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上旋精解:附练习方法

2019-05-31     网球一起学

好动网球

造“转”

是底线时代

拼速度、节奏、落点之外,

最后的角逐地。

正手上旋精解:附练习方法

当费德勒、纳达尔、索克

分别对你打出速度、

落点一致的正手时,数据显示:

面对费德勒正手,你有1.09秒反应时;

面对纳达尔正手,你只剩1.04秒反应;

假如索克来了,

你的反应将接受极致考验:1.02秒。

旋转,弧度适宜的快速旋转,

成了这个时代的招牌。

甚至也将是后底线时代的必修课!

扯个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

费德勒为什么换97拍面?

增加甜区,

不就是为了增加刷球滚动的距离嘛,

实则加上旋。

时代裹挟着优雅如云的

费德勒也跟着“翻滚了”

亚洲快枪手——锦织圭也不例外

所以……你还不好!好!学!上旋?

上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日本人Yoshihiko Kawazoe通过每秒10000帧的高速摄像机分析,最终图像是如下酱紫的……球在线床上停留4-5毫秒。

示意简图又是酱紫的……

首先,球来了,拍头从下向上迎接它,球下线上,于是如上图,就把竖线坐弯了。

接着,竖线被压到最弯程度(类似弹弓),时刻准备发射!

最后,它就真高射出去了。

于是,结果,就转起来了……

决定旋转的两大因素

个人技术+外部工具

一是,正确的上旋技术。

二是,正确的选用球线。

上旋技术的要领和方法有哪些?

首先说引拍,很多人一来引拍就错了,所以打不出上旋。

如果引拍时只是垂直手掌甚至后仰,是打不出上旋的

正确的做法是关闭手掌,

也就关闭拍面了

当然西方式握拍更容易一点,东方式不容易打出上旋道理也在这里

如何练?

下面从基础开始接受练习方法,往往越基础越有效哦。别大意!

挥手从下向上,1-2空挥,3刷出球去

注意,前臂挥动的方向——挥完手心要朝外

切忌,身体在挥拍过程中倒向一侧

接下来,看看还有哪些经典的上旋辅助练习

手掌刷球,从椅子背后刷直线上旋过去

看左手哥,定是在球下落时,向上刷球的,形成上下对刷,旋转加倍

上旋感觉不好的球友可以试试上面这两个经典又简易的练习。

打上旋该选用哪种球线?

给大家看个东西,两张GIF图片,也是那个日本科学家以10000帧拍的。

上图是,尼龙线做竖线的情形。

下图是,聚酯线做竖线的情形。

看出差别没?

如果没看出就看下面的静态图,要说明的是聚酯线在整个过程中有更明显的形变,也就是弹性。与此同时,接触后,还能自动复位。这就是说,喜欢打上旋的朋友,应该用聚酯线穿竖线。一来,更转;二来,不跑线。

当今的职业选手几乎都是竖线聚酯,横线羊肠的组合,可供大家参考借鉴。

至于什么聚酯线最好?

本来不想多此一举,搞得象是广告,但广告吧又没人赞助一下小弟。哎,太犹豫了,但工匠就是太老实了喜欢讲实话。据实验室测试,力士浪的Luxilon ALU Power。据说这种线可以产生比尼龙线更多35%的上旋效果,超出其他同类球线的5%。其最大论据就是,当年费德勒操着一把90拍面的球拍用它做横线也能打出4500转/分的上旋,不得不赞叹科技的力量。

而且即便和手感、弹力最佳的羊肠线相比,实验室测得Luxilon ALU Power仍比它多出20%以上的上旋效果。

打上旋拍面究竟是垂直,还是略关闭?

正手上旋精解:附练习方法

最初,教练都说是拍面应该垂直地面,且不管平击还是上旋。回头看但事实如此吗?个人的答案是,略微关闭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e_uGGwBmyVoG_1ZT2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