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藏!医院“人脸识别”打击号贩子...

2019-11-06   壹生

记 者:杜 燕

来 源:中国新闻网

号贩子刚进医院,系统就会报警闪烁...

近日,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今年7月22日至10月31日期间,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攻坚战,从患者感受着手,注重改善医疗服务的细节,注重提升患者的看病就医感受。其取得的成效整理如下:

等候预约时间大大缩短

如何让患者减少等候时间?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患者排队情况的监测和应对,采取疏导窗口排队人员到自助挂号缴费机、加开人工窗口和安装叫号系统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同时,向社会发布提供无痛胃肠镜等检查的医疗机构名单,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引导患者合理就诊。目前,北京市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7家三级医院中,17家压缩比例超过30%预约周期超过3个月的10家医院平均预约压缩比例为28.5%开展核磁共振检查的三级医院平均预约周期为7天。

发挥信息化作用

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让民众切实享受“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比如,通过自助设备、微信手机APP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自助购买病历本、精准分时段预约挂号、在线支付、上下午出诊信息查询、检验检查预约和结果查询推送、出院随诊等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一站式”服务,流程优化,减少患者排队和往返医疗机构次数。

其中,目前已有70余家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80余家三级医院的门急诊缴费可使用移动支付、60余家住院缴费可使用移动支付;6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检验结果的线上推送,4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检查结果的线上推送;50余家三级医院取消了本院自制就诊卡,近60家三级医院实现了身份证直接挂号,8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医保卡直接挂号。

多种措施

提高急诊服务效率

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还持续做好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20家市属医院开展急诊分级就诊,共接诊急诊患者91.92万人次,均按照病情“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的顺序进行分级,急重优先,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目前,各医院急诊就诊秩序平稳。

根据近期开展的北京市属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84.52%的患者赞同急诊按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人脸识别

打击号贩子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多家医院应用。其中,北大医院、人民医院、朝阳医院、北大肿瘤医院、东方医院、潞河医院6家医院在患者就诊挂号时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朝阳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24家医院在开展整治和打击号贩子行动时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号贩子刚进医院,系统就会报警闪烁...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今后将不断总结典型经验与做法,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和要求,持续完善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让民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