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袭,是真实存在的吗?

2019-08-02     知了邦数学

覃哥经常收到一些高三小伙伴的留言,看了令人心疼。

“已经高三了,但是高一高二完全没有好好学习,把时间都荒废了,现在想努力但是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我该怎么办?”

“最后一年不到了,努力还有意义吗?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世界上真有逆袭这种事存在吗?”

辉哥整理了一些高三逆袭故事

希望能帮助到感到迷茫、想要放弃的你

请你相信

你能做到的,比你想象更多

@霸气小走

“想和她考同一所大学”

高考成绩

语文119,数学126,英语140,理综256,总分641分

//////////

答主男,坐标天津。高中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之一,所在班级也是全校最好的理科特长班。

高一高二那两年沉迷篮球不可自拔,每天至少在球场泡6个小时。主科课睡觉,副科课翘掉,放学直奔球场,晚自习从不参加。打球倒是在全市打出了点名气,但学习彻底翻水,基本上所有的考试都是靠小伙伴助攻+自己翻书,勉强能维持在班里倒数四、五名的位置, 苟且偷生呗。

然后从高二暑假开始疯狂补漏。要说学习态度转变的契机也很简单,就是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想和她考进同一所大学。

女生是学霸类型,稳居年级前五,裸分可以上清北那种。拿脚趾头想其实都知道和人家考进同一所大学是不现实的事情……然而估计是看《致青春》看得石乐志,当时的我内心毫无自卑,斗志昂扬愣头青,满脑子就是刷题、涨分数,自虐式复习,活脱一个铁头娃——

*每天六点起床去学校早自习(答主学校走读)喝一杯咖啡;

*中午自习喝一杯咖啡;

*晚上一个人留在学校自习到十一点半,喝一杯咖啡;

*到家十二点,喝一杯咖啡再刷题刷到两点半睡觉。

每天四包咖啡,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半小时,我就这样干了一年。不过当时真的不觉得累,每天都拼劲十足,恨不得把自己榨干,成绩也确实是在稳步提升。

就这样,我的高三就这样结束了。

语文119,数学126,英语140,理综256,拿到这641分的成绩单,我十分平静,填报志愿时内心毫无波澜,没有不甘,没有后悔。

最后我想和即将面临高考的考生们说,给你自己找一个拼搏的理由吧,无论是你心中的那个ta还是父母亲人的期盼,然后就不要管什么别的了,放手去做就可以了。

哪有那么多自怨自艾,哪有那么多婆婆妈妈,人生只有一次,要活就活得轰轰烈烈。

@匿名用户

“就是想争一口气”

高考成绩 语文127,数学130+ 英语130+,文综230+总分600+

//////////

也算逆袭吧.......从高一的班里倒数到最后高出重本线40+。

从高二开始认真学习,之前上课除了玩手机就是睡觉,文综100+,英语数学及格边缘,总分也就300、400分,以这个成绩估计只能去专科,但我当时就是想着争一口气,证明自己是可以的。

立下决心的那个星期把长头发剪了,手机自动上交给爸妈,去书城买了一堆习题,给自己规定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

一开始很痛苦,每节课都认真听课,中午吃完饭利用午休时间刷题,早起背单词,晚自习也最后一个回宿舍,但是后来的两次考试证明一切努力都没有成效,要补的东西太多了。

然后就是加倍努力的学习,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比如说数学认真听课课后刷题。英语在假期的时候把所有的语法单词背完,开学后每天都做四级阅读。语文刷基础阅读每天做摘抄。文综拼命看书拼命刷题。

我们学校是住宿制学校,在市里算很不错的学校,高二下我每天除了睡觉吃饭都在学习,也逐渐从班倒数到中游,高二下的期末一下考进了班前十。之后的暑假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也没有闲着,在写完暑假作业后,基本上每天都平均分配给每个科目,比如说每天刷一套数学题,做几篇阅读保持语感,文综就把每一科整理起来,汇总一个体系,做到出了哪题你知道知识点在哪儿。

然后高三开学的第一次考试就一下考到了全班第五,应该就是暑假有认真系统复习的原因。

但高三这个时间段太考验人的心智了,从此学习就进入了瓶颈,一直就在原水平飘着。

我只能以更“疯狂”的态度学习。

早上6.30起床,7:00到教室学习,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上课站着听课。

中午12:00学习到12:30,去吃饭,12:50回教室学习,2:00趴一会儿准备下午上课。

下午5:20放学,吃完晚饭6:00,学到10:45(教室最晚关门),回到宿舍收拾完自己关灯后,打着手电筒继续看书看到1、2点。



一般大家星期日晚上回学校,我星期六大早上起床就到学校在教室自习晚上回家,星期日同样如此。最夸张的是什么时候,是连续好几天学到3、4点看书看到流鼻血,,看到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时候怀疑自己,在深夜躲在被窝里流着眼泪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因为怕吵到同舍友。

高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难忘的,我也不例外,自己算不上最用功的,但已经尽了我的全力,不论结果怎样,算对得起自己。

我们那一届重本线570+,语文127 数学130+ 英语130+,文综砸了,总分600+。结果又因爸妈报志愿太过心急,只上了个第二志愿的一本。

虽然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我觉得不管一个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就是好的,高三磨练了我的意志和心智,能让我在现在的大学中静下心来学习,未来打算考研。

忍不住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高三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它可以让一个好学生堕落(当我们班第一就因为谈恋爱最后跌到了班中下)也可以让一个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一发冲天,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耐心,相信你的付出总有回报。

@臧小苦“不论如何,对得起自己”

高考成绩 数学18分逆袭104分 英语64分逆袭115分

//////////

我是今年的考生,我们班级是文科班,当时刚分文理班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是18分,英语成绩64分,满分皆为150分。

本人一直秉承着高一高二不用学习的想法,但是高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成绩依旧如此,数学35分,英语70分左右。这个时候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成绩是真的很弱,于是下定决心去补课刷习题。

其实补课只是把你高一高二不认真的学习生活花钱买回来,是为你的不认真而付出的代价,高三下半学期基本上每天都两点睡觉,六点起床,保持每天四个小时的睡眠……

最后高考成绩数学从18考到104分,英语从64考到115分

其实只是用自己的经历来举一个例子,数学和英语两科在离高考110天左右的时间一共提升了137分(语文和文综也有提升但是由于基数本身比较好所以不作为例子)

我很大言不惭的说我自己是属于有一点聪明但是不学习的学生,之前也是一直有着我能考好的所以不着急学习的心理。但是当你高一高二不认真学习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比其他人落下了很多的基础知识。当基础不踏实的时候,就无法在这之上建立更多的知识框架。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给自己一个很清楚的定位:我到底是一个对学习有没有天赋的人?

如果你对于学习有天赋,那么你可以尝试在90天内追上许多的课业知识,这对于有天赋的学生来说会很辛苦,但是并非完全不可能,只要时间分配合理甚至可以构建简单的知识框架。

如果你对于学习没有天赋,而且之前一直都处于无基础的状态之下,你同样也要继续努力,只是努力方向是基础知识,多做一些往年习题找找手感,巩固夯实基础,不求高分只求会的全对就是自己的最基础目标。

如果你只是没有天赋,但是曾经也学过,有过一定的知识储备,那就可以在巩固的同时间杂一些知识的深化。

其实本人只是想说,我见过高中完全没努力完全凭智商就看入高等学府的大神,也见过一直努力但是对于学习真的没有天赋黯然神伤的学子,也有过最后三个月突然觉醒的黑马,同样也有最后时间跌落神坛的大佬。

只要时间不到最后一刻,你就有战斗的必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确定你自己的目标,将会比在网页上询问大家我究竟有没有希望来的更脚踏实地,所以如果你是同样属于这个迷惑的学生,请在这一刻就去为了明天奋斗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请已经高三的同学们,坚定自己的目标,武装好自己的大脑,朝着未来努力奋斗;也请高一高二的同学们,摒弃等待“高三逆袭”的侥幸心理,因为未来,正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wOdWmwBUcHTFCnf6N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