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毁脸”肖像绘画演示抄袭和继承的区别

2019-10-18     朗墨运转一乾坤



为进一步演示艺术创作的抄袭和继承发展的区别,我用之前创作的《强拆》局部作为原创示范。







这是日本画家Marefumi Komura的一组肖像作品。

又是毁脸,如果不是已故画家,只能判断为涉嫌抄袭,用颜色笔触毁脸已有多人使用。画家好像参考了好几个欧洲目前比较主流的画家的风格。撕毁画布涉嫌用了《强拆》的创意,毁画布在网上发表很久了,谷歌图片都有。



这是意大利米兰艺术家Alessandro的作品,此画家还有其他不少用颜色笔触毁脸的艺术作品。

日本画家的前二幅肖像作品与之相似。



韩国画家Sungsoo Kim的作品,人脸画得写实,但常出现红眼的作品,表现病态和苍白。日本画家Marefumi Komura也有一幅画了一只红眼。



这是夏威夷艺术家Valentino Quijano的作品用点彩技法画脸,日本画家Marefumi Komura的最后一幅也用了点彩。

Marefumi Komura虽然变了多种手法,但不像是自创的。有些手法是不同的视觉效果,表达不同的创作理念。Marefumi Komura的肖像作品并不是某画家专业研究后自我挖掘出的原创,只是在并不理解观念艺术创作的内含表达一致性的情况下,简单地抄袭不同画家的手法。

因为这位画家没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只是以人脸这个普遍使用的题材,遍地摘花成了遍地踩花,践踏其他艺术家的哲学内涵,因此“博采众长”的作品也失去灵魂,只暴露了急攻近利的心态。



这是英国艺术家Rosanna Jones的作品,脸部用撕毁纸张照片局部贴。Marefumi Komura的肖像作品也有其风格的影子。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创来自于塞尚的一句对自己的艺术风格的解读:万物都是立体的。印象主义诸多画家的不同追求,证明了大师们有着自己对世界的解读。



毕加索不是拿来主义地抄袭塞尚的表现手法,而是发展了这个世界观,用理性解析立体的几何语言,创造了全新的艺术视觉,这就是抄袭和继承发展的区别。

文/世奇

图片来自Artscape艺术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iAZG24BMH2_cNUgBo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