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深圳市住建局一行10人到长沙市住建局考察交流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长沙作为全国楼市调控的急先锋,深圳前去交流学习,业内普遍预期深圳出手调控收紧楼市指日可待。
没想到,就在今天(7月15日),深圳一下出台8条措施,限购、限贷、税收、普宅标准调整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动作之迅速、调控之严格甚至超出预期,被称为“史上最严房价调控”!
深圳为楼市降温,开始直接“泼冷水”,此次新政具体如何解读?新政遏制炒房力度空前,对于深圳未来房价有何影响?释放了什么信号意义?购房人的春天要来了吗?本期幸福城市观察聚焦“深圳调控力度超预期”背后,解读楼市热点。
今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深圳楼市调控政策正式出台!
新政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入户满3年且社保满3年才有购房资格,非深户要5年社保;
2、夫妻离婚,购房资格倒追3年计算套数;
3、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购买普通住宅7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4、转让增值税从2年免变5年才免;
5、豪宅线加了个总价750万的限制;
6、新房抽签要优先无房、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
@大伟看楼市
首先,深圳是全国最近一轮楼市上涨的领头羊,出现调控政策升级已经有预期,而且深圳的楼市炒作氛围浓郁,出台政策将明显打击投资需求。
其次,政策内容集中在税费、购房资格、信贷政策等多方面,如果严格执行,对于深圳楼市的打击将非常大,深圳有望开始进入调整周期。
第三,本次政策将非普标准提高,750万以上的豪宅,将变成二套首付80%,接近当下全国政策最严格的北京,对于高端住宅市场的打击非常大。
第四,深圳过去的购房资格相对容易,落户难,大部分炒房客借助新深圳落户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本次政策升级要求必须3年社保,这也将有力的打击部分炒房客户。
第五,整体看,预计深圳未来半年,政策严格执行的话,投资比例将暴跌,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的下调,跌幅在5%以上。过去深圳领先北京、上海的楼市将告一段落。
第六,深圳人口流入趋势不改,土地供应少的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决,否则政策的长期效果有限。
目前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效果最好的一线城市代表北京,二线城市代表长沙,都是供应增加的叠加限制投资,取得了市场的长期稳定效果。
第七,全国开启一轮楼市调控升级,预计深圳的影响最大。
@樱桃大房子
预测一下这次调控对市场的影响:
先说第一点,入户满3年且社保满3年才有购房资格,非深户要5年社保。
深圳是投资客炒房的天堂,据中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投资客的占比达到了33.8%。因为深圳落户门槛真的太低了,大专就能落户。现在如果买房要落户3年再加3年社保的话,基本上外来投资客就被堵死了!
第二个,夫妻离婚,购房资格倒追3年计算套数。夫妻离婚,过去是离婚2年才能买房,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执行。
第三个,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购买普通住宅7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之前没有分的这么细,不管你是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只要你无房,即使有贷款记录,再买都是50%,二套都是70%。现在就分情况非普宅提高了10%。所以对改善型来说,相当于提高了10%的首付,降了杠杆。
第四个,转让增值税从2年变5年才免。这个对二手房成交杀伤力非常大,因为深圳60%-70%的成交量靠的是二手房。现在深圳的二手房一般都是满2年就卖,满5年的很少,所以增值税从2年变成5年,会增加一笔很大的费用。
如果要我预测一下深圳房价会跌多少,我预感这两年会有个10-20%吧。因为短期很多人都没有购房资格了,今年上涨过度也是一个原因。
真开心,购房者的春天要来了。
那些好的新房子大家可以不用等,继续买。二手房暂时就不用去买了,等着跌一跌吧。
中长期我还是非常看好深圳的,毕竟深圳就这么大点地方,供给量也不足,你要是有购房资格了,这两年有好的房子记得上车,感谢政府调控,这是难得的购房机会啊。
@子木聊房
深圳史上最严新政出台,当地中介朋友圈一片哀嚎:
首先这次深圳出台楼市调控新政,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深圳马上就要迎接40周年大庆,近期由于大庆利好,深圳板块个股走势亮眼,超20股涨停,逾百股飘红。
中国的炒房客的投机动机是出了名的,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入场机会。再加上的深圳一直以来都是落户即买房,甚至是一二线城市中门槛最低的,购房市场必然火热。
当下全国资金都没有很好的去处,深圳房价又是人们心中“只涨不跌”的神话,势必涌入大量热钱,继续推高房价,再不遏制,必然要出事。
前几天相传,深圳跑去长沙学习调控经验去了,更让人不解。论起房地产发展史,深圳可以说国内的大哥身份,招拍挂出让制度就是率先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的。现在反过来去学习长沙,莫名其妙。
坊间猜测,深圳可能想要更多的户籍人口,在城市发展层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深圳作为强一线城市,不存在学习不学习,只存在想不想调控。
无论如何,今天深圳出台新政,证明这头雄狮终于醒过来了,在40周年前夕,疯狂前夜,踩下了刹车片。
此次政策出台,对市场影响颇大。6、7月份上车的购房者虽然庆幸上了车,但也大概率踩在了高点。此阶段还未上车的购房者,大部分丧失购房资格。准备换房的业主,只能被迫降价寻找接盘侠。成交锐减,市场会迅速冷却,房价短期内会回落震荡,这是必然的趋势,可以参考2017年317之后的北京楼市走势。
我建议此阶段即使是有资格的购房者,也要进入观望周期,在下半年寻找深圳的底部。当然不用太担心,深圳房价向下震荡的幅度有限,毕竟大家对深圳的预期还是很高,马上还有40周年大庆会拉高预期。
值得细说的是,新政里有一条,“新房抽签要优先无房、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实施下来,对刚需非常友好。深圳这次终于有了大城形象,开始保护刚需了,知道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积累,更多的是这些为这个城市工作辛苦的基层刚需年轻人。此政策的出台,对于还未买房的刚需来说,也是长期利好。证明房价终于可以停下来等等年轻人了,不然辛苦赚来的钱都被房价涨幅吞噬了。
深圳这次出台新政,也会反向利好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市场。因为热钱进不去深圳,只能流入其他区域,首先是深圳的周边卫星城,还有隔壁的广州、佛山等。这些地方的购房者,要紧盯成交数据,如果成交连续2个月上涨,就要快速上车。
@南方楼市参考
目前,可以说热门的一二线城市,引来了密集调控。
7月2日,东莞房价迎来“限涨令”,同地区新房房价3个月涨幅不得超10%。
同日,杭州实行房屋限售、限制摇号,高层次人才家庭房屋网签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户籍所在地属于本市非限购范围内的购房家庭,同一时间段,只能参与一个项目的摇号。7月6日,宁波限购扩大,鄞州、江北、镇海、海曙部分区域划入限购圈,家庭住房情况核查范围也将从老三区扩大至市五区。
7月15日,深圳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力度很大,超出预期。
据新闻公开报道,高层部门近期还向楼市发出了3道“降温令”。
7月10日,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
早些年大家都很关注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例,曾经高达43%、44%,这些年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这个比例逐年下降,今年1-5月份占比已经降到25%。
一定程度上说明央行对于楼市的防备是一直存在的。
7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重磅讲话:
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7月14日,《经济参考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个别热点城市明显升温,交易异常火热,房价上涨较快,背离房住不炒定位,而且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理性预期的形成。
今年的政策风向要转了?其他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小心头上悬着的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