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很常见的病症,从病因上来说,在急诊门诊,有近一半患者为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栓塞和心力衰竭等。门诊也会出现稳定性心绞痛,肺部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消化道病变以及精神疾患等。
另外,其他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大叶性肺炎,带状孢疹,胸膜炎,急性心包炎,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那么,发生急性胸痛究竟是得了什么病?
胸痛是发于胸部或由躯体其他部位放射到胸部的疼痛,原因复杂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病情程度轻重不一,以急性胸痛,胸部不适为主,因此,早起识别胸痛,找出病因,对挽救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胸痛的诊断思路包括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CT等)以及危险性评估等。诊断要点包括疼痛发作的部位、诱发因素、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限、伴随症状及缓解因素等。
青少年发病多见于流行性胸痛,心肌炎。
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胸膜炎,肺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等。
中老年发病多见于冠心病,肺癌,主动脉夹层,胸膜间皮瘤等。
若是心前区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夹层主动脉瘤。
胸骨后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一侧的胸痛则多见于肺炎,胸膜炎,肺癌,气胸,膈下脓肿。
后背痛见于脊柱疾病,夹层动脉瘤,胆囊炎。
放射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
判断患者的疼痛到底是持续性痛,阵发性发作性疼痛,刀割样,针刺样剧痛,胀痛,闷痛,酸痛还是压榨样疼痛都非常重要。
骤然起病见于夹层动脉瘤,气胸,胸外伤等。
突然起病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食管破裂。
慢性病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癌等。
瞬间或15秒之内见于肌肉骨骼神经疼痛,食管裂孔疝,功能性疼痛。
2分钟至10分钟见于心绞痛。
10分钟至30分钟见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30分钟或持续数小时见于AMI,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肌骨骼痛等。
劳累,饮食,情绪激动等诱因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与咳嗽,深呼吸有关多见于胸膜疾病,胸部肌肉及肋骨疾病。
吞咽诱发多见于食管及纵隔疾病。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减轻见于心绞痛。
转动身体疼痛加剧见于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
运动后减轻多见于心脏神经症。
胸痛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见于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或肺栓塞。
胸痛伴咳血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
胸痛伴发热见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
胸痛伴呼吸困难提示病变累及范围较大,如急性心梗,肺栓塞,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和纵隔气肿。
胸痛伴吞咽困难见于食道疾病。
胸痛伴叹气,焦虑或抑郁见于功能性胸痛。
体格检查要点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颈部,胸廓,肺部,心脏,腹部以及下肢等。此外还需要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潜血,心肌酶学,心电图,肌钙蛋白,腹部B超,心脏超声,主动脉螺旋CT,动脉血气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包炎,肺梗塞分别有特异性的表现。
另外,X线检查(常规,CT,磁共振)可以看到肺部炎症,肺梗塞,急性气胸,肺及胸膜肿瘤,大动脉夹层和心影大小及心脏搏动等情况。
此外,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其他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也是必要的。
总之,如果发生急性胸痛,做一个普通心电图,估计花的时间一分钟不到,都可以把心电图结果拿到手,这个时候对于鉴别诊断真的就是急性的,或者是有没有一些致命的心脏的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