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该瞎折腾,只有从事公务员、教师、医护工作才算正经职业?

2019-06-06   为好优姐姐

做职业辅导的时候,经常有同学跟我吐槽父母强烈反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特别是女生。看到下面这个问题后,心想:果然有多少女孩为此焦虑,就有多少父母为女儿选择公务员还是公司感到困扰呀。

而且,父母对子女的工作之看重,不亚于其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而且影响力度也同样不容忽视!其中,点赞最多的回答是这样的——

在这个高赞回答下面的评论,主要是这个风格的:

您太对了,我就后悔死了,当时怎么就不强硬一点呢,现在只能看着孩子吃苦。

您家的孩子真听话……

您家孩子优秀,我家的考了两年还没考上……

作为一个已经研究生毕业的成年人,在工作选择问题上父母当然可以建议,但强行干涉就属于越界了,怎么又扯出“女孩进体制比公司好”这个结论呢

就这个问题,我咨询了身边的朋友们,然后发现:在很多父母眼里,女生不管其学校、专业、学习成绩,都应该做3种职业——医护、教师和公务员,当然在有的父母眼里,除了编制内的其他都不叫工作。

我当然觉得医护、教师和公务员是非常好的工作,但是建议女生从事这三种职业且理由是“女生能力不行和不需要拼搏”,我是完全不认同的——这不仅是对女生职业能力的矮化,也是对公务员事业编工作的低估!

谁都不想被低估进而被安排呀!所以,关于要不要考编制,成了长盛不衰的热点,也成为我们具体辅导中的重要选择话题。

一位非常厉害的、化学专业的姑娘,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大学期间就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折腾化妆品,做美妆微商,有收入有渠道,日子过的风风火火。

可是,父母却完全看不上她的专业能力以及营销能力,死活让她参加公务员考试。从大三开始,每次和父母打电话,父母就念叨:你看XX考上公务员了,现在对象也定了,多稳定呀。你就是心太野了,折腾那些对你将来有什么好处。女孩子还是踏踏实实的好,你不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当老师也行呀。

渐渐地,她都不愿意再跟爸妈打电话了,每次接通也都匆匆说两句就赶紧挂了,并且非常决绝地说:这辈子都不会考公务员!

我在一次学校职业课程分享上认识了这位姑娘,当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坚决的不考公务员的时候,她仔细想想说: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考公务员,就是感觉我这么多年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好不容易毕业了应该大干一场,不应该直接进入养老模式。更不想听父母的安排,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追求?!

不要以为我会认可以上任何一方的观点,我认为:无论是,有人觉得,不管专业、能力和爱好,只要是女生就都建议选公务员、医生和教师;还是有人觉得不管这些编制内工作是干什么的,我先直接拒绝它,这都是不科学的。放下偏见与对抗,职业规划,就是一件特别具体的、关于个人的事情。

第一,职业选择的重点不是男生应该做什么、女生应该做什么,而是个人合适做什么。

没有人能够适合所有的职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更适合的领域。这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人生经历、能力和技能的积累、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

可是,为什么会有男生应该做什么、女生应该做什么的常见说法呢?这是长期以来的社会性别模式带来的:

一方面,源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男生的气质是勇敢拼搏,并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女生的气质是从属温柔,并承担持家守业的责任。然后,基于这种刻板印象就断定女生适合什么、男生适合什么。很显然,这个判断抹杀了个体差异,更漠视了个人意愿。

一方面,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权限边界不清楚。很多时候父母会觉得女子是自己的延伸、附属,自己有权利决定女子的个体选择,包括婚恋对象选择、城市选择、职业选择等等,本质上是对个体的不尊重,对能力的不信任。

第二,公务员或事业编从事的工作都属于社会分工的一个环节,当然有其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意义(定义来自360百科):

公务员,全称是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

事业编,全称是事业编制,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岗位或者工勤等岗位,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

这当然是一份正经工作。所以,如果有同学跟我聊“我正在准备考公务员或者教师资格证”,我都会支持,并且为其加油。

而且,这可一点都不是敷衍,我相信很多人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比如,我认识一个公务员就非常让我佩服——

他的梦想是为社会性别平等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他曾经用几个月的时间调研南方的女德班,写出报告提交给相关领导,并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和认同;他积极参加有关女性成长的各个项目,并且为政策的制定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

从他的例子,也确实让我感受到,作为公务员和事业编的人,与其他工作相比,确实需要一份更大的情怀和担当。

如果你对某一领域有热情,而从事公务员或者事业编里的岗位更容易帮助你实现理想,为什么不选择呢?

第三,公务员或事业编工作就没压力、很轻松、特稳定?

很多父母期望女生从事公务员或事业编,主要是觉得这份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而且还没压力、很轻松,还特别稳定,所以很适合女孩

如果,抱着这个“愿景”进入公务员或事业编系统,恐怕会深深地失望啦。也许在以前,这种现象确实有,但近年来可未必啦。至少,我认识的一线城市的公务员、事业编并没有想象的轻松,周六日加班、晚上加班也是家常便饭。

比如,最推荐女生做的教育行业,跟我打交道最多的是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晚上十点跟我发信息、联系工作安排都是常事,我见到他们的工作状态,跟公司的工作状态可是不相上下的呢。

而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强大就更大了,我自己的外甥女就是护士,跟领导请个假必须提前一周打招呼,根本排不过来班,而且由于是轮班的,几乎没有什么周末。

所以,体制内岗位就是“360行”中的一行。和其他领域一样,这里有光环也有背后的艰辛。如果抱着“妾本丝萝,愿托乔木”的心态寻找体制内岗位,作为托付,认为可以免我忧、免我扰,就难免会失望啦。

而且,考虑一下竞争比例吧!抱着这样的心情去备考,恐怕考试和面试也过不去哦。

最后,职业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断探索,这里还有几个TIPS送给你:

1、好消息:职业选择并不是“一选定终身”:我辅导很多入职公务员2-5年出来进入公司求职的,我也辅导过在深圳打拼了两年回老家考公务员的,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随着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你会越来越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2、不太好的消息:强者才有选择的权利。非常现实的是,我也见过很多既想进大公司又想考公务员,结果哪里都进不了,晃晃荡荡随便找了一个工作,然后一肚子不甘和无奈的同学。“每一步都算数”的前提是,每一步你真的有收获。或许,你的选择决定了起跑线,但终点线不完全是起跑线能够决定的。

3、关于沟通: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亲密关系之一,处理不好确实是一件非常消耗的事。所以,有不同观点很正常,你可以坚持自己但不建议当敌人一样对抗。在沟通中成长,比在对抗中远离好100倍。并且,这份沟通,还要抱着天长日久的打算哦。

文章的结尾,我重点再强调一遍我的观点:以女生能力不行、不应该跟男生一样为职业打拼,而建议女生从事公务员、教师、医护工作,不仅是对女生职业能力的矮化,也是对公务员事业编工作的低估!

对此,我愿意一直说、一直说,有机会就说。而且,当你遇到这类困惑时,欢迎随时找我吐槽、找我咨询,我愿意跟你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