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地狱”,大学是“天堂”?

2019-07-25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随着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大多数高考毕业生开启了他们最长最嗨的一个暑假。旅游、聚会、睡到自然醒,游戏到通宵……这是用12年卧薪尝胆、苦心孤诣学习换来的假期,放松的不仅是他们,还有跟着他们一起紧绷了12年脑神经的家长。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之后,适当放松身心当然未尝不可。但是,一些过来人特别提醒,希望家长和孩子听一听。

放松一个假期,上大学还要努力

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奖励自己好好放松一下并不为过。从6月9日高考结束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了,很多高中毕业生的妈妈说,孩子几乎没干什么“正经事”。早上睡到自然醒,其实快中午了。起床要么出去和同学聚会,要么宅在家里看手机、玩游戏。一个妈妈抱怨说,我闺女已经宅在家一个多星期了,就干一件事,东倒西歪、傻乐着看电视剧,一天能看一部剧,好像要把所有落下的电视剧都补上。之前说好的减肥,说好的学英语,说好的看名著,都忘了。

就这样,四十天的假期过去了,高考休息时间差还没倒过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家长会在这个假期安排一次旅游。其余的时间,都交给孩子支配。但大撒把的家长们很快发现,后果很严重。你不给他安排事儿,他真的是啥“正经事儿”都不干啊。一位妈妈说,高考后,儿子好像彻底跟书本告别了,一眼都不看。无奈之下,我跟他明侃,你是不是得学点啥,了解了解你即将学的专业,看看相关书籍,哪怕考个驾照,学个乐器,练练字,总得让自己在这个假期长点儿本领啊。最不济,是不是得坚持学学英语,大学还得参加过级考试呢!可儿子说,我天天学呢,英文电影,英文电视剧,还有英文歌,都是英文的!我差点儿被气个倒仰。我对他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涯有点儿担心,新一轮焦虑又开始了。

一位“强迫”孩子报考了雅思考试的家长对记者说,其实,多数家长都有想让孩子保持学习,别把时间都荒废了的想法。但是,孩子大了,真是不听你的了。我们想组一个10人雅思班,可是联系了好多家长,大人都很感兴趣,孩子们都很干脆地拒绝了。到开班前,也没凑上10个人。孩子们是真没有危机意识,觉得高考结束,被大学录取了,就高枕无忧了。可我同事家上了大学的孩子回来都说,大学远远要比高三累得多,稍稍放松就有挂科的可能。要是你还有将来出国的打算,那么,你大学每科成绩要是低于80分,申请好一点儿学校的机会为零。我身边好几个同事、朋友的孩子都是大一使劲儿放松,使劲儿玩,结果真的想好好学习准备出国时才发现,大一的成绩成了他们出国的绊脚石。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说,我觉得家长要特别当心这时孩子的心态,是觉得任务完成,从此“解放”了,还是把高考结束当做人生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每年学生刚进入高中时,都有不少家长这样鼓励孩子:加把劲儿,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把这三年熬过去就是光明一片。说实话,高中生活的确很辛苦,家长们这句话却欠妥当。因为这容易给孩子造成高考即是人生终极目标的错误引导。如果以为熬完高中,人生就解放了,这非常容易造成孩子在高校里蹉跎学业,挥霍青春。我常常拿爬山来打比方。一种人把爬上山顶当做目标,爬到山顶就躺倒在地了;另一种人则将爬上山顶看做是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好的视野。同样地,有些人考上大学就觉得大事完毕,从此人生可以放松休息了。另一些人则将大学作为更宽阔的平台,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可以借助到更多优质的资源,从而更快、更好地成长。这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在大学里的表现就会有天壤之别。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在内,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沉湎网络、成绩很差等原因被退学。是这些孩子不优秀吗?绝对不是。是他们在高考结束的那刹那,就早早失去了人生的航向和目标。

挂科、退学,大学等着你的“关键词”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湖北省考生常书杰成为焦点。他以712分的高考成绩夺得全省第一名,可是他身上的故事却更令人惊讶!早在2015年高考中,他就以690分的高分夺得钟祥市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遗憾的是,进入北大后,他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北大劝退。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考霸张非曾先后四次考上了复旦、北大和清华等国内顶尖名校,期间虽然有自己主动退学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因为他进入大学后沉迷于游戏而被迫退学。常书杰无疑是幸运的,他因玩游戏被北大开除,好在迷途知返,没有放弃,重新加入高考大军,以4年时间为代价,换来了人生重新来过的机会。而你与学霸的差距,就是人家复读一年可以再次成为状元,而你可能就要抱憾终身了。

就在今年,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被退学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两份通知公告,拟对两名博士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深圳大学退学132人;?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广州大学决定对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进了大学就可以轻松的论调,真的已经成为老黄历了。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听到的是,某某家长很上火,孩子一学期挂了5科,补考不过就可能面临被劝退。某某家的孩子,原来特别听话,学习特别好,高考进京后,所有人都认为他前途一片光明,只有他的父母知道,他上大学后沉迷游戏,完全不能自控,已在被退学的边缘。无奈之下,父母在校外租了房子,轮流陪他,甚至为了让他能跟上学校课程,还得请老师补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补课之风,已经从中学蔓延到了大学,陪读,补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这条中学时期的老路。孩子在上海一所大学就读大三的一位母亲对记者说,我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他的学习我就没撒过手,他这一路取得的成绩,真的是我看出来的。在他上高二那年,我很偶然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心理讲座,当时是一位大学心理老师给我们做的讲座,讲了很多大学生的现状。对照我儿子,我心里的恐惧倍增,因为我儿子就是这样,只要稍稍放松一点没人管,他就能出溜出去好几百名。都说对于孩子只要扶上马送一程,我心里清楚,缺少自律的儿子要是真的让他独立自主,肯定会危机四伏。所以,儿子上大学后,我也在上海租了房,平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轮流到上海,每学期考前一个月,我都会去上海陪儿子。在他们大学,我看见太多离开家长可劲儿撒欢的孩子了,我常常想,要不是像我这样置身其中,很多父母做梦都想象不到,他们的孩子在大学校园里在怎样虚度时光。

很多人总以为高中是“地狱”,大学是“天堂”。可结果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混日子”,反而被大学给“混”了。殊不知,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失去的,就算你痛哭流涕都不能换回来了。

2017年一份高校退学率排行榜里,中国有两所大学退学率超过了10%,排名前十的基本是国内顶尖的985高校,清华和北大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九。从中国高校退学率上,让我们认清了两个现实。第一,这些重点高校之所以名列前茅,能够在中国的众多大学中脱颖而出,跟学校的严格管理离不开关系。第二,这个数据也是在提醒大学生们,考上大学绝不代表万事大吉了,相反,一切才刚刚开始。在高考中取得胜利,输在了大学的人不在少数。

大学生被退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业未能完成,按理来说大学的课程对于这些高考赢家而言没有什么难度,一些大学生其实在高中是被父母老师压抑得太厉害,上了大学之后无拘无管,反弹过于强烈,一发不可收拾。挂科太多补考没有通过,失去学分过多当然也就被退学了。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大学新生退学率比较高,其中大多数是因为不适应大学环境。很多学生高考失利,在上大学和复读之间犹豫;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一位大学老师说,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在长期高压下被动学习,当经历完高考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完全靠独立自主的学习的确会产生很多新问题。类似常书杰这种高智商的学生,在沉迷游戏之后照样不行,其他学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么重要。

大学,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期

几年前,本报记者采写过一篇关于哈佛大学凌晨学习的报道,对中外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比较。在美国,像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便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见到最多的画面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一个北大女孩说,我在哈佛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因为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就根本完成不了作业。哈佛学生的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被淘汰的这20%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的生活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量。到了大学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这四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四年,最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四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就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这个望梅止渴的论调真的坑了太多孩子。

一位高校教师对记者说,多数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似乎高考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学习的能量。还有很多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完全大撒把,依旧是父母替他选择的。所以,上了大学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根本没有构成完整的概念体系。每学期考试前,利用各种关系希望老师高抬贵手,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努力之外的旁门左道上。但这些方式终究是行不通的。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还没有学会真正为自己负责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变得懈怠、倦怠、迷茫。大学对于我们的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课,应该在这个假期给孩子补上!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大学这两个字:大学,就是大量学习的地方。所以,即使在大学里,也不要轻易去嘲笑那些在大学里不懂享受和放松,只知道埋头苦读的同学;他们也许不解风情,不懂浪漫,不会打游戏,甚至连扑克牌也不会玩;但是在大学四年以后,当你在四处奔波、焦头烂额地找工作时,大学里刻苦学习的同学或舍友,很可能早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始终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此外的学习能力、情商性格,还有人际沟通方面,也都是我们作为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提升的重要方面。 本报记者 周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v3MK2wBmyVoG_1Zrx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