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其主要内涵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广泛开展生产、供销和信用等合作,全面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加快推进“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和加快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庆市在"三位一体"三社融合发展方面大胆创新,科学实践,金融赋能,为"三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战略树立了典型案例。重庆“三社”融合发展推动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在“三社”中,供销社是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推进“三社”融合的前沿阵地。通过市场化手段,着力构建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为农服务基层组织体系,搭建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成效显著。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重要论述。2017年7月15日,他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科学地阐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辨证关系,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如何推动农村"三社融合""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实现数字化转型,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农村"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以全球消费供应链区块链为底层技术,设计新型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建立"三位一体"聚合平台。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日益融合,相辅相成,为农村"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经与技术支持,为建立现代化"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创造了重要前提。
金融科技1.0版-4.0版的设计,为"三位一体"三社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全球消费供应链(简称全金链)运营系统主要是大数据金融与区块链金融的有机结合,即区块链+消费大数据。
一是全球消费供应链运营与管理系统是人民银行供应链金融课题组研究设计,由南京润和软件(上市公司)、阿里云联合开发的2.0版区块链技术。该系统通过托管定制化消费数据,实现消费大数据的生产资源化。由多维消费大数据生成有价值的分类数据包,销售给供货商。然后,配匹生成智能化超市,也叫亚马逊智能超市,通过供给与需求双向定制为客户画像,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该系统由国家开放大学科技金融学院培养高质量的全球消费定制设计师完成消费与供应定制,作为系统做市商,形成消费定制表,在双方自愿的市场原则下,通过区块链智能化合约,生成数据包。
二是全球消费供应链运营与管理系统为三社融合发展提供了底层技术,并且接入平安金融一账通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系统,形成打通城乡与国际市场的全栈式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聚合平台,为供销社、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民合作社(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服务。
三是全金链作为底层技术,为三社融合提供大数据平台,实现"三位一体"农村服务体系的系统化数字化转型,通过多层次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三位一体"。"数字化三位一体"以供销社为主体,以农业供应链金融为载体,以消费定制大数据为基础,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合作社融资问题,为供销社打造多层次聚合运营平台,全国一盘棋,产生超级独角兽。
四是"三社融合"聚合平台,管理各地消费数据,本身就是巨大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比土地更能变现更有价值,这种价值为三位一体模式赋能。对于各地方政府而言,它是一个政府为"三农"服务的平台,通过平台使当地的名特优产品走向全球,打造一批全球化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三社"收入,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价值链金融,使得"三社融合"模式为农产品赋能,打造精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中国农业走向全球高端价值链。
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一直困绕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全球消费供应链系统,通过双向定制形成的消费大数据,打通农产品走向高端价值链的全球通道,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三位一体"农村发展模式,需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现精准扶贫新突破。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三位一体""三社融合"体系中,把贫困户融入一个积极创造价值的生态中,通过消费定制和供给定制,资金扶持,不断提升贫困群体的价值,授之以渔。
一是全金链作为底层技术本身就是建立了一对一的辅导机制和帮扶机制。
二是把贫困户的数字资产结合国家扶贫参数,形成高纬度大数据,形成优质数字资产,构造创造生态价值的生产资料。从而彻底解决贫困。
三是对贫困户通过GCD(全球消费定制设计师)发起"双定制"模式(生产定制、消费定制),解决技术难点、市场难点、资金难点,提高贫困户消费质量与价值(贫困户消费质量低是贫困的根源之一,如赌博、酗酒等等)。供销社联合扶贫办,在城市端发起预售团购,把资金存入银行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以三倍杠率向农民合作社(包括贫困户)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由信用社承兑,会降低信用社风险并大幅增加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形成持续而强劲的发展。
四、大力盘活农村资产存量,是"三社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盘活农村资产存量在于激发6大红利,通过"三社"供应链、价值链、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推动农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制度红利。"三社"价值链平台创造一种通证制度。优化原有的集体所有制,让资本、劳动、技术、数字资产共同参与分配,同时又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现代管理体系。二是劳动力红利。在"三社"生态中,全面提升劳动力价值,精准扶贫,授之以渔。三是科学技术红利,把农技师与全球消费定制设计师结合起来,向农村导入一对一的"双定制"技术支持。四是自然资源红利,推动"双定制"模式,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通过价值链把最优秀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土地。五是国际化红利。通过全球消费供应链系统,把农产品、农村名特优产品推向全球,推向全球高端价值链。六是生态化红利。通过"三社"平台和"双定制",打造中国农业的全球绿色制造品牌,推动农村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实现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推动"三位一体"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业治理体系现代化。
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介绍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情况时指出:要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把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其实反映了数字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支柱。有效的数据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供销社、信用社、农民合作社拥有大量的数字资产,是"三社融合"发展的巨大财富和收入来源,"三社融合"聚合平台设计数字托管与确权系统,通过全金链+区块链管理数字资产,为"三农"发展赋能。
(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