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和其他富含异黄酮的食物是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可以作为动物蛋白的替代品。有研究显示,食用大豆制品可带来冠心病(CHD)相关的获益,但由于证据不一致,仍存在争议。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对异黄酮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的摄入量和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豆腐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呈负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护士健康研究(NHS)的74,241名女性,NHS II的94,233名女性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中的42,226名男性的数据,参与者在基线时未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每2~4年完成一次饮食问卷调查,收集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人体测量学因素、心肌梗死家族史等信息。主要终点为冠心病事件,包括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随访4,826,122人年,有8,359例冠心病事件。经多变量调整分析后,发现异黄酮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成反比(pooled HR=0.87;95%CI:0.81-0.94;P=0.008)。将每周至少食用一次与每月食用一次以下者相比较,发现豆腐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呈负相关(HR= 0.82;95%CI:0.7-0.95;P=0.005)。豆奶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则无显著相关(HR=0.88;95%CI:0.69-1.11;P=0.41)。
图1 异黄酮摄入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
进一步分析表明,与男性相比,食用豆腐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女性群体中,尤其是绝经前的年轻女性和未使用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中更加明显(P for interaction=0.002)。
专家点评:有待随机研究进一步证实
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Ian J.Neeland博士对该项研究进行了点评。
他认为,该研究是一项大型的观察性研究,研究数据来自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食品调查表,研究者对异黄酮食物的摄入和冠心病的风险的结果进行了很好的描述。
但受限于观察性研究,研究者无法对营养素或食物成分(如异黄酮)进行测量,只是对一种饮食方式的观察。因此,该项研究虽然题为“异黄酮的摄入和冠心病的风险”,实际上是关于异黄酮食物的摄入和冠心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在论文的临床观点部分也承认了这一点:“增加异黄酮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的摄入量”与降低冠心病风险有关。
此外,研究结果虽然证实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如豆腐)或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豆腐和大豆的摄入量要增加至“以前的5倍“。异黄酮或豆腐的具体摄入量还需要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有力证据来进一步证实,而且必须在大量患者中进行长期随访。
参考来源:
1. Le Ma, Gang Liu, Ming Ding, et al. Isoflavone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S Men and Women: Results From 3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irculation. 2020; 141: 00–00.
2. Ian J. Neeland. Tofu, isoflavones decrease CHD risk. Healio. March 23,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