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外戚为何斗不过阉人宦官?背后的权谋斗争,历史书可没写

2019-11-29     卧牛说历史

东汉是一段比较特殊的时代,它续接汉朝国祚,算是延续了西汉。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在某处跌倒,后人会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西汉灭亡,有各方面原因,外戚专权便是一个。令人讽刺的是,继承西汉的东汉,一半的时间权力都掌握在外戚手里。外戚上台,主要的原因便是东汉皇帝寿命不长,幼帝即位无法执政,太后临朝不得不倚仗娘家。

窦氏、邓氏、梁氏是东汉三大外戚,分掌一朝、两朝、甚至三朝权柄,最后没有一家落得好,窦宪死,邓骘死,梁冀死,区别是家族是否受到牵连。

他们三人的权柄也是逐步加强,窦宪是“小心翼翼”的掌权,毕竟他身为汉朝第一个掌权“外戚”,得靠自己摸索。窦宪权势低,欺负皇帝也就不狠,因此下场算是最轻的。

邓骘看到窦宪生前的荣耀与死后的凄惨,更是紧紧抓住手里的权柄,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就出现在邓骘掌权时代,这是邓氏为了继续“控制”皇帝,使出的手段。

到了大将军梁冀,更是胆大妄为,被汉质帝称为跋扈将军。梁氏一门,前后9人封侯,为了掌控皇帝,三位梁氏女成为皇后。梁冀的权力有多大,从他敢毒杀汉质帝一事就能看出来。当然下场也是三人中最惨的。

如此嚣张跋扈的大将军,却是被几个阉人宦官“轻易除去”,这里面又有何内幕?


质帝被毒死后,汉桓帝即位。桓帝想要摆脱傀儡皇帝的命运,他问身边的常侍单超等人:“如何才能除掉梁冀?”

除掉梁冀,对宦官单超等人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他回答道:“图之不难,但恐陛下复中狐疑。”图谋梁冀这事很简单,关键在于陛下您别犹豫。

众人商量完,“帝啮超臂出血为盟,于是超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梁冀就这么轻易被灭了,过程简单得令人发指,背后却是皇帝本身意志的体现与阉人宦官高超的手段。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诛灭梁冀的具体过程。

​汉桓帝与单超五人商议完毕后,单超先是收押了中黄门张恽。张恽也是阉人宦官,不过他却是梁冀安插在皇宫的眼线,毕竟梁冀再跋扈,也不可能睡到皇宫离,他在皇宫得有监视皇帝的人。单超拿下张恽是为了打梁冀一个措手不及。


拔除梁冀的眼线后,汉桓帝用单超等宦官,联系诸位尚书,即东汉政权的掌权人。这些人与梁冀既有利益又有冲突,梁冀没了,他们也会进一步扩充权柄,因此一部分人会站到皇帝一方。


这些尚书们率兵守住“省阁”,具瑗(宦官)率领厩驺、虎贲、羽林、都候敛戟士,一千多人,联合司隶校尉张彪,围攻梁冀府邸。最后梁冀自杀(梁冀有翻盘势力,不死也得死),其余梁氏子弟皆被拿下送往诏狱。


《后汉书·梁冀传》

使尚书令尹勋持节勒丞郎以下皆操兵守省阁,敛诸符节送省中。使黄门令具瑗将左右厩驺、虎贲、羽林、都候敛戟士,合千余人,与司隶校尉张彪共围冀第。

这就是汉桓帝利用宦官诛杀梁冀的过程,说简单指的是过程简单,背后的复杂程度,是史书体现不到的,我们得从细节中一一分析。

具瑗将所率领的厩驺、虎贲、羽林、都候敛戟士都是禁军,禁军不仅执掌皇宫宿卫,还管着洛阳皇城。禁军将领众多,虽说一部分会忌惮梁冀的权势,但大多仍“忠于”皇帝,或者说是成年的皇帝。

决定动手前,单超提到“图之不难,但恐陛下复中狐疑”,他的意思是让皇帝表现出皇帝的气势,以此来坚定禁军“锄奸”的心。若桓帝表现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试问禁军将领敢跟着懦弱的皇帝“造反”吗?


这时候东汉的局势还没有末年那样糜烂,皇帝多少还是有点威势,前提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宦官就是皇帝的传声筒。

当然皇帝毕竟是样子货,梁冀却是实打实的权臣,这也是单超等人先拿下张恽的原因,切断梁冀与皇宫禁卫的联系。假如梁冀的命令和桓帝的命令同时到达,禁卫听谁的还真两说。


皇帝利用宦官,与朝臣和禁军取得联系后,首先占据的“省阁”是东汉发布“政令”的地方,只有从这里发出的“命令”,才被他人官员认可。


军队认“虎符”,朝中则认“玺印”,否则岂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发布命令?接受命令的人又如何判断命令的真假?因此不是见到权威的人或盖有专门玺印的政令,大臣或将军是不会随便听从命令的。

单超等宦官联系尚书们、禁军,这些人不是听从阉人宦官,而是他们身后代表的汉桓帝,这就是权威的人。汉朝宦官可没有唐朝时期的权柄,因为唐朝的禁卫掌握在宦官手里,汉朝则是认皇帝的。


皇帝使者的身份虽然使得宦官占据先机,让他们相信命令来自汉桓帝,但如何说动对方,全凭单超等人的本事。准确判断出哪些人“忠于”梁冀,哪些人可以被说动,亦是全靠这些阉人宦官,汉桓帝可不知道哪些人能用的。


阉人宦官若真如后世某些史书写的那样不堪,如何织出一张灭掉梁冀的大网?人际关系,历来是难中之难,政变不成功的下场只有一个——死,区别在于死自己,还是一家。这些人可不会靠着“忠心”不顾风险帮助皇帝。

单超等人能成功,除了阉人宦官本身的才智外,有一个前提——皇帝必须成年,有自己的意志。幼年皇帝,宦官是指挥不动禁军的,因为禁军将领知道,皇帝没有单独意志,皇权无主。这也是单超为何说皇帝不犹豫,就容易除去梁冀——众人还畏惧皇权罢了。等到乱世,皇权被肆意践踏后,皇帝也就成了傀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x2tt24BMH2_cNUgPd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