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打基础,高四985,真的吗?

2019-08-02     知了邦数学

“今年四川理科高考全省前1万名有6300名复读生!”的传闻掀起网络上对复读生的集体声讨,这一传闻目前已被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辟谣。记得之前还有传闻称,某顶级名校,三分之一是复读生,也曾被辟谣。

这是真的假的?

复读热

2019年6月8日北京高考结束后,一位考生在101中学考点门口向记者说道:“高三打基础,高四985,拜拜了各位,明年再见。”

在广东(高考大省)高考成绩放榜后的第二天凌晨,廉江市实验中学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龙。原来,该校2019年高三复读班开始招生,计划招收1000名。由于名额有限,大批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早在凌晨三点便在校门外守候。



与人们想象中的复读生不同,过去落榜生才复读,现在每年的复读大军中,已经有不少达到本科线的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现,一本、二本和三本的达线者中,分别有5%、22%和42%的人选择复读。贵州某补习学校的老师坦言,她刚教书时复读的学生还以三本生为主,但如今近一半的高四生都过了二本线。

事实上,一些学校高中变成了四年,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超级中学也应运而生。


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中挤过了独木桥,为什么又杀了个回马枪?复读一年真的值得吗?高三打基础,高四复读真的就能考上985吗?


高考结束后,《中国日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投票——“假如高考失败,你会选择复读吗?”


结果显示,选择复读和不会复读的人数相差并不大,可见想复读的学生还是挺多的。网友们也纷纷表达自己对复读的看法,其中很多人分享了自己复读的经历。


有人说复读听着不体面,下面这位网友说得好,自己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成功人士也是通过复读才实现人生华丽逆袭。

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高考数学第一次只考了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79分……回炉了两次,最后才考上大学。他曾说:“不相信有一流的人才,只相信有一流的努力”。


新东方的俞敏洪,复读了两年,最后终于成功考上北京大学。他在后来的演讲中多次讲到自己当年高考的故事。


《卧虎藏龙》导演李安,他在高一时候的梦想就是当导演,接连两次高考失利都没有让李安放弃,继续复读第三次终于成功考入理想大学,实现了心心念念的导演梦。


还有著名演员陈建斌、汤唯、孙红雷等,他们都是高考失利决定复读然后成功逆袭人生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复读并不是不体面的事。恰恰相反,高考失利选择复读是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负责任的表现。一个好大学对之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一年时间搏一个光明的未来,这笔账其实再划算不过了。

第一,高考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但一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决定了你大学四年的人生起点。


进入一所好的大学,你将遇到最具才华和最优秀的年轻人、老师和学者,你的人生将从此不同。一个好的平台好的环境,可以给你宽阔的视野,刺激你的野心,提高你的上线,开拓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

翻出大佬们对母校的感谢,包括了马云的“杭师大让我知道自己从哪里出来,不会忘记自己是谁”、刘强东的“如果上不了人大,就没有今天的京东”、雷军的“武汉大学奠定了我的人生梦想”、俞敏洪的“大学给了我并肩作战的合伙人”等。

在名校的学生因为环境和氛围等各方面的影响,确实优秀的概率更大。与此同时,高学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随着你的成长,资源也会有所成长。

第二,在中国,没有一个好的学历,寸步难行。


没有一个好的学历,许多工作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有。哪怕一份工作只需要高中学历就能胜任,但37%的企业中会明确要求大学学历。因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员工会对利润率产生消极影响,而本科生则不然。

就连大热的公务员考试,也对非本科学历者不算友好。大专学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低得不能再低的底线。但在2017年国考放出的15589个岗位中,仅有823个允许大专学历者报名,仅占5%。哪怕有个三本毕业证,岗位狩猎范围就增加十倍,达到8246个,一半岗位任你选。

没有好学历的不幸总是相似的,而有了好的学历除了能摸到心仪岗位的就业门槛,职业道路也会更加光明。

第三,总体上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约为6%,受教育年限越长,收入越高。


尽管网上不乏小学毕业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但抛开幸存者偏差,关于收入的真相仍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3年时,本科学历者的收入是高中学历者的1.15倍,2006年时这一差距放大到1.65倍,2010年则高达1.98倍。从全国的总体情况看来看,高中和中专学历者陷于无收入和无工作状态的概率,是本科学历者的2.9倍。特别在大城市中,情况更加糟糕。

有学者综合了就业概率、机会成本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只有超过34岁时,放弃本科教育才能保本,而一个十八岁的人哪怕复读三年考上大学,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大学不好就业更难成为社会共识时,高中生应该尽早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打算。与其四年后吞下大学出身不佳的苦果,不如再辛苦学一年,改变命运。

第四,既然心有不甘,不如给自己一次机会,让人生不留遗憾。


虽然说复读不保证考上顶级名校,但往届生的高考录取率都比应届生高。只要不是由于某种原因发挥失常,凡复读的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学习主动性更强,来年基本都会有进步,至少不比今年差。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才会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面对以前曾经学习过的知识,重新面对的时候,操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是复读最大的一个有利因素。

2012年,湖南应届生二本以上录取率为29.4%,而复读生二本以上录取率比这个数字足足高了一倍。复读让命运质变的概率并不小,毕竟700分的荣耀王者提高十分比400分的倔强青铜提高百分要难得多。

确实是有少数人,通过复读突破了个人极限,超越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有人从此圆了北大、清华的大学梦想。

第五,选择复读,成长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分数的意义。


复读一年有时对人生也是一种特殊的历练,对从小一帆风顺,从未受过大挫折的独生子女们,有时真的很能磨炼人,有些孩子一下子就成熟了。复读可以锻炼一个人对待各种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可以锻炼一个人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

如果你选择了复读,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重新开始,那么,也许从此以后,你做事情不会再三分钟热度,也不会再自欺欺人,学会了坚持和接受,强大心智的同时寻求改进学习方法。这都将是你人生中令人怀念的热血青春,更是人生中难得的精神财富。

所以说,复读,并不是失败者的经历;相反,它是一个勇敢者的选择。复读不仅是为了985名校,也是一次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你会感谢这一年的努力。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呢?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呢?


抛开分数线不谈,当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弟弟妹妹,笃定要在补习学校中闭关一年时,不妨扪心自问到底适不适合复读。

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打定复读的念头也许只需要一秒,但跑完复读的全程却需要将近一年。努力是假装不得的,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适合复读的人

•拥有强大的内心,高效的执行力。

•有明确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考什么学校。

•乐于接受专业老师的建议,不固步自封。

•有思考能力,每天能自己总结问题。

•有沟通能力,遇到问题及时与专业老师沟通并解决。

•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适合复读的人

懒人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执行力,不能坚持,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复不复读都一样。

•庸人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是自己没有意愿复读,只是因为分数太低被家里强制要求的同学,不适合复读。

不思考之人

只有善于思考的人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不盲目跟随别人脚步,别人干啥他就干啥的人,也不适合复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gb1W2wBUcHTFCnfeEH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