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连续行驶几个小时,需要给汽车发动机散热吗?老司机这样说

2019-12-01     依然观车

有人跑高速每隔一段距离,就到服务区把车熄火,然后打开发动机舱盖散热。其实到服务区休息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休息的应该是人而不是车,机器是不知道疲倦的,不要用人的主观感受去揣摩机器,发动机并不需要特地为它“防暑降温”。相反,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反而有利于发动机减少磨损,这就是为什么出租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往往要比私家车长。


我们都知道发动机的作用就是把燃料能量转化成动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气缸内的平均温度可以达到1000-2500摄氏度,由于内燃机技术的限制这种发热现象无法避免,倘若这些热量散发不掉就会导致发动机出现零件膨胀、强度降低、润滑性能下降等不良现象。正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很多人就会担心车子连续开了几个小时后,发动机温度越来越高,以至于会损坏崩溃。其实大家担心的问题工程师早在发动机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因此这才有了发动机上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是给发动机散热的,冷却系统妙就妙在它可以让发动机的生热和散热速度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从而使它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既不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上升,也不会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减少而下降,这就是经典的“强制循环水冷系统”设计。大部分汽车都在使用水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依靠冷却液进行散热的,冷却液在发动机机内会不断循环进行散热。

所以一些朋友在跑高速的时候去服务区让汽车发动机休息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汽车的冷却系统都是很强大的,汽车完全可以长时间工作。


其实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散热效率是很好的,根本不需要定期停下来给发动机降温。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冷却系统的撞风量是很足的,这要比在市区内行驶散热效率好。并且在高速行驶时,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很高的,此时发动机的转速很低,负荷很高,其实这是发动机最喜欢的工作状态。

举个例子:当你突然想超车,或者想放飞自我和别人飙车一程,当你挂上S档大脚踩油门的同时,电脑就会立刻做出“发动机即将高负荷运转”的预判,于是就主动让冷却系统全效率打开,并且加大喷油量(混合气偏浓也有降低缸内温度的作用),为发动机提前创造一个安全的温度环境,以供它下一秒顺利暴走。这就是当今汽车冷却系统的主动预判能力。


这个时候发动机的热效率比较高,燃油经济性很好,这个时候发动机没有太多散热的需求。

而相反在走走停停的市区道路内行驶时,发动机处于低负荷高转速的工作状态,此时油耗比较高,对散热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但是在市区内行驶走走停停散热效率也不是很好。


所以在跑高速公路时,完全没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让汽车停下来散热。

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发动机内有两条循环路径,一条是大循环,另一条是小循环。

当发动机刚启动时,冷却液会进行小循环,这样是有利于发动机快速升温的。

当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冷却液会进行大循环,这样可以将发动机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内。


冷却液是需要定期更换的,一般的家用车需要每隔两年更换一次冷却液。

总而言之,开高速为了避免疲劳驾驶经常到服务区休息一下确实有必要,但如果是特地为了给发动机散热,那就真的多此一举了!还是那句话——有一种热,叫做“车主觉得发动机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UYcsm8BbDmBVZuPoZ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