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给自家混动车们拍了个TVC,找来久石让写配乐。
∨
没新车用跨界刷存在感,是汽车品牌的惯用手段。我对丰田混动兴趣乏乏, “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叫丰田一种叫其他”,里程碑不缺讴功颂德。倒是久石让的商业音乐能否生出花来,引起了我的极高兴致。
Excuse Me?这是久石让写的?
不知道是我抖音神曲听多了,还是大师创作灵感突变了,这绝对是很不久石让的一个作品。“不复杂但独立强旋律”被全部熨平。
每一个大师都有很明确的自我风格,从莫扎特、肖邦、舒伯特到我觉得很妖的肖斯塔科维奇,即便是配乐见长,久石让也不例外。
大师的风格是什么?从我一个弹过他很多钢琴作品但真没看过宫崎骏动画片的琴迷角度,就是没画面,久石让的曲子也是一个极具张力的独立强旋律。
演奏技法千千万,写谱时候加上装饰音、附点和三连音等技巧,就能让整首曲子活起来。这对音乐人来说不是难事。
《菊次郎的夏天》Summer
《幽灵公主》主题曲
《哈儿的移动城堡》人生的旋转木马
以上三首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也很能代表久石让的曲子了(看得懂一起读谱,看不懂直接听歌):3/4拍,4/4拍的节奏是惯用节奏,定轻快明朗的主基调,主歌和副歌的衔接是一个故事的进度条,由缓入急,有一种能量的攒积。自成一派的公式了!都能套进去。
但《Will be the wind》呢?
上来就是激进的快速切入,16分音符小跑的感觉先来了。我懵了!大师后面高潮是准备上32分音的节奏么?可惜不是,单调的重复和叠加基本是没有级进的。
你把钢琴演奏部分抽出来换成其他乐器,整个旋律基本就是没平仄起伏。
我再说一个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回想一下你看过的《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如果你还记得它们BGM的话,一点点叠上去的感觉,不就是雷克萨斯《Will be the wind》的调性吗!但配器又差了大电影太多。
我不知道雷克萨斯给了久石让多少的创作空间,是塞了车在那里无聊路跑的镜头,还是给了几个空洞的精神大词让写一个曲子?我也不知道,久石让是真把它当一个音乐创作,还是纯粹一场音乐交易,早没了当初和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那股拗劲,客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我以为自己音乐品味退步了,拿去给上音的教授听,她懵了“这绝不是久石让的东西”;再拿去给圈外琴友听,不说久石让出品,他能发表出一堆“如果是我,在这里那里会这样那样处理”的言论。
音乐是感受向,甚至比一辆车好不好看的外视更主观。但既然选择了跨界破圈的打法和路径,能否让至少是乐迷群众而不是车迷群众的情绪无节制爆发,才是终极目的不是嘛!
圈子和圈子之间的信息鸿沟从来都是巨大的。我愈发理解“商业是最大的艺术”,就是用人民币来创作僭越鸿沟的可能。尝试总比不试好,只可惜,大师也有机车的时候,赏味再次埋汰在了一片哀嚎式的媒体跪舔声里。
汽车圈钱多速来还有品,会有这个奔头的。但是在真正懂得,以被跨的那个界的游戏规则为主导的那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