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防心血管事件,医生6大建议你不能不知

2019-12-19   程云阁医生

中国多地气温出现大跳水,据中国天气网19日预报:受冷空气影响,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江南及华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4~8℃。南方地区有持续性阴雨天气。在此温馨提醒大家,警惕寒冷天气诱发的急性心梗及高血压危及生命。

气温突降 急性心梗患者暴增

近日,随着申城的阴雨天气,气温也逐渐降低,寒冷导致心脏疾病患者骤增。心血管病患者遇到突然而强烈的寒冷刺激,导致突发急性心梗威胁生命的事件很多。

三大原因 揭开急性心梗发作原因

(1)突然的寒冷刺激,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由于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人体血脂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凝血倾向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

(3)由于潮湿气候影响,出现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发展为肺炎,造成心脏负荷过重,这也会成为心梗发作的重要诱因。

降温来势汹汹 “血压”也闹情绪

人体的血压值是随气温、昼夜及情绪等因素波动的,通常冬季血压较高,波动较大。血压波动与室外温度相关。气温突降,许多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血压明显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在此提醒大家:天气寒冷,如果高血压患者疏忽大意,极易导致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为您解答:血压为何变化?

(1)当天气寒冷、室外温度较低时,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以抵御寒冷的环境,而这种物质同时具有加快心率及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2)进补御寒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压波动,严重甚至发生意外。另外寒冷天气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内分泌调节使得血压出现波动。

(3)寒冷天气下,较弱的太阳光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减少,导致钙吸收减少也可能使血压升高。

医生6大建议 寒冷天气从容面对

(1)做好御寒保暖工作。近期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要多穿衣服,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以防止身体着凉受冻。没有重要事情尽量不要外出。

(2)避免室内外温差刺激。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要离开最好先在楼道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

(3)睡醒不要急于起床。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否则易引发心绞痛、急性心梗。

(4)适当进行御寒锻炼。当天气晴朗、太阳出来后,可有意识地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

(5)多喝水、防止便秘。有心血管病的老人要特别防止便秘,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最好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压波动、防止心梗。

(6)按时服药。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按时、规范用药。出门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防不测。高血压患者还要养成每天测量血压的好习惯,以防发现血压控制不佳时,第一时间就诊。

最后在提醒几句:在如此寒冷天气状况下,老年朋友更要特别警惕急性心梗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随时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严密监控血压,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诱发患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