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预示寿命长短,关于“心跳“那些事儿,这些数字值得关注!

2019-05-29   程云阁医生

没事的时候只要摸摸脉搏,我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可你知道,这种“触手可及”的信号有多重要吗?

心率预示寿命长短,心跳变快变慢都可能会折寿

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不同年龄的人心率不同,心跳的正常与否、速度快慢,还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

长期心率过慢的人,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会导致人体缺氧缺血,为了解决供血问题,心脏就必须更加“努力”,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可由于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

同样,如果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即便你的心率在60-100次/分的范围内,如果超过80次/分,也还是要注意的。

什么样的心跳次数才正常?这些数字很重要

一个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

大多数人都在60-80次/分之间;

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

如果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但通常不超过160次/分),或者婴幼儿超过150次/分,属于窦性心动过速。不过这未必是病。因为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在过度活动,或者受惊吓、哭闹时,也会如此。适当的休息、恢复平静后,心率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相反,如果低于60次/分(通常在40次/分以上),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大都是疾病所致,多见于心脏病患者,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需要尽快去医院。

而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一定要去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的。

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不同人的最佳心率

健康普通人:60~90次/分钟

高血压患者:60~75次/分钟;

冠心病患者:50~60次/分钟;

心力衰竭患者:55~60次/分钟。

心血管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静息心率(即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当高于以上标准时,就需要心率管理了。

心律和心率,一字之差但都很重要

除了“心率”外,在心脏科医生口中,还常出现“心律”一词。如果说,心率是心跳的频率次数,那么心律就是心跳的节律。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而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在正常体检中,偶有心律不齐的检查结果,其中大部分并非严重疾病所致。当事人主要是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喝浓茶及浓咖啡等容易诱发心律不齐的行为,无需恐慌。但如果是病态的心律不齐,那么也绝对不能轻纵。

心律失常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需要积极治疗。要知道,临床绝大多数的猝死病例都和心脏问题有关,而大多数的心源性猝死其实都源于心律失常。而有些患者可能发作次数并不多,但一旦发作就可能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做好这些,让心跳更健康

心跳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然而,很多心跳异常的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乱跳的心”呢?

心电图检查是最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特别是在不舒服、有症状时进行,更能直接反应问题。其次,学会自己数脉搏,也是能及时发现心跳异常的有效办法之一。

另外,要护心,我们平时可以从控制体重、多吃蔬果、减少油盐、规律生活、适量运动等方面入手,做好心血管的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