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田惠敏:推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改革

2019-10-15   中国发展50人智库

《与改革同行》系列41(2019年10月7日—10月13日)

关键词:产教融合;营商环境;能源安全;减税降费;收入划分改革

引 言

2019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对深化我国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

一、主要文件

  • 国家医疗保障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2019年10月7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草案)》。(2019年10月8日)

专栏:国常会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

近年来,通过不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提升政务效率,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于稳经济、稳就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法治环境建设方面,近期也有了新进展。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核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简称《条例》),从基层探索到行政立规,标志着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未来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把法治原则贯彻到政策制定、执法等各个环节,广泛征求市场主体的意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保证执法的公平性,建立健全长效的法制保障,这样的改革才能见实效。营商环境的优化不只靠数据,更需要靠口碑,关键看通过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发展的痛点是不是找准了,经营的堵点是不是疏通了,投资的顾虑是不是打消了,发展的信心是不是增强了。衡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并非简单地增加政府和企业的互动频次,而是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既有顺畅的政企沟通机制,能在关键时刻解决企业的问题,同时给企业自由创新和发展的市场空间,让企业家安心、放心搞经营。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和中国经济转型中,以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为突破口的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活力和希望所在。与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具有新的发展规律,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新产业、新业态或新模式,没有创造就很难有生产力的突破性解放,创新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监管也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需要给予创新一定的政策容忍度,让市场包容有序,充满活力。

《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创新往往与风险并行,在具体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如果监管部门对于新经济的发展规律、盈利模式等认识不到位,就可能将干扰到创新。如何避免表面包容、实则过分审慎,表面放、实则收的现象,是未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但营商便利度的提升需要把握好度。2018年,以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提升,各地也高度重视政务环境的优化,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实施“最多跑一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让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更便捷、成本更低、流程更少。这样既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又能满足企业对于政务效率的要求。但如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搞突击式对标,反而会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

提升营商便利度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全部,过度关注短期个别指标的加码式对标,可能会延误更高层次的改革。营商环境需要聚焦更大力度放权、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加强市场主体保护、突出政务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全面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法规付诸实践,将改革落到实处。

  • 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方案》指出,要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担机制,稳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创造条件,确保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9年10月9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9年10月11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2019年10月11日)

二、重大事件

  • 浦东科创母基金成立,首期55亿元规模。(2019年10月10日)
  • 经过近两年筹备,我国规模最大的油页岩产业基金——吉林省众诚油页岩产业投资基金在长春宣告成立。(2019年10月10日)
  •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美国举行。(2019年10月10—11日)
  • 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研究进一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审议通过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2019年10月11日)

三、精彩观点

  • 李克强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推进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增储上产,提高油气自给能力。深化开放共赢、多元化国际油气合作。增强油气安全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聚焦短板,推进能源重大工程建设。(2019年10月11日)
  • 《经济参考报》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王忠宏《推进制造立国的四点建议》的文章。文章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文章提出制造立国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国家“卡脖子”“牛鼻子”项目。二是主动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趋势,促进制造业“七化”转型。三是保持耐心和定力,避免急于求成。四是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系统。(2019年10月9日)

四、最新进展

  • 据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人次突破300万,累计结算人次达到318万,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超过2万家。(2019年10月7日)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至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2.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2019年10月10日)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上指出,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预计到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2019年10月11日)

五、热点述评

【推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改革政策落实的主节点。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数10万人以上的有100家左右,全国500余家国家级开发区绝大多数也位于地级以上城市。“十三五”以来,国家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77.05亿元(约占职业教育投资的80%)支持743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然而,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为了推进人才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创新的研发和转化能力,201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并通过试点,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实施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涉及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开展试点总体定位是,为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树立标杆,为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提供载体,为推进政策组合创新开展试验。《实施方案》的发布,对深化我国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EB/OL],2019-10-07/2019-10-13.

[2]经济参考报图文数据库[EB/OL],2019-10-07/2019-10-11.

[3]新华每日电讯图文数据库[EB/OL],2019-10-07/2019-10-13.

[4]国办印发的这份《意见》为体育产业发展降下“及时雨”,澎湃新闻网[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83517.

[5]王忠宏.推进制造立国的四点建议[N].经济参考报,2019-10-09.

[6]刘哲.坚持法治原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N].经济参考报,2019-10-10.

[7]吴云青.产教融合须充分发挥高校力量[N].南京日报,2019-10-14.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9/content_5248592.htm.

[9]陆娅楠. 产教融合 改革有了新路径(政策解读)[N].人民日报,2019-10-12.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