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大儒慕甲荣”连载之116】
一百两白银‖老家许昌
文‖蒋晓云
(接上期。欲欣赏“许昌大儒慕甲荣”连载之115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命悬一线 ‖蒋晓云 )
王允中赶紧说道:“我二人乃一介文人,身无缚鸡之力,老伯功夫,我二人已领教过,岂敢轻举妄动,拿了自家性命开玩笑,请放心,只要放了我二人,愿意奉上重金!”
老汉沉吟片刻说道:“好吧,我们解下你们绳索,先上岸找一酒楼,如果不老实,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慕甲荣和王允中在前边走,他们两个紧随其后。他们来到汉口一家叫走四方的大酒楼。酒楼位于汉口城市南岸,远近闻名,又比较偏僻。
下了车,慕甲荣和王允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到了店中,老汉掏出银子喊店小二住店,趁尖嘴猴在盯着一个姑娘看之际,慕甲荣用后背去顶了一下路过的客人。
那个客人翻翻眼,嚷嚷道:“喂,你没长眼呀,这么宽的路还碰我,顶得我腰都是疼的!”
慕甲荣心里骂了一句:“缺心眼的!”
尖嘴猴用脚踢了踢慕甲荣和王允中,低声呵斥道:“你们放聪明点,别搞小动作!”
店小二和老汉向他们这儿看过来,尖嘴猴脸上挤出笑容来,赶忙解释道:“我跟他们唠嗑呢,说你们这儿还从没有来过,哈哈!”
来到房间,两个人很快又被绑了手脚,慕甲荣说道:“把我的手绑起来,我如何给挚友写信,快快给我松绑!”尖嘴猴看一眼老汉,老汉一挥手说道:“给他松绑!”
慕甲荣取出随身的烟袋锅,交付尖嘴猴,然后展开纸说道:“见烟袋锅如见本人,吾今再修书一封,你可前往三江都督府找陈保本总督,他见了信必定送钱与你!”
老汉一听陈总督有些犹豫,用手挥了挥说道:“慢!”
他盯着慕甲荣在屋内转了一圈,狡猾地盯着慕甲荣看,他在思考着慕甲荣说话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慕甲荣和王夫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老汉忽然停住了脚步说道:“好吧,你快快写来!”
慕甲荣走到桌子跟前,挥笔在纸上写了四句话:吾染病湿风寒,被久困酒楼中,绑疾病如山倒,赠银两早搭救。
写完后瘦脸猴叫慕甲荣念给他听,慕甲荣说道:“在信中告知陈总督,吾在走四方得了湿寒病,病情很重,盼他送银两来治病。”王允中一听那四句话心里好生高兴,冲慕甲荣会意一笑,谁知老汉听罢大声叫道:“慢着!”
这一喊,慕甲荣和王允中心里一阵紧张,不觉额头汗珠刷地冒了出来。老汉停顿了一下说道:“把走四方改了,我们自己去取。你这不是告诉他们我们身居何处吗?”慕甲荣说道,那好吧,拿起笔把走四方改成了酒楼中。
尖嘴猴来到陈都督府中,家人禀告是慕甲荣差人送信过来,陈总督亲自接见,他接过来人手中的烟袋锅,睹物思人,如见慕甲荣一样脸上露出喜悦之情。
他心想慕甲荣准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不会又是身上没有银两了吧?
他急忙展开书信,不由得心里有些着急,陈保本谁呀,大总督!他没有放下书信,而是用书信高高举起挡住了脸,唯恐来人看出破绽,他故作着急地说:“慕恩师染重病,快告诉我慕恩师住在哪家酒楼,我要亲自前往探望!”
尖嘴猴一听有些慌神,紧盯着陈总督的脸,故作镇静地说:“陈总督公务繁忙,只需给了银两,便有了治病的钱,等病好了自然登门感谢!”
陈总督沉吟片刻说道:“也好也好,来人呀,取白银一百两赠予来客,还望来客多多费心,照顾好慕恩师,待病好后一同前来,吾定重重感谢你!”
听了这话,尖嘴猴终于松了一口气,接过那一百两白银告辞,陈总督亲自送至门口。
尖嘴猴看陈总督留了步,截了辆马车匆匆忙忙直奔走四方。进了屋,把那一百两银子放在桌子上,一副得意的样子。
老汉急忙拉开门朝四周看了看,然后关住门问道:“没有人跟踪吗?”
尖嘴猴说道:“放心吧,没有人跟踪。”
老汉把慕甲荣和王允中二人绑到床腿上,把嘴也堵上了,他们收拾行李正欲逃走,打开门二人都傻了,只见门口站着几个人,一个个手中拿着刀剑。那老汉反应灵敏,看起来早有防备,从怀里掏出一把石灰朝这些人脸上撒去,这群人脸上立刻变成了白色,双眼难以睁开,他们趁势往外逃。
刚逃几步,又遇到了围堵,被事先绑好的绳索绊住了脚,一下子来了个嘴啃地,趴在地上。伏兵上前正要抓捕,老汉一个鲤鱼翻身便腾空而起,走在人群头上如履平地,然后抓起房顶吊着的红布荡到了一楼大厅。
尖嘴猴也顺着楼梯“嗖”的一声,滑到一楼正中间,两个人合拢一块,背靠着背,紧紧盯着围攻上来的人群,一边打一边往门口退缩。
(二人乃朝廷通缉的要犯,在湖北一带落草为寇,因杀了官府的人,正被朝廷通缉。那老汉人称老金,是山寨土匪头目…… 精彩故事,明天继续。)
【作者简介】蒋晓云,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在起点中文网发表长篇历史小说《褒姒传奇》;长篇历史小说《窑变》入选《中原实力派文丛》,201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评选为“中国钧瓷优秀图书”,许昌市、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8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人物传记《许昌大儒慕甲荣》,被评为“建安区第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年来小小说创作成绩突出,在《百花园》、《小小说出版》、《参花》、《奔流》、《郑州日报》、《河南科技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小小说《心中有盏灯》入选《2015河南小小说年选》,中篇小说《伐桂》获得首届师陀小说奖新人佳作奖等。
为此,钟爱许昌文化的我们,于2016年1月申请成立了志在宣传许昌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老家许昌”:“老家”随身携带,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7月19日,“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平台已刊发原创文章4000余篇。
注: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砸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