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林十七
1
最近,一则新闻令人泪目。
河北邯郸一名4岁男童患了重病,7岁的姐姐为了分担家人给弟弟治病的经济压力,主动和奶奶上街捡废品卖钱。
(图片来自网络)
7岁,本来是最为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姐姐却为了给弟弟治病,顶着烈日四处奔波,从不喊一句累。
这样的姐弟情,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商界巨鳄李嘉诚说过:
“生活中若没有兄弟姐妹,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二胎家庭是否和睦,其实主要取决于孩子之间的关系。
两个孩子感情深厚,家里自然是一派温馨;两个孩子频发“战争”,那么二胎的出生,不仅不会给家里带来阳光,反而是狂风骤雨。
2
"我家的二胎,是来报仇的"
前几天,去闺蜜家里做客。她生了两个女儿,老大10岁,老二7岁。
一进门,就看见她的两个女儿正为了抢一本图画书打架,互相拉扯着对方的头发,尖叫声此起彼伏。
半天之后,直到闺蜜同意立刻出去再买一本一样的图画书,两个姐妹才停止战争。
闺蜜哽咽地跟我说,从小到大,她家老大和老二的感情就不好,每天都在吵架,家里没有一天清净的时候。
或许闺蜜的现状是很多二胎家庭的缩影。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损失厌恶”,二胎家庭中,它体现在老大因为被老二分走了关爱而痛苦,从而将老二当作情绪的发泄口。
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可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悲剧。
西安阎良14岁男孩杀害一岁半妹妹,审讯时直言“我恨爸爸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
杭州一14岁女孩因为弟弟出生,觉得自己从此失去了宠爱,一时想不开打算跳楼自杀。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血淋淋的例子的背后,都是二胎父母的不作为。血脉相连不代表两个孩子生来就会手足情深,如果父母没有好好地引导两个孩子去关爱彼此,他们只会成为距离最近的陌生人,甚至是仇人。
如果说两个孩子的关系就像一条麻花绳,只有父母的用心才能将它们解开。
生了二胎之后,家庭是变得水深火热,还是锦上添花,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方法。
3
“这3类父母生二胎,家庭会更温馨”
和“报仇式”的二胎家庭相反,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二胎家庭,那就是“报恩式”家庭,它指的是二胎到来之后,整个家庭的凝聚力更强。
《我们长大了》中,佐伊和弟弟浚文的感情就十分让人羡慕。
浚文是佐伊的“跟屁虫”,走到哪里都黏着姐姐;而佐伊也担任了浚文的“女骑士”,在弟弟被大孩子用水枪围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拽住水枪。
妈妈在提起佐伊和浚文的时候,总是难掩笑意。从妈妈轻松快乐的表情就可以看出,这个二胎家庭真的幸福到爆。
其实,之所以二胎家庭之间会差距这么大,正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我发现,生了二胎之后,家庭能够越来越温馨的父母,无非是下面3种类型:
1.“包青天式”
这类型的父母,面对两个孩子,就如同包青天一般公正,完全不偏心。
知乎的一位用户就分享过她的故事。她说,从小到大,她和弟弟都享受了父母同等的爱,弟弟有的东西,她一定也有一份。而且,父母给予了她和弟弟同样的关怀,谁伤心都会安慰,谁开心也会共享快乐。
所以,一直以来她和弟弟的感情都很好。
两个孩子不和,很多时候是因为察觉到了父母的偏心,嫉妒心理作祟。因此,父母平等对待孩子格外重要。
比如说,就算二宝出生了,爸妈也应该时时关心大宝;满足大宝的需求时,也应该听取二宝的愿望。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和兄弟姐妹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二胎的出现不会剥夺爸妈的爱,只不过多了一个人陪伴他而已。那么,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自然会和睦。
2.“吃瓜式”
家有二宝,不可避免孩子们会产生矛盾。但“吃瓜式”父母却懂得旁观者清,在孩子争执时,从不轻易插手,而是让孩子自己学会磨合。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曾有过一次实例观察:
妈妈经过卧室门口时,看到大女儿似乎举起玩具车,要砸小女儿的头。但是妈妈没有理会,结果,大女儿发现妈妈毫无反应,小心地把玩具车掠过妹妹的头,完全没有碰到她。
很多时候,孩子争吵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想看父母站在谁这边。
父母出面扯平,只会让孩子仗着父母撑腰,越闹越凶。
孩子的记忆很短暂,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消化负面情绪的群体。在两个孩子冲突时,爸妈要学会平静看待,让孩子自己找到相处的平衡点,学会处理冲突。
久而久之,他们会更清楚兄弟姐妹的“雷区”在哪里,就能相处得越来越好。
3.“蜜饯式”
这种家庭,指的是父母十分恩爱,也懂得怎么去爱两个孩子,日常生活全是四人同框,腻歪不已。
日本的9岁姐弟sky和ocean,从小就跟着爸妈玩滑板,弟弟更是跟着姐姐“滑”大的。
他们一家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外出滑板和冲浪,一起尖叫,一起笑。
这样成天“腻”在一起的二胎,想不幸福都难!
其实,陪伴是二胎家庭最好的调味剂。
经常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的父母,可以增加两个孩子的相处时间,并且发展他们的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
一些合作类的游戏,比如一家四口混合双打羽毛球,更能促进两个孩子的关系,让他们学习团结协作,变得更加亲密。
(图片来自网络)
4
“怎么让老大和老二更亲近”
同时培养两个孩子是一门技术活,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老大和老二更亲近。
1.让老大参与老二的成长过程
《教书匠在美国》中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老师询问孩子有100块钱要买什么的时候,90%的孩子要买吃的和自己玩的,只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打算用这笔钱,给弟弟买个摇篮。
她之所以这么爱弟弟,正是因为她参与了弟弟的成长过程。她给弟弟取名为Mason,并且在弟弟还没出生时,就对着妈妈的肚子喊弟弟的名字。
而且,妈妈做了一个倒计时,倒计时的内容不是“还有xx天,弟弟出生”;而是“还有xx天,我要当姐姐啦!”这种做法也让小女孩没有被夺爱的焦虑,而是产生了当老大的自豪感。
生二胎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让老大参与老二的成长过程,这样能激起老大的责任心,让老大由被动到主动,变成弟弟妹妹的“小老师”,而不是想着怎么和二胎争宠。
2.照顾老大的情绪
当老二出生之后,父母的重心不可避免会偏下尚且幼小的老二,因为老二需要父母的时候更多。
这时候,照顾老大的情绪格外重要。
父母一定要学会每天都留出时间和老大独处,并且告诉老大:
“爸爸妈妈现在陪弟弟(妹妹)比较多,是因为他还小,更需要照顾,但爸爸妈妈是一样爱你们的。”
以前有一次,我抱着3岁的小女儿出门,亲戚都夸女儿长得可爱,大女儿的脸上难免有些失落。
接着我说:
“那我觉得还是琪琪(大女儿)可爱点。”
大女儿马上展颜欢笑,还笑嘻嘻地说她和妹妹一样可爱。
老大其实并不在乎有没有弟弟妹妹,他们只是在乎父母的爱有没有被分走。
只要他们明白,自己依然是父母的心头肉,依然是被父母关注而宠爱的,就不会嫉妒老二,从而和老二争执了。
(图片来自网络)
二胎家庭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要承担的重要也比一般家庭要来的多。
但是,二胎并不可怕,只要爸妈学会如何去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那么二胎的到来只会是家庭的幸运,让这个家更加完整美好。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