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森林,学易时代咨询创始人兼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专家。
自2013年“在线教育元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历经了慕课、翻转课堂、拍照搜题、三通两平台、在线一对一、在线直播等热点,热点一个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
最近几年,“双师课堂”炙手可热,很多线下培训机构开始引入双师课堂,业界对“双师”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然而教培行业对双师课堂仍然缺乏深刻的理解,甚至有很多误区。本文列举一些,供各位看官参考。
误区一:双师课堂就是大屏直播?
目前主流的“双师课堂”,是由远程的授课教师通过大屏幕对线下教室的学生实现直播授课,同时线下班有一位辅导老师在班内负责维护课堂秩序、答疑、布置作业等工作,因为有两名教师同时进行,所以称为“双师课堂”。
然而很多人理解双师就是“大屏直播”,这一点存在很大的误区!
教学效果的本质是教学资源(教师、教材、课件等)等对学生大脑产生的影响决定的。直播作为一种新形式,就能使学生的大脑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让学生“醍醐灌顶”吗?!
有人说直播时代的到来,淘汰了录播。其实直播还是录播,决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关键是是否有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产生了真正的影响。比如说,《战狼II》是录播的,但是仍然不妨碍它成为斩获50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无前例的票房霸主!
内容决定本质,而不是形式决定本质。大屏直播双师是一种形式,用录播课堂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双师,因此双师不一定就是大屏直播,用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也一种双师形式。
误区二:使用双师课堂,校长就能一劳永逸?
师资资源的匮缺,使得培训机构的成本大幅提升。双师课堂能够使教师同时给多个班级上课,大大提升了师资的利用率。但是业界通行的规律是1:16.5左右的师生比是最佳比例,使得教师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互动教学机会。
大班双师教学场景下,一个教师给几百甚至上千学生上课,又能如何保证良好的师生互动呢?在远程情况下,远程教师不可能对本地学生的教学内容、进度和掌握程度,给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而这些需要线下教师的参与,本地师资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因此,直播或录播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优质的教师和教学内容资源,仍然决定了教学质量的根本,而不是由直播或录播等形式来决定。优质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纵然是录播的形式,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那么,校长怎么才能让双师课堂发挥最大效能?
双师课堂绝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教师讲和学生听的关系,如果是这样,双师仅仅是一个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而已。若要发挥科技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抓住双师课堂之本质。
那么发挥双师课堂的效能根本是什么?从根本而言,双师课堂要发挥价值,根本在于强化教研力量,整合和应用优质教学资源,从教学上下功夫,才能大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提升双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运用优质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双师课堂在三四甚至五线地区的价值更大。三四五线城市缺乏顶级师资和优质课程内容的问题更加严重,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更好解决这一问题。
高效学习资源可以是课件,也可以是教师讲解过程的录制,也可以是一些有效教学的动漫素材。但是它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数字化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将知识有效传递至学习者,是设计和开发者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
(直观形象的内容,使知识理解轻松简单)
目前类似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还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应用这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会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2、“教-测”结合,构建完整教学闭环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由“教->学->练->测->评”等环节构成的。
练习和测评是重要的环节,通过在线题库及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以及无线答题器、平板电脑等终端,可以较好解决师生练习和测评的问题。借助大屏幕和答题器等先进的远程教学设备,教学管理者很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3、大数据分析技术应引入双师课堂
“大数据”这个概念几乎人人皆知,但是在教育和培训行业,“数据思维”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管理者和教师中,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没有教育大数据的支撑,双师课堂仍然会陷于只有教学而没有数据反馈的单向传播。运用教育大数据技术,可以记录课程每个章节、每个课件、每道习题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件观看比例、答题比例、答题正确率)等,用于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如上所述,双师课堂并非仅仅是引入互动直播平台,要发挥双师课堂的效性,需要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下功夫,除了引入大屏幕及平板等,还应引入优质课程资源、在线测评等技术。
双师课堂应构成完整的“教->学->练->测->评”闭环,让双师课堂回归提升教学效果的本质,才能真正发挥双师课堂的优势,让高昂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发挥应有的价值。