的,年紀五十歲左右,員工團隊多為二三十歲的「孩子輩」人員,此時就會像嚴父一樣以「關愛員工發展」的名義教育他們,很多骨幹成員因為「叛逆」而離開了公司。

4、不分彼此的兄弟:這些經銷商主要是「商二代」接班人員,未接班之前,和員工相處融洽,稱兄道弟,在一個鍋里吃飯。一旦接班,沒有及時意識到身份的變化,團隊需要依靠商貿生意吃飯,「會來事的」往往業務能力差,無法果斷區分對待,更做不到有形的親密和無形的距離,時間一久,骨幹必然流失。

5、偏心自私的上級:這類人員一般是經銷商新選拔的管理人員,他們需要在短時間證明自己,需要「建功立業」,難免有些偏激和占他人之功,如果不及時調整,後果將是和他「能力距離」最近的骨幹成員離開,公司損失巨大。

小結:以上五種類型基本上概述了經銷商在骨幹管理時刻的場景和結果,所以要想留住骨幹成員,就要避免這些情況,要時時刻刻進行自我反省,確保自己不是骨幹成員離開的原因。

經銷商挽留

骨幹成員的兩種方法

很多人會說:只要收入給得足夠高,還怕骨幹會流失?當然沒有錯,那麼經銷商做生意的目的是什麼呢?生意的本質是有利潤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其中「有利潤」是關鍵。

我常說:高銷量帶來經銷商高利潤,經銷商高利潤帶來員工高收入,避開銷量談收入就是「耍流氓」,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挽留骨幹導致生意經營不下去,這個骨幹也沒有價值,所以首先是業績,其次是激勵的多樣化。

1、高銷量=知識*技能*態度*跟蹤:

這些項目需要經銷商自己琢磨,全面提升團隊的戰鬥力。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沒有足夠的產品知識就無法讓網點老闆接受產品;沒有熟練的談判溝通技能,就無法順利的成交;沒有積極面對困難的態度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沒有及時的跟進可能在成交之中遇到客戶返利損失,進而影響合作。以上情況都能影響高銷量,進而影響高收入,最終導致骨幹的流失。

2、激勵的多樣化:

先舉兩個我在拜訪中看到的例子。

a、張總的學習激勵:和員工簽訂協議,每個人的學費是4800元,簽訂2年的協議,即24個月,每個月是200元,學費公司先行墊付。如果員工沒在公司工作滿2年,會讓他們把錢退還。當然,參加外派學習,員工自願報名,另外公司也會從各個方面篩選,如果不符合條件,即使有意願也不會讓其參加。

宗旨就是讓員工自願、自主、自發的學習,才有所收穫。

b、李總的購車激勵:給予優秀的員工「購車首付激勵」,獎勵包含了購車首付款,共計30000元。與員工簽訂5年協議,如果五年之內員工還在公司工作,則購車首付款完全由公司承擔。5年即60個月,每月從員工薪水先扣款500元,連續扣60個月。若員工第61個月還在公司工作,公司將一次性獎勵購車首期墊付金額30000元給到員工;若員工中途辭職,則按照首付款的120%返還給公司。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兩位老總挽留骨幹的方法,面對90後和00後的員工,經銷商老闆要跟得上變化,要由之前的吃飯唱歌變為更多的激勵形式,可以是學習激勵,可以是購車激勵,也可以是家庭旅遊激勵,還可以是其他。

總之要在物質豐富的這一代人身上把握讓他們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同時,伴隨經銷商生意一起發展,共享勞動成果,從而願意發自肺腑地跟隨老闆一起拼搏,這樣一來,骨幹成員自然而然的就沉澱到公司之中。

PS:2023年4月6日-8日,2023中國快消品創新大會將在成都非遺博覽園緹沃麗酒店(青羊區光華大道2段601)盛大舉行。

本次大會將圍繞【新世界 新快消】為主題,3天時間,130位嘉賓,13場平行論壇,聚焦行業頭部品牌高管、平台創始人、全國各地優秀經銷商等,共同探討在新世界時代下,關於快消行業的最新動向,渠道的最新變化,市場發展的最新趨勢,學會如何在新世界裡,應對新變化,實現新增長,成為新快消!

截至目前已確認的部分重磅嘉賓有:

1. 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侯孝海

2. 雀巢集團執行副總裁、雀巢大中華大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西強

3. 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

4. 百事公司大中華區執行長&主席謝長安

5. 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丁佳川

6. 尼爾森IQ首席業務增長官鄭冶

7.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營銷中心總經理申長亮

8. 李錦記醬料集團中國區總裁張福鈞

9. 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王勇

10. 彩華商貿(悅合集) 總經理姚旭鴻

11. 東鵬特飲數字化負責人董文波

12. 山東魯花集團CIO姜波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2d2a6ba7b3b8d030a65bec8f5e200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