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念转个弯之后,好似踏入另一重境界。当对高考的认识更全面、更理性、更透彻之后,才发现高考没那么讨厌。
如果你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人类都在被现实打击,觉得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想去在黑暗里找到光。但反过来想的话,如果自己被不停地打击,不停地被黑暗吞噬,那不正说明自己是光么?”
我在复读的期间,偶然看到这一段话,就好像突然有了一丝被理解的安慰,告诉着自己必须坚持下去。我贴在桌子上的小纸条写着:“如果厌恶现在所处的黑暗,那就倍加努力地变成想要成为的那束光”,那段为自己拼命奋斗的时光,想必是永久地熔刻在我的脑海里。
即便未来再如何辛苦,只要想起这段回忆,便如轻抿一口冰咖啡,苦涩却又提神,再如何困难也都能迎刃而上。
1
2018年的夏天,高考失利,我的世界黑暗无光。
七月的盛夏紧咬着六月的喧嚣,无视着夏天的好天气,我独自待在阴暗的房间里,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可如今落得不堪入目的成绩,我不甘的,却又被迫陷入千古的难题中。
选择二本考研或是复读再造一年?
我的朋友建议我二本考研。他们是和我共同奋斗的战友,高三的疲惫辛劳大家深有体验,那般地狱谁也不想回去。他们还善意地提醒我,大学学习新技能才是更重要的,再多学一年高中知识,出了社会也无法运用。
我的父母建议我复读再战。他们不是不知道我高三一年的疲惫,他们更明白的是我不服输的个性,他们也不希望我多年下来的努力,就因为一次考试灰飞烟灭。“高三打基础,高四985”,他们不知从哪听来这般戏谑的话,但着实深入我心。
后来我查找各方资料,知道现在许多工作都要看第一学历(即本科)的好坏,就算是考研也存在着一种隐性的鄙视链,只有你本科越好,未来所开放的捷径才会越多。
想起以前班主任曾经在我一次考试出现失误后,把我叫了出去。他平日是一位凶巴巴的老头,当晚我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自习课的时间,我和他站在教师外边,他突然攥紧拳头,往后一缩,做出要出拳的姿势。我害怕地愣了一下,他却笑着和我说:“有时候拳头缩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也许他上的课我再过几个月就忘记了,可这句话是唯独不能忘记的,忍一时风平浪静,直到现在我才懂得老师对我的期待。
未来的路还是自己走的,尊重自己的内心,我最后选择了复读,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2
加缪曾说过:“花两年来想通一件事其实不算浪费人生。要把之前的那些习惯改掉,先全心全力地汲取教训,然后再耐心学习。”
高三的时候我以为高中的知识只是它表面的运算,或者只是背诵几篇文章罢了。但高四的时候,我又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家会以高考来作为选拔人才的大关卡呢?就好如高中的化学放在大学也就不成立了,也好如生活不需要用到那么多知识......
但后面我想了想,高考其实就像是一场有着无数规则的游戏。我们常常在各种影视剧作品中,看主人公是如何破解一步步谜题,过关斩将,登上顶位。我们高中学的种种就是我们通关的规则,这些规则的背后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也是我们未来学习所需建立的思维。
最后我就想通了,从前看待高考好像攀登高山一样,每天死盯着大学录取分数线去看,自然感觉自己渺小无比,怎么攀登都没有成就感。每天看到的风景都是一样的,仰头久了,便也开始身累、心累,即使还有1天就要面临高考了,也对自己没有信心。
高四开始后,我便把高考当成了一场有无数规则的游戏。虽然自己还是不能忘记理想大学的分数线,但至少在一轮复习,我的侧重从总分转变,偏向于学习自己从前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补全基础。知识点在我眼中从死板的条文变成一条条细微的规则,平日的练习是在驯服知识点,考试的时候就是结合各式各样的知识点为你而战。久而久之,高考在我眼里反而变成一处乐事,得分也自然随着我的乐趣一同增长了。
听我说,虽然知识点这类规则很重要,但你学习的心态更是决定你高考高度的因素。当生活变得乏味无趣的时候,你要懂得如何找乐子,即使你不想把高考当作一场游戏,那你可以想想那些你爱的人,这个你生活的世界,总有一种方式会帮助你调节高考复习的紧张。
报着必死的决心复读,做到对这一年无怨无悔,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心态了。
我依然仰望着那座高山,只是我懂得在攀爬的时候仔细看看沿途的风景,不错漏任何一个能带来成功的细节,会舍弃掉本来不该走的路。
3
2018年的八月到2019年的六月,十一个月的时间涨幅接近100分,完完全全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原来努力后是真的有奇迹的。
有人说过:“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其实并不难。只是一部分人不敢踏出第一步,而一部分人不愿意坚持而已”。诚哉斯言。决定复读本身需要踏出第一步的勇气,而能否坚持才更是决定复读能否成功的因素。
怎样坚持且打好复读这一场艰难战役,除了之前所说的心态问题,还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注意学习方法!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在吐槽996制度,但其实从高中开始,我们做的就比996夸张许多了,对我来说7/11/6.5(即7点上课/11点下课/每周上6.5天的课)已成常态,高三高四两年下来我竟然习惯了这种忙碌又有目的性的生活,不仅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且只要自己一闲下来就感觉无所适从。
这般忙碌的生活,我们应该知道高考拼的不仅只有思维,还有体力。在压力重重的环境下,养成一个合适的生物钟极为重要。
每个地方的上放学时间不同,这无法制定统一的时间表。但是我必须说,千万不可因为学习而放弃掉自己宝贵的睡眠时间。
有的人心里焦虑,总害怕自己睡觉的这段期间别人在偷偷努力,心中产生愧疚感,便牺牲午休时间甚至熬夜学习。我的老师经常说的“假学习”,指的就是此类现象。你自己感动自己,可分数却不会给予你怜悯。
每日大脑摄入的知识量拥有一定限制,吃多了容易营养不良,睡眠就好比其中的健胃消食片,恰当的睡眠不止能使你知识吸收得更好,更为你下一顿吃更多东西提供条件。
运动对于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我见过的许多学霸,他们并不是时时刻刻坐在位置上苦学,反而有规律地挤出时间去操场上运动,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我则坚持每周有三天的锻炼时间,一年下来,连去健身房的钱都省了,身体还倍儿棒。
其次要注意学习策略!
高考复习一般分为三轮,其中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据我所知,高考基础知识的考察占比有60~70%,基本就是“得基础者得分数”,因此一轮复习同时也决定了你高考的上限。
一轮复习应当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结合课本搞清楚每一个规则背后的原理,并且这个阶段不应该有“押题”的倾向,即认为哪个知识点容易考就突击哪个知识点,这是对学习的不负责,所有的规则应当一视同仁,你也没法保证你的运气就那么好。
并且对复读生来说,一轮复习很大程度来说应当是补差优先。
物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包袱,高三以来我怎么都学不懂物理,直到高考前很大程度就放弃了这科。但复读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注重从物理的基础开始,一点一点刷题,总结自己不会的点,最后在一轮结束后的市一模考试里,物理仅靠补基础就破天荒得上了80分。
学会和老师交朋友也十分重要,我因为物理差便经常出入物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有时候虽然表现得挺不耐烦,但对我这样认真请教的态度,他却感觉异常的欣慰。比起其他的同学,我在他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平时没有听过的技巧,还蹭吃蹭喝排忧解难,为我苦闷生活增添了挺多乐趣。
至于二轮和三轮复习,它们很大程度是决定高考的下限。这个时候便开始题海战术,按照高考的题型来刷题。
按照需要,高考题起码要限时做上三遍以上。做多了你会发现,自己再怎么熟悉这套卷子,可从来都拿不了满分,这就是高考的难度所在。
要注意老套的题就不用千篇一律的去刷了,几年高考下来,发现每一套卷子都会很大程度上出现从前没有出现过的新题,多看看原创的题型也有利于扩展思维。
对于生物这科,此时便可仔细寻找之前课本里遗漏的不起眼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万一在高考就考了呢?
总结下来,坚持打好稳定的基础才是你高四应该追求的。
这一点看似很简单,甚至很多人不屑一顾,却不知有多少人葬送在基础这条道上。
4
希望我这复读一年的成功经历能为你提供到微弱的帮助。
我为勇敢拼搏的自己骄傲。
我也为勇敢踏出那一步的你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