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幸福里资讯
作者:程杰
编辑:齐思蕾
据媒体报道,8月11日,自然资源部拟对部分集中供地试点城市发布新规,除了要求核查房企开发资质及资金审查外,明确单宗地价溢价率不得超过15%且达到地价或溢价率上限时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第一,参加宅地竞拍的企业需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
第二,建立有效的购地审查制度,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购地资金的来源审查。
第三,单宗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绝不允许通过提高起拍价格调整溢价率。
第四,在达到地价或溢价率上限的时候,不得以竞配建等方式增加实际地价,可通过一次性合理报价、摇号、竞更高更优品质建设方案等方式确定竞得人。
幸福里研究院统计,在此之前,已有青岛、天津、惠州、深圳四个城市及时叫停二轮土地供应。如今,土拍新政“实锤”落地,对市场的影响必然不小。
一周之内,四城陆续叫停土拍,供给侧全面收紧之势明显。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业内分析人士对幸福里表示,修改竞拍规则是多城叫停或者推迟集中供地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从全国首场集中土拍结果来看,一些城市如重庆、深圳等溢价率高企,市场预期过高,“地市”看涨情绪传导至楼市,严重背离政策措施平稳房地产市场的要求。
另外,此前住建部点名表扬采取集中供地的“北京模式”,并要求全国推行,现已有无锡、杭州等城市积极响应,在原有竞拍规则上,新增了“竞高品质”、限地价、摇号竞拍等规则,“劝退”部分竞拍主体的同时,地价过热现象也得到有效抑制。
幸福里分析认为,目前土地市场的调控基调主要是稳地价,对于此类土地供应计划的调整也围绕此展开,而在推广北京“竞高品质”的模式下,中止土地出让或者适当延长供地的时间为竞拍规则“打补丁”,也在为后续土地竞拍做更充分的准备。
那么,土拍规则“打补丁”后效果如何?
8月2日,无锡第二批集中土拍仅用4个小时便落下帷幕,与第一次的16宗地耗时3天相比,可谓速战速决。23宗地块成交22宗,1宗流拍,总成交金额达到262.25亿元。而其中5宗地块底价成交,8宗地块未触顶,9宗地块报价达到上限价而转入摇号程序。
从无锡土地市场来看,“补丁”政策对土地市场降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幸福里了解到,全国第二批集中拍地的“补丁”政策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提高保障金门槛、严控竞拍主体资格、设置现房销售规则、设置溢价率上限、调整竞配建和“竞品质”试点等,房地价组合调控愈发紧密。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有业内分析人士对幸福里表示,此前住建部明确提出,将对楼市调控不力城市坚决问责。各城市放慢脚步,纷纷自省,频频发布调控政策成为新常态。土地作为楼市调控重要一环,自然首当其冲。“未来还会有更多加入延期/叫停第二批集中供地的队列”,该分析人士称。
幸福里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加大,在土拍补丁不断出台、规则日趋收紧的情况下,中止或者延迟土拍进程以保证新措施的落地执行,或许会成为不少城市稳定土拍市场的选择,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城市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