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成为更好的父母
家学宝主笔团 | 彦廷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张清华学生的学习计划表。这份计划表字迹工整,思路清晰。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凌晨一点睡觉,清晨六点起床,每个时间段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他不仅详细规划了学习时间,还包括了每天对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修养品行的总结和复盘。
即使他进入了清华这样的学府当中,即使身边没有父母的督促和管教,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动力。这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能力,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自觉。
这份清华学霸的计划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感叹:不得不承认差距!人家能上清华是有理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努力当然可敬,但学习力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那些所谓的天才少年们,其实都在悄悄地走着“捷径”。
有些父母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会希望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分享一些教育方法,但大多数情况得到的回答都是:
“我平时不会指导他作业,都是孩子自己在学。”
这不是谦虚或是不愿意分享,而是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已经领会到了学习力的重要性,掌握了学习的好方法,父母不怎么操心,孩子学起来也轻松高效。
在东方卫视《教导有方》最新一期中,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执行校长黄莹做客现场。
她认为好的学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对孩子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节目中,她为我们分享了如何让孩子拥有学习力!
1.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差异,培养适合他的学习力
因为工作的原因,黄莹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到不同的家长,她发现有许多家长所担心的问题都不是大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些非常小的细碎问题。
有的家长说,孩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怎么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好文章;也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坐在课桌前,没有办法安心做作业;还有的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怎么教都教不会。
我们很多家长的耐心和信心,都是被这些细碎的事情给磨光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有些孩子天生在数理逻辑上面有非常强的天赋,也有一些人在音乐、在体育、在运动方面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分数,培养孩子的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个体,去培养他的学习力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两个渠道
黄莹在节目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两个渠道。
所谓直接经验,是我们通过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知识。而间接经验就是我们从他人或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
读书,是间接经验。黄莹建议家长们在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前,能够陪伴孩子去读书,在无形中孩子的认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我们带领孩子把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猜猜结尾是什么。这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他需要根据前面读到的内容去思考后面会发生什么比较合乎逻辑的结论。
试想一下,等我们的孩子可以读书破万卷的时候,他还会为了一个选词填空而犹豫不决吗?他还会为一个概括段落大意头疼难当吗?
旅行,就是直接经验。有些家长说,不想带孩子去旅行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一直刷着手机,一路下来根本没有什么感受。
如果这种问题也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请反思一下: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是否教会了你的孩子如何进行观察?
观察能力对于提升学习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种能力在后天是可被培养的。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可以通过鼻子去闻,可以通过嘴巴去尝,可以通过耳朵去听。引导孩子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表面到内在。
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看待问题不再那么的片面化,他的学习力相应得到了提高。
3.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黄莹坦言:“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则,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会比成年人更容易直接感受到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你喜欢读书,那是最好。如果不喜欢读书,你可以试着看一份报纸或杂志,这也是一种学习。
正如一个家长曾经向老师请教的那样:
妈妈说: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读书?
老师问她:
你平时读书吗?
她回答:
很少读。
老师说:
从今天开始你每天读书,不出半年,你的孩子自然会爱上读书。
著名的《傅雷家书》是傅雷留给儿子的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傅雷的生活原则是:先做人,再做艺术。傅聪在父亲的影响下,刻苦钻研音乐,最后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家。
傅聪每次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总是感到很骄傲,因为他回忆印象中的父亲,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父亲的一言一行无形当中影响着傅聪。
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人生价值观。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听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
4.鼓励孩子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一个孩子的兴趣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并且有所收获,这个孩子的学习力就会特别强。可能他开始只是一个数学好的孩子,但是他在数学中收获到了学习的快乐,可能就会辐射到其他学科。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把它开拓出来,让他通过这个点来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呢?
在节目现场,刘老师分享了她和学生的一个故事:
在她的班上,有一名插班生,各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在班级里又非常容易情绪化,于是同学就孤立他。当时的情况对这个孩子来说,非常的艰难。
后来她发现了一个契机,这个孩子爱读《三国》。于是,她就对这个孩子说:
“你三国读的这么好,好多故事我都不知道,你来讲给我听。”
孩子就给她讲官渡之战,第二天在班上分享,还写了一篇作文叫做《我所欣赏的三国人物》,在她的鼓励下孩子自信心上来了,班上的同学也慢慢向他靠拢。
5.正确的鼓励,引导孩子正确自我评估
学会表扬,是家长必须学习的一个功课。
很多家长夸孩子都是:你太棒了,你太好了。在孩子心里,什么叫棒,什么叫好,什么叫厉害,甚至是为什么要受到表扬,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
我们的表扬一定要说清楚因为什么事情,把鼓励落在小的点上,让孩子知道你在肯定他的某一块方面,当孩子在你面前再做的时候,加以巩固,让动作正强化。
从心理学上面来看,孩子在七到八岁之前,是非常认物质奖励的。给他一个小星星也好,送他一块儿小橡皮也好,这个小小的东西握在他手上,他会感觉:这个东西原本不属于我,现在是属于我的,为什么?因为我做对了某件事情。
但从人的心理需求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物质的需要上升到精神的需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奖励的原因,以及得到奖励的方法。如果孩子做作业拖拉,我们可以和他玩一个游戏:
你先大致看一下他的作业量,如果需要一个小时候完成,你给他放宽到一个半小时,告诉孩子如果在这个点之前完成了,省下来的时间就给他自己安排。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由一个浅层的学习,进入到深度学习。引导孩子提问,把问题分类,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有些问题是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解答,于是就从浅层的问题进入到了深层的问题,再逐一解决。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避免打断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你需要做的陪伴是仔细去观察,是孩子习惯上的问题,还是知识点上的问题,还是他自我要求比较高,心理上的问题。
“想学、会学、坚持学”,这就是学习力。
我们要给孩子塑造一个终生学习的能力,这要比当下他考一百分更为重要。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一天在一个节目中去穷尽,但如果这个节目给了你一点启示,你可以不断地去学习,一定会掌握好的方法。
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初心,让孩子去享受教育的过程。
毕竟只有他们乐意了,才能更努力更高效的去学习。
由精锐教育联合中华家教APP特约赞助播出的大型家庭教育节目《教导有方》,正在东方卫视播出,每周六中午11:05锁定东方卫视,我们诚邀您和孩子一起收看。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执行校长黄莹和老师刘桂香,聊一聊“学习力成就未来”到底什么是学习力?它有这么重要吗?孩子的兴趣点又该如何培养?
每天30分钟学习家庭教育方法,
做最懂孩子的爸妈
即日起下载中华家教APP
在APP内点击“我的优惠券”
输入兑换码“教导有方”
领取200元无门槛优惠券一张,全场课程可任选兑换
欢迎留下评论与我们交流~
看完文章有收获的话,也请分享到朋友圈噢!
搜索关注“家学宝”,您的转发、评论、点赞是我们分享的动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mQ2724BMH2_cNUgBg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