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披露无良男子偷窥的可怕“绝招”

2019-12-14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央视《新闻直播间》近日报道,浙江省余姚市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针孔摄像头偷拍女性的案件。不过这回针孔摄像头安装的位置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犯罪嫌疑人将它藏在了鞋背里!

报道称,犯罪嫌疑人所穿的特质运动鞋的鞋背上有一个针孔摄像头专用的小孔,而他只需将脚伸到女性裙底即可进行拍摄。摄像头还可以通过蓝牙将视频传输到手机上。这双被藏有针孔摄像头的黑色运动鞋,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和普通运动鞋的差别。

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经常会去商场、车站等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用藏在鞋内的针孔摄像头,偷拍女性的裙底。由于针孔摄像头藏得十分隐秘,这些被偷拍的女性丝毫没有察觉。在2个月的时间里,这名男子先后拍摄了90多部此类的不雅视频。

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这双所谓的运动鞋是他在网上找到卖家后,通过手机加好友的方式进行交易的。“我就是在对方朋友圈刷下来,看到他们那边有鞋子,然后我说你这个鞋子也能装摄像头啊,他说能,我说怎么样的,然后他就发了一个视频给我,说是这样的,然后我就问他价格,大概多少钱一双,他说800元一双。对方还说,需求量比较大,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货。”

除了这双运动鞋,犯罪嫌疑人张某还交代,一些家中常用的装备、生活用品竟然也可变身为偷窥工具。“衣架、眼镜、手表、沐浴露、洗发水,甚至除臭剂,还有的摄像头是装在插座上的。”

办案民警专门介绍了从张某家里搜出来的打火机,远看就是一个普通的打火机,但是里面却暗藏玄机,尾部小小的孔就是用于拍摄的针孔。目前,办案民警已经对销售带有针孔摄像头的商家进行了传唤。

在公共场所偷拍花样翻新,防不胜防。如女大学生修电脑被装偷拍软件,全寝室女生更衣隐私遭“直播”;浙江某大学惊现偷窥狂魔,拍下700张女生隐私部位照片;荆门一男子网吧内偷拍女性如厕,被行政拘留10日;女子卧室发现摄像头,洗澡上厕所遭合租已婚男偷拍……这种偷拍已不仅仅是某些心理障碍者的怪癖,而逐渐演变成为违法团伙的“聚宝盆”,甚至形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利益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偷拍女性裙底的不止有装有针孔偷拍设备的运动鞋,还有的偷拍设备伪装在拐杖里。此前,媒体曾曝光一种偷拍神器,不法分子常用一种拐杖,拐杖底部装有可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开关和方向控制的按钮设置在手柄上。这样的东西在偷拍者手里出现,几乎完全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不法分子借故走到女性身边搭讪,拐杖一伸,就完成了偷拍。

此外,生活中最为常见、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如眼镜、钢笔、打火机、钥匙环、内存卡等,都能摇身一变成为偷拍设备。还有一些不方便携带的定点偷拍设备,多以静物为主,比如挂钟、插坐,甚至是瓶装的洗发水。更有甚者,偷拍仪器还可以在生产厂家进行“私人定制”,根据客户的需求,厂商可以想办法设计生产,而相关规格的丰富程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本报记者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搜索“微型摄像头”“定制”等字样,出现许多关于“偷拍神器”的链接和店铺。记者随机点进一家名为“微型摄像头DIY改装”的店铺,向客服提出想定制高清隐秘的摄像头。客服非常热情地让记者加微信细聊。添加了店家的微信号后,客服发来他们的产品样图,并告诉记者,图上的样式都可以定制,如果看不上图上的样式,还可以自己发图样给商家定做。

点开客服发来的样图,里面各种各样的“偷拍神器”,大到挂钟、花瓶,小到插线板、打火机、钢笔,甚至是拐杖、数据线、帽子、车钥匙等日常生活用品,统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偷拍神器”。客服介绍说,摄像头拍出来的效果保证高清,自带32G存储卡,客户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查看拍回来的画面。

记者提出要定制一个水杯摄像头,客服表示没问题,只要把想改装的水杯寄给他们,收到水杯后一天内可以制作完毕,保证当天发货,两三天收到成品。记者询问价格,客服说,“750元一个,不还价,保证好用,不好用包修包退”。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可以在一些网站上找到出售偷拍设备的广告,还可以在一些交易平台上看到宣传广告和销售店家。有平台就直接声称可以出售偷拍工具和出售淫秽视频,他们的“ID”有的直接叫“售针孔摄像”“色盘专卖”,有的“ID”名字正常,但是在个人介绍中写明“卖片、卖设备”。

在个人隐私保护力度日益加强的当下,偷拍事件缘何频频出现?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严禁非法制售使用偷拍器材,如刑法第283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杨海强说,女生如果怀疑被偷拍,除了大声呵斥、逃避,可立即报警求助。偷拍是一种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隐蔽性很高的偷拍设备,确实应该在销售源头上进行严查。像这样的偷拍机,无论生产销售还是使用,都涉嫌违法。 本报记者 毕嘉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4z8BG8BMH2_cNUg2h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