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与器重 ‖蒋晓云

2020-08-06   老家许昌

原标题:抛弃与器重 ‖蒋晓云

“许昌大儒慕甲荣”连载之13 3

抛弃与器重‖老家许昌

(接上期。欲欣赏“许昌大儒慕甲荣”连载之13 2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孺子不可教也 ‖蒋晓云 )

慕甲荣紧紧地握着陈枳的手:“谢谢老先生给晚生如此大的面子!”

张志中已经在书院门口等着了,天色渐黑,仍不见慕甲荣回来,他有些焦急,在书院大门口走来走去,他踢到一个馒头大小的砖头块,弯下腰捡起来扔到了墙角边,然后掂起扫帚把书院门口打扫了一下,把门口杂乱的木头拢在一起,他又走到了大门口,这才听到了马车的声音,他一阵惊喜向声音望去,一定是慕甲荣回来了。

在苍茫的夜色中,张志中大踏步迎了过去,慕甲荣从马车上跳下来,张志中朝车篷内瞅,就见禹发达、陈枳和他两个孙子。

张志中有些不解,他没想到去请禹发达,怎么车上还多出一位老者和两个孩子?慕甲荣看张志中惊疑的样子,指着他们一一介绍。

张志中一听二人的名字,双手抱拳说道:“二位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今得二位先生,此乃梧桐书院和潇湘书院之幸也!快快有请。我已经吩咐人打扫了房间,安置了床铺,今天晚上陈枳就住在我的屋内,明天给陈枳老先生安排挨着我的那个房间,记住,要按照我屋内的配备,给他们二位配齐了!”

张志中说着亲自为二位搬行李,他高兴呀,劲头很足,时不时还逗逗这小哥俩。小哥俩有些怯生就躲在爷爷身后。

当一切安排妥当后,张志中和慕甲荣商量了一下,决定让禹发达到梧桐书院,陈枳留在潇湘书院,他们俩在这方圆百里名声很响,很快就能成为书院的两面旗帜。

潇湘书院按照弟子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十岁之前以蒙学和四书、识字、写字(硬笔)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这些初入学的弟子接受蒙学教育。

慕甲荣还让这一阶段的先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蒙学的教育方法,总结经验并记录下来。

针对十岁至十四岁弟子,在读五经、古文、诗词的同时,加入了对对子、训诂、文字学基础、习字(软笔)、初等数学等课程。周二四六每天读十页《资治通鉴》;十四岁以上的弟子,主要训练八股文,除此之外就是作诗,还开设了自然科学相关的课程,并开始解经读史。

慕甲荣投入大量资金,对老师实行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虽然生源并不多,书院投入的资金大大超出了收入的部分,但慕甲荣对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没有丝毫吝啬。

慕甲荣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老师到省城高校学习,任命陈枳老先生负责教学研究,陈枳果然不负慕甲荣的期望,立即组织书院几个骨干老师,搜集到几次童试、乡试、县试、会试和殿试考试的试卷,对试卷认真分析,归类,并针对类型题对弟子进行强化训练,隔一个月就要对每个弟子进行阶段总结和反思。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弟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文章,慕甲荣每隔一个月,都要组织这些老师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有一个叫程焕采的在班里成绩最差,对这样的训练他有些吃不消,也因此失去了信心。这时,陈枳提出来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弟子进行差异性辅导,即分作快慢班,并举出程焕采的例子来让大家发表意见。

慕甲荣听了大家的不同分析,决定尝试一下。陈枳要照顾两个孙子,提出来带基础有些差的弟子,慕甲荣答应了他的请求,有几个年轻的老师就在背后议论慕甲荣不会用人,陈枳可是书院一流的教师,让他去教基础差的班级,岂不是大材小用吗?面对他们的质疑慕甲荣默不作声,也不予解释。

程焕采被调到了新的班级,班里都是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弟子。陈枳称他们班为基础班。

程焕采看到班级里都是一些成绩较差、调皮的弟子,心里一下子不能接受,认为是书院要抛弃他们,他感觉无地自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正在难堪之际,慕甲荣和陈枳来到了书屋,其实慕甲荣也正是担心有些同学想不开,他想过来开导开导。站在讲台上,他扫视了一圈,看到他们一个个低垂着脑袋闷声闷气,就知道了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慕甲荣对着同学们大声说道:“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学院要放弃你们而不管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学院将安排最好的老师来教你们。基础班就是先打好基础,然后才能赶超先进,你们千万可不要有自卑的念头,其实你们中间很多弟子恰恰是我很器重、很赏识的,田翔宇非常聪明,我听说三年前就开始到父亲的药铺帮忙了,算盘打得哗哗响,从没有出过一次错……”

(我儿子就不是读书的命,连你们都把他们这些差的弟子挑出来,他们还有什么前途呀,这不是放弃他们吗?…… 精彩故事,明天继续。

为此,钟爱许昌文化的我们,于2016年1月申请成立了志在宣传许昌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老家许昌”:“老家”随身携带,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8月5日,“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平台已刊发原创文章4000余篇。

注: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砸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