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网球与球拍碰撞的真相!

2019-05-12     网球一起学

北京匠心网球私教

原来网球就是碰撞游戏啊!其实乒、羽、足、排等球类运动的技术本质从力学视角都可以看成碰撞运动,只是碰撞的表现形式不同——

一、理论导航:力学的碰撞

在经典力学中,碰撞是物体与物体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有限量的动量传递与能量转换,同时伴随有极大的撞击力的动力学过程。

特点:

(1)碰撞时间短暂;

(2)碰撞前后状态变化突然且明显。

下面从对心、偏心与弹性碰撞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心碰撞——平击球的本质

两物体在碰撞前的相对速度方向沿着两物体中心连线的碰撞,在实验室中也可理解为两球体碰撞前的速度矢量连线与沿着两球球心的连心线在一条线上(还有一种平行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对心碰撞理解为正反手、发球中的平击球,不过比赛中网球由于重力、空气阻力与旋转等原因不是平行地面飞过来的,通过正手平击球的上图即可看出。

(二)偏心碰撞——旋转的秘密

偏心碰撞指两球在碰撞前的相对速度不沿两球球心连线的碰撞,又称非对心碰撞或斜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我们从台球的切球技术中能悟到一些端倪。

“摩擦”是解释网球的旋转的常用词,但常常会引起歧义,反而影响击球动作与效果,因为碰撞的特征之一是时间极短,很难掌控,如从偏心碰撞理解就容易多了。下面以上旋球为例说明,拍面与球撞击时,力的作用线向斜上方,力的作用线没有通过球心(有一种观点认为位于球体下半部的弯曲拍线的弹力大于上半部弯曲拍线的弹性力,弹性力合力自然向上偏离球心),见上图中的上旋球动图。

下面我们看下上旋球的力的作用线与球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总之下旋球、侧旋球同理,也就是主要解决向前的作用力与相应偏心力的大小、方向的矛盾问题。

(三)弹性碰撞——“包裹”的本质

从碰撞的效果上看,球拍与网球的碰撞不是塑性碰撞,而是弹性碰撞。力学上弹性碰撞是在理想情况下,两球体碰撞后,形变后能够恢复,没有动能损失。

在网球拍与网球碰撞瞬间拍线与网球都发生弹性形变,然后恢复原形。我们常常用“包裹”一词来形容球拍“吃住”的问题,其实把这一现象当成弹性碰撞来理解会更少些歧义,可以参考上图的网球拍弹性碰撞试验。

二、训练路径

(一)闪电侠

为了那“砰砰”的碰撞,只能奔跑出理想的击球点,跑出闪电侠的速度。无论职业球员还是业余网球爱好者都要从此处入门,毫无捷径,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科学训练,哪能体验到纳达尔神一样的梅花扑鼻香。

(二)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对身体姿势的稳定与力量的传导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球(瑞士球)不但能够锻炼核心力量,还能体验碰撞的感觉,现在的健身房几乎都有,可以试试。

(三)碰撞的球感

前段职业球员用拍框颠球的挑战赛让我看到球星们的碰撞功夫,但特松加把网球当足球玩的碰撞功夫可真神了!要不要挑战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dMgMWwB8g2yegNDOU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