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了,迟疑了两天,还是决定聊一下本月新片。
为什么迟疑?我想大家也有这个同感:看账面,九月的院线,着实淡出鸟啊。
不过,在国庆档的献礼轰炸到来之前,我们总得试着淘淘宝。
于是淘着淘着,我找到了那个主题:
九月的电影院,是属于女性的。
理由?听我慢慢聊。
哦对了,先说两个题外话:
1、国庆档咱们后面单聊,所以9月30号的《攀登者》、《中国机长》今天就不提了;
2、这月上映的印度神片《宝莱坞机器人2.0》就略过了,不是它不好,而是片长狂删了40分钟。
压压惊,聊正事儿。
三位女导演
九月我个人最期待的三部新片,恰巧都来自女导演之手,且都是自编自导的全能。
薛晓路的《吹哨人》(9月12日)。
说真的,我没想到拍《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路,新片会选择拍这样一部贴着动作悬疑的犯罪电影。
首先她为我们科普了一个概念:吹哨人。
指的是所在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揭露的人。
有阴谋、有奇观、有情感,当然,还有汤唯和雷佳音。
电影我还没看,但必须承认:
这是国内女导演带着勇气的一次突破。
一个担忧是:几个月来,影片的宣传动作寥寥,不免让人猜测,这背后是否还有别的隐情。
希望别出岔子。
和薛晓路打擂台的,是秦海璐的《拂乡心》(9月12日)。
如果你还记得8年前那部《到阜阳六百里》,秦海璐的身份是编剧+主演。
这次的“归乡三部曲”之二,她蜕变升级为导演+编剧。
故事的主题是“思乡”,就像是个命题作文。秦海璐将格局提升到了跨越七十年风雨的台海问题,聚焦那些漂泊异乡,风烛残年终被历史遗忘的老兵与歌女。
我能想到,影片的导演技法或许会稚嫩,但落叶归根的内在情感一定是真诚、质朴的。
我期待看到导演秦海璐,拍出属于女性那面的细腻绵长。
以及,主演常枫老爷子,今年96岁了。
只能说,请到他再出山,这是秦海璐的幸运,也是我们观众的幸运。
麦曦茵的《花椒之味》(9月6日)。
她是《志明与春娇》的编剧,最著名的导演作品,是阿娇和陈伟霆少有的拿得出手的电影《前度》。
与上面两部不同的是,《花椒之味》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女性故事。
同父异母的三姐妹,因为父亲的葬礼而首次碰面。从相识到相知,她们一起舔舐来自破碎家庭的创口,一起面对来自过去、直至未来的生活惶惑。
三个个性迥异的女生,从路人走到姐妹,相比如何与父辈和解,我更在意的,还是能否看到真正细腻的女性情感刻画。
但或许,会打动我们的,还是父女、母女、婆孙之间的那些爱与恨吧。
人世间的恨就像花椒,你嚼在嘴里,暂时止了牙痛,却也麻痹了爱的能力。
再多说一句啊,虽然没看片,但我也想不负责地预测一波:郑秀文明年的金像奖影后,锁了。
三个女性视角
九月的女性视角,无处不在。
通俗点,我们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维度展开。
亲情,你或许想不到,我想聊的是《小Q》(9月20日)。
小Q是只导盲犬,它的故事和催泪,我们之前办过观影团,也写过文章(戳这里看)。
狗狗对我们人类,就是亲人了吧。
那份不离不弃的羁绊,真是人类修了千年的福份。
况且对女生来说,如果想单纯好好哭一场排排毒,《小Q》也是再适合不过了。
亲情的另一部,你也一定想不到:《徒手攀岩》(9月6日)。
我们之前同样写文章做过推荐(戳这里看),这次我想换个角度。
一个随时可能在攀岩中死去的男人,他的母亲和女友怎么看?
我看到的,是充分的理解。
女朋友足够冷静,“你仔细想想,离开我,你的生活会更好吗?”
母亲当然担心,但也选择支持,“我觉得在徒手攀岩时,他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你怎么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这些东西呢?”
这样的通透与豁达,或许值得你我思索。
友情,从《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9月13日)说起。
97年至今,一年一部的剧场版柯南,已经陪伴我们走过22年。
说真的,近几年的剧场版早已变了味,柯南成了打不死的超级英雄,剧场版成了满是爆破和动作戏的大片。
但当我看到这部里的新兰告白、柯基相爱相杀,甚至还有难得的京园CP露脸。
22年的友情,我选择延续。
国漫也不缺友情的陪伴,比如《罗小黑战记》(9月7日)。
它的铁粉不多,但足够死忠。毕竟剧集8年来,只更新了28集。
这么看,死忠一定是有原因的。
作为路人,我当然也会一眼就爱上萌萌的罗小黑。萌,应该是它魔力的基础。
故事上,和高畑勋94年那部《百变狸猫》神似,关于人与妖的共存。
好在,罗小黑没有停在软萌上裹足不前,也没有犯国产动画普遍的“概念不错,执行糟糕”的通病。
有虚也有实,是它的优点,也是它延续国漫崛起的潜力。
国漫需要哪吒这样的反向颠覆,也需要罗小黑这样的正向动人。
最后是爱情,挑两部爱情电影聊聊。
如今能在影院看部及格分以上的爱情片,难度不亚于国漫崛起。
先说《逗爱熊仁镇》(9月7日)。
一段地下办公室恋情,因为一起ATM机故障而将恋爱中的矛盾提到了台面上:
既然地下恋情不是长久之计,那么谁愿意为了对方做出牺牲?
电影中有个有趣的前提,女生是男生的上司。
这设定或许是让为了让这个“谁先解决问题谁辞职”的竞争更有看点,但也不免让我去想:
现实中的恋爱男女,如果遇到类似的选择难题,又该如何解决?
毕竟,如今早已不是“女性就该为男人牺牲”的年代了。
另一部来自泰国,《友情以上》(9月20日)。
故事关于一个爱了十年而不得的备胎,如何最终抱得美人归,这里探讨的两性话题,我想有两个:
一是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纯友谊;
二是从朋友到恋人,到底如何该跨出那一步。
其实这问题,我就能给出答案:
做朋友不是做舔狗,所以想表白,就趁早。
一大堆女性福利
九月的院线,女性“福利”也不少。
先是“大叔控”要开心了,这个月的银幕,魅力大叔们简直是排着队前来。
中国大叔,有《最长一枪》(9月6日)。
民国时期的一段杀手传奇,这新片我想,看的就是一个范儿。
看看演员:王志文、李立群、许亚军、高捷、余铠磊,任意两两搭配的对手戏,都是精华。
故事上,走的是多人物多线索,所以张力或许不仅仅来自于表演的火花。
片子还没看,但我还是想表达一个态度:
我们不光要多给中年女演员机会,同样的,这些中年男演员也需要多多出来露脸才是。
另一位你可能最近有点见烦了,《催眠·裁决》(9月12日)的张家辉。
这次他的身份有点特别:催眠师。因为女儿被绑架,而被要挟用催眠术控制陪审团,操控判决结果。
噱头够足吧。
倒是真的希望这个新鲜的身份,能给近一个月内第三次出现在大银幕的张家辉加点新看点。
再来看日本大叔。按数量来算,先说《检查方的罪人》(9月7日)。
木村拓哉,二宫和也、松重丰。
不同风格,不同年龄的三位日系大叔(对不起二宫和也,但是你确实也快四十了),在影片里也分别饰演正义小年轻、精英检察官和黑市狠掮客。
电影我已经看过,应该说演员之外,影片的诉求是很多,说好听点是主题丰富,难听点就是含糊敷衍。
从战后创伤到右翼思潮,从公报私仇到黑白难辨,最终的落点也很大,探讨的是“何为正义”这样深邃的哲学命题。
目前豆瓣评分7.0,我在想这其中,到底有多少高分是纯打给三位大叔的。
日本另一位大叔,是《冰峰暴》(9月12日)中的役所广司。
这部中日合拍片看起来和《攀登者》有点撞型,故事讲述一组中日团队前往珠峰,寻找遗失的机密文件,从预告来看,看点将集中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重重险境。
当然,对很多影迷来说,你们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役所广司了。
最后是欧美大叔,来自《冷血追击》(9月6日),我们的老朋友连姆·尼森。
故事很简单,连姆大叔是一个普通的扫雪车司机(普通?谁信呢?),忽然一天儿子意外身亡,悲痛的他决心要为子复仇。
这样的动作片,看的从不是故事,而是风格。
已经看过片的我可以跟大家说:它和我们过去熟悉的《飓风营救》式大叔片有所区别,这次多了不少来自北欧的冷幽默和恶趣味。
目前豆瓣评分6.7,怎么说呢,对连姆大叔感兴趣的,可以一看。
虽然如今对流量小生拍电影,舆论态度有所强势和打压,但九月这两部“小生电影”,倒也看起来各有所长。
《小小的愿望》(9月12日)重新回归,改名和撤档风波后,想必观众对它会多几分宽容。
电影改编自韩国的《伟大的愿望》,说真的,原版的质量只能说平平,但这个故事本身还是有亮点的:
一个被查出绝症的少年,希望在死之前达成破处的人生愿望,两个死党决定帮助他实现。
简单说,性喜剧的外壳下,影片打的还是笑中带泪的煽情范儿。
至于主演彭昱畅、王大陆和魏大勋,各位就大可以各取所需了。
最后是这个夏天最火的男人之一:肖战,来自《诛仙Ⅰ》(9月13日)。
无论对演员粉还是书粉,如今面对这样的IP改编,心情想必都是既期待又害怕。
我其实并不担心肖战的演技,他足够成熟了,不是一夜爆红、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白。
至于电影,说真的,我不仅希望它能为流量小生正名,也期待能为IP改编扳回一城。
毕竟,前几天影片特地给片名加了一个1,看起来,这是很有打造成系列的信心了。
九月的新片,差不多就是这样。
说起来,最近即便有哪吒,即便有国庆档,但我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对这个电影市场的表现,也还是有点失望的。
很多人会说:没有院线片,不意味着我的生活中没了电影。
但对我这样于大银幕有情结的人,一周不去,就还是会心痒难耐。
九月能不能淘到宝,还是需要试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