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里快讯-政策)十城土拍延期或中止,多城土拍出台抽签摇号、控制溢价、禁止马甲等新政。
来源:幸福里资讯
作者:实习生 程杰
编辑:王小玉
8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称,终止挂牌第二批集中供应的住宅地块,合计31宗,并将于8月31日之前重新公告 。
而在前一天,苏州、济南两地已同时发布土拍延迟公告。短短两天三个城市宣布土拍延迟。
截至8月18日,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城市中,已经有10个城市发布延迟或者中止供地的公告。
之前土拍“刹车”的青岛,于8月18日再次发布挂牌出让公告,称将于9月8日-10日进行拍卖。从目前发布土拍延迟的城市来看,天津、上海、苏州、济南等都将第二批集中供地时间推迟到了9月份。
幸福里研究院认为,第二批集中供应土地的延期出让,预示着对应批次地块2021年入市难度较大。预计2021年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出现回落,有利于市场稳定。
近期,有媒体报道,自然资源部新规,也引发了各界关于各地土拍生变原因的猜测。新规中除了要求核查房企开发资质及资金审查,还明确绝不允许通过提高起拍价格调整溢价率,单宗地价溢价率不得超过15%,且达到地价或溢价率上限时,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而在近期部分城市出台的具体调整举措来看,在购房资格、资金来源审查以及溢价率上限上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幸福里分析认为,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拿地成本,而土地延期出让,则是为了留出时间更好地贯彻这一政策,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对地价和房价的调控作用。
“抽签”“摇号”拿地将成趋势?
此次土拍竞价规则发生了重大调整,控溢价、禁马甲、竞品质等新规落地,并辅之以严厉的惩罚措施,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引导房地产市场供应高品质住宅产品。
通过对近期各地出台的土拍新政的总结梳理,可以发现“摇号”“摇号”成为了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在双集中的土地供应模式下,经过一轮土拍的试水,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2 城住宅用地首批集中出让成交楼面均价9591元/平,较 2020 年成交楼面均价上涨38.3%。
随着7月底,住建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强调“房住不炒”,明确“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标,各地开始加快建立和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
幸福里分析认为,预计后续还会有其他城市出台抽签或者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的拍地模式。相比之前土拍“价高者得”的方式来看,土拍新政在限底价、控溢价的基础上,触发最高限价后采取抽签或者摇号的方式进行拿地,能更有效的降低热点地块过热的情况,传导到楼市层面,则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落实“房住不炒”的调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